明清徽州砖雕艺术的文化特质与价值

2015-04-29 20:11郭静
上海工艺美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戏楼砖雕徽州

郭静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Huizhou Brick Carving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ultural trait and value

中国的砖雕艺术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并逐渐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流派,其中徽州砖雕艺术以其瑰丽的姿态、铺张的形式、鲜明的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交融与凝结。

Brick Carving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in China. At its peak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gradually formed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laces. Because of the magnificent gesture, the extravagant forms and the distinctive style, HuizhouBrick Carving became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schools in China. It greatly enrich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and reflecte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ocal spirit culture and material culture.

徽州砖雕艺术是指发端于古徽州地区(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境内)的一种建筑装饰,于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细腻的青灰砖上精雕细琢而成。现存徽州砖雕多是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雕刻技法主要有平雕、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题材内容倾向于世俗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受当地新安理学、文人画派及版画、篆刻、徽剧等影响,徽州砖雕的整体布局和构图表现出秀丽精美、清新淡雅的气质,在雕刻的取材内容中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和传统道德标准。位于安徽亳州的花戏楼,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徽派砖雕大观园,始建于顺治十五年,乾隆年间增施以雕刻和彩绘,整体建筑面积达3163平方米,其中尤以大关帝庙山门和钟楼、鼓楼上的几大序列戏文砖雕最为有名,被誉为墙上瑰宝。虽历经三百多年的风吹日晒,依然彰显着玲珑剔透、拙雅古朴之美。

花戏楼砖雕取材内容的艺术特质

花戏楼为清代戏曲舞台建筑,其大关帝庙是一座三层牌坊架式结构,左右以钟鼓、鼓楼二拱门相承,水磨青砖墙面上镶满各种雕饰,整体工程浩大,精致绝伦。位于花戏楼大关帝庙正下方的“郭子仪上寿图”,是花戏楼最大的一出戏文砖雕。画面上雕有琼楼玉阁、车马人流,一派富贵景象,画面正中间端坐的便是唐代名将郭子仪,正满面春风,接受七子八婿和文武百官前来祝寿。不盈二尺的砖石上雕刻了四十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各具形态,栩栩如生。1.5寸厚度的砖面上,多达七层透雕,人物、建筑的层次和立体感非常强,整个画面布局气势恢宏,精巧细腻。大关帝庙上方的砖雕讲述的则是“吴越之战”,中间两位骑马厮杀者,便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策马奔腾,战旗舞动,虽历经数百年风雨,却依然能强烈感受到战场的激烈氛围。

此外,还有“范雎逃秦”、“三顾茅庐”、“水漫金山”等,题材丰富,场面宏大,且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层次清晰,具有极强的立体感、真实感和透视感。可见当时的艺人们有着极完备的整体设计规划,并且微妙之处刻画得极为清晰,小到背景上的图案花纹、人物衣着纹饰、面部表情,甚至连头发丝儿,都历历可见;大到人物整体布局站位,空间规划虚实对比,无不精心设计编排,仿若大家书画一般协调精美。方寸之间,展现着大千世界。

这些砖雕作品以反映生活习惯、风俗人情和伦理道德为主,同时也反映当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质。内容虽多取材于戏文故事,却不拘手法地追求意向表达,运用装饰手法将自然物象和对生活的愿望加以主观化,依照美学法则进行高度提炼、雕饰,呈现出徽派砖雕独特的艺术魅力。

徽州砖雕的工艺手法极其作用

徽州砖雕的主要工艺可以分为窑前工艺和窑后工艺。第一步是砖塑,作为古老的窑前工艺,先用泥塑或模压法使砖坯成型,然后入窑烧制而成,通常用于制作距离视线较远的建筑构件。第二步即雕砖,属于窑后工艺,其成品层次清晰、精致而适于近观。雕砖时,最适宜的材料是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且色泽纯清的水磨青细砖。第三步为局部“出细”,即由技艺熟练的艺人精工细作,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得以活灵活现地逐步凸显出来。亳州花戏楼繁复瑰丽的砖雕装饰工艺便是徽州砖雕艺术鼎盛时期的经典之作,从中可见当时的经济之发达,艺人工艺之高超。其整体建筑的砖雕工艺,可归纳为五种雕刻手法:

1、平面雕:即雕出多样纹饰和各种象征性图案,如回纹卷草、汉纹花边和各种装饰线条边框等,适用于建筑物底部或易碰触的边脚部位,也常用于透雕的保护边框。

2、浅浮雕:比较明确地体现出立体感,如一些花鸟之类的图案、门楼上的梁袱、平盘栅、字匾花边或博古图案等。

3、深浮雕:具有极强的立体感,某些部位甚至会镂空,一般约在三个层次。常作为一般建筑构件或体现物体的象征。

4、透雕:指有一定的雕刻难度,出现多处镂空,层次在四至五层,技艺水平和精细度非常高,常见于富豪商贾的门楼上。

5、镂空雕:除了与建筑物相接触的一面,其余凸出部分均为镂空雕刻,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立体画面。有些采用技巧雕琢后,可使局部转动、开合,如狮球内转动的滚珠。特别是人物山水、楼台亭阁,其刻雕的层次往往高达七至九层。

徽州砖雕艺术的现实价值

纵观花戏楼的雕塑艺术,源于明清徽派文化,寄托着实现修身以安天下的理想,“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其中蕴含着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

历史价值:花戏楼砖雕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完好保存至今,其见证历史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凝聚着人生百态、社会万象,本身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徽州砖雕艺术以其融会贯通的艺术语言,生动活泼的图像符号,所传递出的美学意境成为我们进行艺术创作与设计的宝贵资源,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绘画流派、地域风格、民俗风情等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人文价值:花戏楼的戏文砖雕序列以雅俗共赏及寓教于美的形式传达出中国文化中“和”的境界,传达出与天地和、与人和、与己和的精神内蕴,使审美主体在观赏的过程中无形地受到凝结在图像符号里的道德规训。

徽州砖雕艺术是几千年来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交融和凝结,应该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如此,我们在保护古建文物的同时,应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古砖雕艺的独具风貌的造型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去研究和开发适合当代社会的新砖雕艺术形式,使徽州砖雕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 〕王宁,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任成达,徽州砖雕艺术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刍议[J],美术大观,2008年11

期。

〔4 〕翟清伟,徽州四绝之徽州砖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年12期。

〔5 〕郭志强、秦岁明,古徽州砖雕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底蕴[J],电影评价,

2009年10期。

〔6 〕方惠雄,浅谈徽州砖雕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7期。

〔7 〕张辉、胡明涛,中国传统砖雕“和”的审美内蕴:以亳州花戏楼砖雕为

例[J],文史博览,2013年06期。

〔8 〕李方鸿,亳州花戏楼的徽雕艺术[J],雕塑,2005年02期。

〔9 〕唐荀,明清徽州砖雕的文化特质[N],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张辉,亳州花戏楼砖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N],合肥学院学报,2014

年03期。

猜你喜欢
戏楼砖雕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徽州绿荫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
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