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玉 郑明强
摘要
[目的]为了探索水稻施肥的科学配方。[方法] 主要设置3个水稻配方进行田间验证,并以配方2(N-P-K=10-5-10)为优化施肥区,设7个处理。[结果] 该次试验得到的3个配方施肥处理产量间差异不明显,但是配方2与缺素区、无肥区产量差异达到0.05显著差异水平,而配方1和配方3与缺素区、无肥区产量间差异不显著。[结论]3个配方中的配方2作为优化施肥是可行的,高于或低于配方2的施用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水稻减产。
关键词水稻;配方;验证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4-073-02
遵义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区域广,面积大,涉及的土壤类型较多。水稻是遵义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15.3万hm2以上,总产70万t左右。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水稻配方施肥有了一定进展,但是对水稻作物的配方验证试验较少。为了探索绥阳县水稻配方的准确性,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014年笔者在全县开展了多个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配方验证试验研究,探索全县水稻优化配方施肥方案,促使全县水稻生产科学施肥上新台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年在绥阳县风华镇银堡村同心组吴至贵流转稻田内进行。土壤为黄潮泥田,地块平整,前作为冬闲田。试验地位置在107°5′43″ E、27°55′28″ N,海拔863 m。试验前取基础土样。
1.2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锋优308。供试氮肥选用赤牌尿素(含N 46%),供试磷肥选用遵义县后坝磷肥厂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 16%),供试钾肥选用进口氯化钾(含K2O 60%)。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水稻3个配方,以配方2(N-P-K=10-5-10)为优化施肥区,在优化施肥基础上设置无肥区和缺素区。试验设 7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5 m×4 m)。小区间用土埂包膜隔离,重复间以排水沟(或进水沟)隔离,水沟两侧土埂用农膜包埂。小区采用随机排列,即处理①无肥区,处理②优化施肥缺氮区,处理③优化施肥缺磷区,处理④优化施肥缺钾区,处理⑤配方施肥1(N-P-K=12-6-12),处理⑥配方施肥2(N-P-K=10-5-10),处理⑦配方施肥3(N-P-K=8-4-8)。处理肥料用量见表1。
1.4栽培管理
采用旱育稀植方式集中育秧,于2014年4月17日播种,由流转大户自行管理苗床。2014年5月20日进行试验地块选择,与流转户联系,在其承包的田块进行试验设置后采集试验地块耕层基础土壤样品,并送县土肥站检测。5月25日划分试验地块小区、排水沟,并筑埂隔离(用塑料薄膜包埂)。5月28日按尿素总用量的20%、磷肥全部、钾肥总用量60%做底肥施用,同日移栽,返青后尿素总用量60%做第一次追肥,剩余氮肥和钾肥在拔节期一次施用。种植行距40 cm,窝距20 cm,每个小区栽10行,每行25窝。小区面积20 m2(5 m×4 m),移栽密度为124 995窝/hm2。根据试验设计对小区进行施肥,管理按常规进行。9月22日开始在一个重复的每个小区的第5行第5窝连续采集10窝水稻植株,进行理论考种测产。9月27日按照小区单打单收全田收获记产,取样折干。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配方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3个不同配方处理经济性状和理论产量有一定的差异,有效穗、实粒数、理论产量最高的是配方2,有效穗、株高、穗长、理论产量最低的是配方3;3个配方处理有效穗在168万~174万穗/hm2之间变化,株高在110~117 cm之间变化,穗长在242~25.9 cm之间变化,穗实粒数在172.8~178.7粒之间变化,结实率在80.2%~85%之间变化。其中,株高、穗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实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实粒数和理论产量无规律变化。
2.2不同配方对稻谷产量的影响
根据表3各处理小区出田产量,取样,烘干,得到折干率,最后得到折干小區产量。就不同配方处理稻谷平均产量而言,平均产量最高的是优化施肥区即配方2,其次是配方1,配方3产量居第3位;就缺素区而言,平均产量大小顺序是缺磷区>缺氮区>缺钾区,缺钾区产量较缺氮区和缺磷区低,说明水稻对钾肥的敏感度高于氮肥和磷肥。经方差分析,以施用纯氮(N)150 kg/hm2、纯磷(P2O5)75 kg/hm2、纯钾(K2O)150 kg/hm2的优化施肥处理平均产量与缺素区、无肥区处理产量间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与无肥区产量间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3个配方施肥处理产量间差异不明显,配方1和配方3与缺素区、无肥区产量间差异不显著。3个配方中的配方2作为优化施肥是可行的,高于或低于配方2的施用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水稻减产。
2.3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栽培管理一致的条件下,与缺素区相比,优化施肥经济效益的变化较大,无肥区纯收入比优化施肥区、缺素区都低,但投入产出比比缺素区、配方1和配方2高。这可能是由基础地力高所致。缺素区之间比较,纯收入相差3元左右,投入产出比也相差不大。3个配方施肥区中的配方2纯收入达到15 672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00∶2.62;配方1纯收入达到13 242.0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00∶2.32;配方3纯收入达到13 893.0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00∶2.49,对水稻作物而言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4肥料利用率比较
按照配方2作为优化施肥区设置缺素区,将这些试验小区产量结果进行折算,得到不同处理平均单产。根据水稻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经验数据,利用差减法计算得到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就肥料利用率而言,氮肥利用率仅为17.2%,磷肥利用率仅为15.1%,钾肥利用率
仅为21.03%。虽然磷肥利用率最低,钾肥利用率最高,但肥料利用率本身偏低。
3结论与讨论
(1)根据该次试验得到的3个配方施肥处理产量结果,发现3个配方施肥处理产量间差异不明显,但是配方2与缺素区、无肥区产量间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与无肥区产量比较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而配方1和配方3与缺素区、无肥区产量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3个配方中的配方2作为优化施肥是可行的,高于或低于配方2的施用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水稻减产。利用配方2设置缺素区,发现氮肥利用率仅为17.2%,磷肥利用率仅为15.1%,钾肥利用率仅为21.03%。肥料利用率趋势与以往结果一致,但肥料利用率本身偏低,与以往研究结果出入较大,需要进一步论证配方的准确性。
(2)在栽培管理一致的条件下,3个配方处理中可以筛选出配方2作物优化施肥配方使用,原因是高于或者低于配方2的施肥水平都会造成水稻减产、经济效益下降[3-5],只是特殊年份得出的特殊结果能否指导大面积水稻生产需要进一步试验论证。
参考文献
[1]
王社英,汪建军,潘顺彪,等.石阡县黄泥田水稻氮磷钾肥配施试验初报[J].贵州农业科学,2009(5):61-63.
[2] 杨小刚,邱治龙.配施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2(6):54-55.
[3] 冯跃,王伯伦,王慧新,等.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水稻根部性状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4):467-471.
[4] 赵仁全,罗光琼,韩秋珍,等.黔两优58施用氮磷钾肥及栽培密度的效应[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1):77-81.
[5] 赵仁全,罗光琼.超级稻Q优6号栽培密度及氮、磷、钾施肥试验初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3):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