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雄
摘 要: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用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共识,进入了广大语文教师的研究范围。语文教师如何在语用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文章从把握学段特点、抓住语言特点、抓住文体特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用教学;学段特点;语言特点;文体特点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45-01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用”成为了小语界的热门词汇,进入了广大语文教师的研究范围。语用是什么,语文怎样教,如何让语言实践“接地气”,带着这些疑问,本文试着从学段特点、语言特点、文体特点三个方面去揭开语用的面纱。
一、把握学段特点,让语用更有针对性
2011年版课程标准将小学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的教学建议和目标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积极为学生的语言训练搭建平台,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找到突破口。纵观人教版小语教材,不同题材的课文在三个学段都有安排,但面对不同学段,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应该不相同,才能让不同学段的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实践。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感兴趣,这样的课文容易引发学生兴趣,但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了低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运用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当学生无法感悟时,教师旁敲侧击,学生“终于”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语用教学要求教师把握学段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为此,可抓住低段学生特点,以“风”的谜语入手,有趣的谜语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他们对课文产生兴趣,接下来,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课堂中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从而为理解课文扫清障碍。最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在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说完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复述故事,并引导说说听了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可以说,以上教学,教师抓住低段学生特点,从读入手,然后学习生字,再读,最后复述故事让学生说感想,这样的教学策略适合低段学生的特点,学生会在参与过程中理解道理,有效进行语言实践。
二、抓住语言特点,让语用促进课堂增值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用背景下的语言教学,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孤立地教学语言,而应该将语言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借助语境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汉字本身不具备任何感情色彩,但将它放入不同的语境中,它就释放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学习语言就是要学习它的用法,因此,语用教学要抓住语言特点,根据不同的语境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实现课堂的增值。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本文突出一个“壮”字,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写五个壮士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入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教师如何紧扣本文的语言特点,巧妙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是学习的关键。在课文最后,写战士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时,有两个词语“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前面对五壮士英雄事迹的描写去感受五壮士最后舍身跳崖的壮举。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了深层次的体会之后,他们就会结合课文去理解“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于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所要表达的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就能逐渐被学生所理解。这口号声响彻云霄,震撼大地,至此,学生对文章以“壮”字为中心进行写作的表达方法就有比较深的感悟,而文中的语言、词语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可以说,“壮”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完全不同,语用教学就是要抓住不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意义。
三、抓住文体特点,提升语用意识
不同体裁反映的就是不同文体,语用背景下,面对不同文体,教学策略和课堂引导也不能相同。小学生由于语言基础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时,不宜用大量的时间教学生什么是文体,但可以渗透文体意识,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文体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文体意识是语用教学的关键,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组成,教师要巧妙抓住不同文体进行语言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这是一篇科普短文,研读教材时,我们发现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别是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不宜用大量的时间对学生阐述什么是说明文,而应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将本文一些重要的语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描述太阳特点的,使学生明白要说明一个事物要怎样写才能显得具体、通俗、明了,并明白遇到描写某个事物的文章时要怎样读,如抓住一些说明方法去了解等。可以说,语用教学,文体特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只有从小学阶段开始渗透文体意识,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逐渐提高。
总之,“语用”并非高深莫测,而是语文教学中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只有让语用教学“接地气”,让语文教学真正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学生的语言训练才能扎实、有效,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