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
摘要:民生新闻在消除社会隔阂,减少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闻记者应该关注民众的心理,倾听民众心声,创新表达方式,使民生新闻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为百姓舒解焦虑。
关键词:民生新闻 民众心理 公民意识
当今,我国已全面进入民生时代,面对诸多的社会问题和民众所关注的焦点,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如何拓展新领域,如何最大限度关注民众的心灵,消除社会偏见,减少社会冲突,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本文将探讨拓展民生新闻新领域的几种途径,希望对新闻工作产生有益的启示。
一、 关注民众心理
在关注深层社会问题的时候,民众心理是不能忽视的。只有了解民众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为民众解惑、舒解情绪,这样民生新闻才能给民众以心灵上的慰藉。在社会转型期,经济急剧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结构在不断调整,也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从“我爸是李刚”到“李天一案”,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雷政富不雅视频”到“郭美美事件”,从“千万人就业难”到“富士康三连跳”,聚焦了社会诸多焦虑、浮躁等现象。据《人民日报》报道,近些年,中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自杀现象明显增多,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现代人生活压力加重,人际关系复杂,竞争加剧,人们为下岗失业而焦虑,为买不起房而焦虑,为上下级关系不和谐而焦虑……这些社会问题,如果应对、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演变为突发性的群体事件。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多数居民对社会存在的矛盾冲突有明显的感受,对于“中国各个社会群体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只有16.3%的人认为“没有冲突”。对于“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矛盾是否可能激化”问题,39%的人持否定态度,持肯定态度的人合计占39.6%,还有22.4%的人态度犹疑,说不清是否可能激化。结果表明,原本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已经显化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社会利益矛盾激化的趋势也相当明显。①当今时代,“公平焦虑”已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知识不是力量,户籍才有分量”的慨叹,折射出教育公平的现实处境;一个具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引来不少大学生竞折腰,折射出体制内外待遇保障的差别……毋庸赘言,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公平正义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见,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就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面对诸多社会问题,媒体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在应对公共危机、缓解社会危机、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媒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媒体应该有效地平衡话语权,倾听社会群体的声音,使民众不良心理、不满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因为和谐的舆论力量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只有把民生新闻报道的恰当,才有利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理解和宽容,也才能有利于预防矛盾的冲突和调解。
二、倾听民众心声
民生是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民生问题并非一成不变,除了基础的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安全、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等等都是民生事项,而民众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内心情感需要一个表达的机会,民生新闻恰好是表达这种诉求的一个良好载体。所以民生新闻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概念,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让民众感受到温暖与关切,让民众产生共鸣。
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引导受众树立公民意识,让他们积极地思考公共问题,表达公共舆论,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①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自觉地以国家利益为重,尊重他人的权利,维护公共利益。树立公民意识就应该让民众有知情权,公开政府信息,是对一些群众关心的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一些公开的尚不那么透明的事项进行监督与报道。在推动保障百姓知情权方面,新闻媒体大有可为。
新闻媒体人在倾听民众心声的时候应该做到“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坚持平民视点,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普通百姓,为百姓排忧解难。一个开放的社会,就应该倾听不同的声音,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公众给予的,所以倾听各阶层民众的真实诉求是顺应民意、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社会舆论监督的力度是受众衡量媒体实力的风向标,因此媒体应该肩负激浊扬清的使命,既要揭露社会的丑陋现象,又要弘扬社会的真诚、善良、互助,与受众心理零距离贴近。
三、创新表达方式
要想让民生新闻深入人心,就必须创新表达方式,让新闻以情感人,以人性化的理念,追求最大化的传播效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民生新闻应该将受众放在主体位置,反映出普通人的命运、疾苦与欢乐。
媒体的责任在于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独特定位,使新闻事件从动态报道升华为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以高度取胜,以深度取胜,真正把听民生、察民情、解民忧做为民生新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中法民生问题,新闻记者有责任深入分析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为百姓提供政策和措施解读,提供权威的意见。正确报道和处置社会突发事件,人们对有的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低,往往认识盘算不清,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当口,新闻媒体应该快速反应,设置话题,及时澄清,培育公民积极地面对问题,寻找解决的出路,避免形成一些不实消息的散播,造成民众的心理恐慌。新闻记者应当树立人性化的理念,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以情感人,这样的报道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总之,新闻记者应该与时俱进,将“人”做为中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愫和人文忧患的情怀,沉到基层、民间,走近群众,与群众交朋友。如此,才能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准确了解民生冷暖,民众心理,并运用心理学的技巧,有针对性地答疑释惑,消解民众怨气,为社会创造一个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所以说,民生新闻的深度不在于它的数量与篇幅,而在于用心关注人的心灵,关注老百姓所想、所盼,惟如此,才能承担起媒体应该有的社会责任。
注释:
① 刘美萍.《农民公民意识的碎片化及化解路径》,载《理论导刊》2012─11─74.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