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连贞
一、创设德育情境,在情境中潜移默化
思想品德教育教材处处闪烁着德育的光芒,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恰当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精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精心设置,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教育,忌空洞灌输和说教,贵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因此,如何有效地创设品德教育情境,对提高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德育情境的创设可包括材料情境和现场情境。材料情境包括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材料的选择最好以正面材料为主,辅之以适当反面的材料,然后依据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评判、讨论、交流,从而提高认识。
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挖掘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做纯粹的理论挖掘,要适当结合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素材,重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和反思
学生的一次亲身体验远胜于教师几百次的空洞说教,德育重在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去说话,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生活和社会,用心灵去体会和感悟,让德育修养变成学生自己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行为。因此,德育更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去“自己教育自己”。
1. 现场体验。让学生通过现场活动,亲临现场,去感知现场情境,以境动人,以境服人。学习《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时,进行情境表演。当有不认识的人和你说话时,你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对待他们,这是进行自我保护的最重要一点。通过现场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到法律的尊严、公正和权威,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 实践体验。实践决定认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同群众结合,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索,在发现和探索中感悟和体会。在学习《劳动最光荣》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农民或工人的劳动,与农民和工人在劳动中进行交流,辛苦的劳动会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群众的伟大,转变学生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加深同学们对劳动的热情。
3. 心灵体验。让学生在现场体验和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静思和默想,去顿悟和反思。每次参加完现场活动和实践活动,都应该趁热打铁,拿出一定时间让同学们去静悟和反思,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同时,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板报。通过这些体验性的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在实际的体验中净化心灵、升华情感、提高思想,效果远胜于教师的空洞灌输和枯燥说教。
三、让学生在辩论中提升,在演讲中升华
1. 辩论提升。针对学生争议较大和较多的问题,举行专题辩论,让不同观点的同学搜集论据,公开辩论,教师适当引导,使同学们在搜集论据和激烈辩论中转变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例如,学习节约用水的权利和义务时,就可以针对权利和义务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开展辩论。通过辩论,可以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
2. 主题演讲。适时、适当地举行主题演讲,对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演讲的主题最好是围绕学生比较关注、跟学生自身关系密切的一些问题来确立。演讲要避免“单干”,要以分组的形式,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声情并茂的演讲,不仅使演讲者感悟颇深,而且对其他同学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四、利用团队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
集体活动往往是班级学习成绩落后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舞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团队活动和集体活动,有意识地让那些班内学习成绩落后、管理教育难度大的同学发挥主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组织、影响、带动能力。并及时抓住他们在活动中为班级争光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下转 176页)(上接 99页)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教育,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集体文艺活动等,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平台,在这些活动中要善于抓住有效时机进行德育的启迪与教育。另外,主题班会法、心得体会法、板报宣传法、个别谈心法、家访表扬法等也是实践学生德育不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