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创造过程与环境

2015-04-29 00:44于童刘奎林等
成才之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创造型智力记忆

于童 刘奎林等

编者按: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为此,钱学森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我国研制智能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为了大力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学》这部书诞生了。这部书,由本刊总编辑于童执笔,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刘奎林教授、北京大学赵光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田运教授、哈尔滨速读学校王功玲校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明文先生、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胡珍生教授等专家学者集体创作而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不研究创造思维,不懂得创造的规律,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为此,本刊2015年特辟《创新思维学研究》专栏,连载《创新思维学》这部书,为追梦征途上的人们,增强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创造型人才的出现,与良好的创造环境相关。一个人所受到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人们有意识地改善创造环境,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活动的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家庭环境与创造人才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人们常说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的环境、气氛、社会联系,以及父母的知识、性格、爱好、道德、意志品质等等,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有时,家庭中埋下的“创造”种子,以后就成为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环境的熏陶有时远远大于学校,这也正是家庭环境在造就创造型人才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家庭是创造型人才的第一课堂

家庭是创造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母体,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就被学者们所注意了。“孟母三迁”早就传为美谈。孟子的母亲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正是有了这种良好的家教,孟子日后才成为一代大学者。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此,我国著名作家老舍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郭沫若先生也说:“母亲教我念诗,这是很有趣味的一种游戏。”一般来说,杰出的科学家、文艺家都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白居易四五岁能作诗,九岁通声律;著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十岁进大学,十四岁大学毕业;歌德八岁用法、意、拉丁、希腊等文读写,二十三岁到二十六岁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初稿。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一首诗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家庭环境使儿童耳濡目染,许许多多的知识会自然渗透。

二、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

如果说科学家、文艺家等创造型人才的一生是一部史诗,那么,家庭所给予的早期教育,可以看成是整部史诗的基调。虽然,有很多人才是在逆境中拼搏而成功的,但这并不能割断家庭环境对其产生的微妙影响。这种影响,在许多不同经历的伟大人物的传记中都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创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潜意识相关,家庭环境的影响往往也正是从这方面施加的,这就是一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的重要性,从前面的例证中已得到充分证实。科学研究发现,从婴儿出生到六岁,头脑是不成熟的,好比一个没有成熟的水果,整个器官都是这样,脑神经互相之间没有多大的联系。脑子的成熟主要取决于外界的影响,好比一棵树一样,脑神经的成熟取决于各方面,并不是时间过了多长它才成熟,而取决于接受知识的多少。我们有时不能只看重精神和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物化”教育,其中,能否对幼儿合理进行“营养”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营养的优劣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同时,家庭环境的美感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是很有好处的。当然,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在孩子略懂事、学说话时开始。比如,背诵一些外国的和中国的古典优秀文学作品,既是初步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也是锻炼孩子的脑力。但是,家庭的早期教育,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品格而言,似乎更应该重视兴趣、爱好和好奇心的培养教育。

第二节 学校环境与创造人才

人的才能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一个人的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个人的努力以外,还有赖于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的教育环境是诞生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根据地。在学校环境中,历来的教育制度都偏重传授知识,现在看来,这是很不够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求知欲和创造才能。这样才不至于因学“死知识”,而抹杀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一、学校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沃土

学校对创造人才的培养很必要,也很重要。瑞士教育家佩斯塔洛希在他的著作《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中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教学原则。佩斯塔洛希的基本原则是:思维的发展同“视觉说明”相联系,因此,教师讲课应当始终采用同视觉形象相关的手段。他还认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与其说是让孩子们积累知识,倒不如说是让孩子们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心理能力。

二、学校教育关系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包括传授知识在内,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好坏,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那种认为智力是“先天”决定的看法已经过时,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后天。当然,发展要有基础,这个基础便是天赋。可以这样认为,智力是由天赋和后天获得所组成的。基本的智力是与生命一起带给我们,好像植物的种子,家庭与学校相当于多种投资和劳动。教育要从每个人基本的智力基础出发,使它达到发展的最高水平。如何使学校教育在灌输知识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智力,启迪青少年的创造性呢?现代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创造型人才也由此脱颖而出。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注重精心设计教学环境,系统运用启发、联想的力量,通过音乐、想象、体力、智力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东西。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写他探求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他于月夜乘小船至绝壁下进行实地调查,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原来山脚下的石头有许多空洞,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钟声,所以山以此得名。他感叹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有后人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发现那山中间是空的,因而整个山就像一座石头的钟,这才是山名石钟的真正由来。于是,有人批评苏东坡也没能彻底观察。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轰动世界,他采用的就是反反复复,实事求是,深入细致,不厌其烦的直接观察法,其中对“蝉”的观察达15年之久。

(3)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人储备知识主要是凭借记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认为,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没有记忆,人类的一切活动皆不可能。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是无目的记忆,学习则是有意记忆起主要作用,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则是要利用无意记忆来提高有意记忆的能力。优秀的创造型人才,往往都有极好的记忆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意大利绘画大师达·芬奇十多岁时到一处游玩,被琳琅满目的壁画所吸引,如醉如痴,回家后竟能把画全部默画下来。不仅物象的轮廓比例、细节与原作一样,连色彩明暗也都逼真。记忆力的好坏,有先天素质,但更重要的是后天训练,“用进废退”。比如《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小时候很笨,记忆力很差,一天读一百字也感到困难。但他不气馁,天天读,天天记,终于成了才。

(4)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美育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情商,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仅以音乐为例,就可看出: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普朗克是钢琴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小提琴手、化学家鲍罗丁是音乐家、地质学家李四光是小提琴手、物理学家钱学森是钢琴家。因此,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十分有道理的。

(5)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理论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的确,良好的习惯,会给一个人带来成就和无穷的乐趣。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有成就的科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们从小无不在培养珍惜时间和热爱读书的习惯上,下了一番功夫。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善于安排时间和勤奋读书。每天天不亮到操场上跑步,在井边洗冷水澡,等到学校吹起床号时,他早在自修室里学习了。德国诗人歌德在教育他的孩子时说:“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分钟。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知道人可做出多少贡献。”在学校环境中,使学生们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十分有益的。这些习惯,包括认真学习的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观察和实验的习惯,善于捕捉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善于调节脑力和体力以及培养记忆的习惯,养成写作和收集资料的习惯等等。这些,是一个创造型人才极为可贵的品质和素质,能够帮助一个人走向创造发明和贡献卓越的康庄大道。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创造人才

社会环境同创造人才的诞生,充满了历史的辩证关系。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运动给科学技术和文化带来的巨大变化时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和产生巨人的时代”。由此而诞生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这些人直到今天还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形成有利于开发创造力、发挥创造性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不仅能调动个体的创造性,也能调动群体的创造性。

一、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

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科技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人才,特别是创造型人才,历来就是为社会所急需的。因此,中国古代燕昭王筑“黄金台”,秦穆公得百里奚,萧何月下追韩信,刘玄德三顾茅庐,可谓脍炙人口。没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人才很难脱颖而出。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对创造人才的需求又是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特定情况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宏观上讲,社会大环境对创造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类型。影响创造人才成长的其他社会大环境还包括奖励政策、学术风气和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社会条件。环境影响中,还有一种是自然环境,它对创造人才的成长也能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特产,对人才的成长提供富足的物质基础,也不能低估。

二、保持良好的和谐气候

良好的群体“气候”,实际上就是一种健康的团体意识。良好的群体“气候”对于一个人的创造活动影响是很大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人的心智带来的和谐与满足,以此激发创造力,二是在良好的群体中能产生科学和发明的“共生效应”。良好的群体气候是增进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从人际关系的和谐方面来说,有以下内助力:对集体目标的凝聚力、能集群体意见和智慧、能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能形成彼此间的信任感。

猜你喜欢
创造型智力记忆
中职机械教学中创造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创造型领导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记忆中的他们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浅议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模式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