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辉
【摘要】文章从农村薄弱校初中师生教与学的态度,不同文体的口语(说话)训练以及训练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论述口语(说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逐渐渗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视;口语训练;文体特点;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总目标有这样的设置:“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但是由于听说能力的书面测试受到限制,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往往出现偏向,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致使一些初中毕业生(尤其是农村薄弱校初中学生)不能与人正常的交流甚至出现交流时语无伦次。因此,在农村薄弱校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应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决不可偏废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
(一)引导学生认识“说”的重要性,变“不屑说”为“积极说”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思想观念更新快,中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才能担当跨世纪的重任。而有些学生却错误地把“沉默”当作成熟的标志,故作深沉不屑于“说”,课上课下三缄其口,认为上课举手发言是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是稚气的表现,认为只要啃会书本,考出高分就可以了。好的语言表达,不仅能融会贯通知识,而且能训练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明白了这个重要意义后才能促使学生变“不屑说”为“积极说”,从而带动活跃课堂气氛。
(二)精心组织语文课堂讨论,树立“说话”的信心
语文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良好环境。如果教师能精心、巧妙地引导学生“说”,一些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同学也会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勇敢地“说”起来。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自读课文就可以采取这种探究辩论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心想口说”,久而久之,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显著提高。
农村薄弱校中学生自尊心强,在口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些同学“说”得不那么令人满意,甚至很糟,教师千万要理解、尊重并鼓励他们,使这些同学从自卑的阴霾中走出来,大胆地“说”,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说错了教师要耐心指导,千万不可讽刺打击。当然,口语表达跟写文章一样,要注意“推敲”,要一丝不苟,说得清晰明白、流畅连贯,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甚至还要高标准、层次分明地做发言或演讲。这就需要养成打腹稿的习惯,长期这样地刻苦训练,说出来的话就跟写出来的文章一样思路顺畅,思维有条理,主题鲜明。
二、利用不同的文章体裁进行表达教学,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一)利用记叙文中的单元教学,加强叙述口语能力的培养
加强叙述性口语能力的培养,建立最基础的思维模式。因为叙述的表达是对人和事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概括的说明,写人叙事大多以时间顺序为转移,这是一种基础的思维方式,表达便于操作,训练宜以课堂和课前5分钟演讲为宜。也可采用课前5分钟讲述成语故事的做法来加强叙述口语能力的训练,每次讲述成语故事都要求讲出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此,可大大增强学生口头表述能力。这种方式最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表达和思维特点。
(二)利用说明文单元的教学,加强说明口语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商品信息的社会,新产品和新科技成果不断出现,推销新产品,宣传新科技成果,都离不开介绍、说明。日常生活中需要口头说明的情况更多。一般的说明顺序是以空间为序,有时要辅之以逻辑顺序。口头表达时学生要抓事物的特征,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努力做到思维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三)利用议论文单元的教学,加强议论口语能力的培养
这项训练主要在九年级进行。在口语能力的培养中,要求学生能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对人或事提出见解,做到观点正确,论述条理清楚,论证方法恰当,这种训练较前两者难度增大。在口语能力训练中要求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积累大量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正确使用概念,合理进行判断,严密加以推理,从而做到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严密。训练以课堂讨论和口头作文训练为主。
三、采用多种形式,课内课外坚持“说”
(一)坚持课前练“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课前练“说”每次两人,分别上台操练,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主持人由学生担任。
2.评分标准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评分内容包括内容、语言、表情、姿态等项。
3.练说成绩作为语文科学期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学期评选3-5名优秀者,予以表扬鼓励。
坚持练说效果好在每人都有机会练“说话”,培养了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二)联系生活实际,即兴针对“说”
社会生活是创作最丰富的源泉,是学生口语训练最广阔的素材。课前三分钟即兴命题,即兴说话。如春天阴雨绵绵,就以“春雨”为题叙述一件有关雨的事。上课了,有学生眼望窗外,就以“窗外”为题,描写一段或联想一段。这样既进行了思想教育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寓教于“说”的目的。
(三)结合国事天下事,比赛演“说”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学生(即使是农村薄弱校学生)已经十分习惯于从网络中寻找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以网络相关的话题来进行演讲比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学生们为了演讲取得好效果和成绩,反过来更加重视读书,也能促进他们更加健康上网,从网络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也能更加关心政治。在结合国事、天下事比赛说中,我实行“开放政策”:一是容许说错;二是允许反复补充;三是可以不断修改。这样,使学生消除了思想顾虑,克服“惧说”的心理障碍,增强了学生在大众场合“说话”的勇气,从而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师率先垂范,扎扎实实指导“说”
培养口语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率先垂范,当好学生的表率,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教材,明确目的、任务,精心设计课时教案,组织好课堂教学。分阶段规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每次训练后尽可能作出恰当的点评,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以鼓励为主,适当指出带着普遍性的问题,帮助改正。一个阶段后应该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阶段有新的进展。教师可从说话规律的基本原则、口头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口语的表达技巧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扎实的指导。
(一)对学生说话规律基本原则的指导
1.说话要有主旨的原则。课堂回答问题或讨论,其主要目的是传递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用语力求简明准确,有针对性。其基本要求是大胆、大声、大方,课前三分钟口述见闻旨在引起大家的兴趣,拓展知识面。口述时站姿自然,精神放松,头脑镇静,目视前方,尽量做到眉飞色舞,神形并茂。和同学、朋友交谈不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取得对方的了解和信任,态度要谦恭,用语要诚恳。总之,主旨不同,口语表达也要有变化。
2.说话要因人制宜的原则。农村薄弱校初中生虽然生活范围较窄,但说话对象和场合还是有差异的。同性格开朗的人讲话可以快人快语,和性格内向的人说话就要委婉谨慎,和同龄人讲话可以随便些,和长辈老人们讲话则应有礼貌等等。这些技巧和方法在实践训练中教师要口传心授,做到愉悦交流的目的。
(二)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基本特征的指导
首先要求一律使用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多用口语,渗透格言、俗语和警句;其次态度自然,感情饱满,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感,教师严格要求,认真指导。
(三)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技巧的指导
1.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要求:写人叙事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层次分明;阐述见解,观点明确,旗帜鲜明;描景状物则应生动形象,让人身临其境。
2.引导学生积极积累丰富的资料。如历史的、现实的、人文的和自然的,以此充实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
总之,加强对农村薄弱校初中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既巩固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吴中.听说训练的重要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
[2]赵健.教育的困惑与突破[J].课堂操作手册,2011.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