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文 王敬超
内容提要: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强化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关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同关系、文化产业与城镇文脉的互建关系。新型城镇化突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重点:改善文化民生,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践行城镇美学,提升文化产业创意品质;营造创新环境,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依托特色文化,形成文化产业竞争优势;融入生态经济,提高文化产业生态效益。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2-0086-04
DOI:10.13483/i.cnki.kfyj.2015.02.020
近年来,国内的新型城镇化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本体研究,涉及其内涵、特点、意义、进程、演变、动力、路径、存在问题、推进模式、地方实践等;二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相关问题研究,如政府职能转变、生态建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等。其中,与文化和文化产业相关的问题已有学者关注。学者们认为:文化是城镇建设的灵魂,是城镇居民的精神家园,是城镇的个性品质,是驱动城镇化前进的重要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特色文化资源为支点,在规划和建设上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应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提升作用,应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的文化产业,应建设新兴业态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特色乡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的发展机遇出发,进一步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关系和五大重点,以期推进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新常态特征
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符合后发型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是后发优势发生变化的必然,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将根据地方及其环境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并将具有自己的新常态特征:
(一)目标导向从速度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之一是经济增速下降。但是,一些地区文化产业的规模却持续扩大,增速明显高出同期CDP,呈现出逆势上扬特征。例如,2011年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同比增长22.02%,高山同期GDP增长率13.92个百分点;上海市2012年创意产业较上年增长20.05%,高于同期GDP增长率12.5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质量高、效益好,以及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扶持政策不断完善等。而这些地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义必将促进其经济的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应更多依靠创意、科技提升竞争力,靠人才提供增长力,以健康的状态利稳健的步伐,步入劳动密集向知识密集转变、规模增长向质量增K转变、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新常态”。
(二)消费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等发生变化
在消费结构上,新型城镇化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巨大的内需空间,使模仿型、从众型文化消费逐渐减少,个性化、多样化文化消费逐渐增加,使文化产品竞争由价格型、同质化转向质量型、差异化。在要素结构上,文化资源、资金等要素等退居其次,“政、产、学、研、商”领域的文化产业人才成为第一要素,成为文化产业的内在驱动力和“智造力”;在区域结构上,东、中、西部文化产业的定位、业态和布局逐渐优化,不同地方的文化产业逐渐切合实际、特色鲜明、合理分工、功能互补、互动协同。在企业结构上,新兴企业、小微企业的作用更突显,小型化、专业化、智能化成为企业结构新特征,为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和平台不断出现。
(三)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正如新型城镇化超越了房地产投资驱动一样,我国文化产业的“新常态”也超越了基础设施投资驱动,进入了体制机制创新利政策创新驱动阶段。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垄断利国有垄断,优化文化市场监管和竞争机制,利用多种手段和渠道吸引优质生产要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将行政力量用于文化市场失的领域,能激发人才潜力,使文化创新成果——版权成为文化企业的基本战略资产,能通过版权保护、交易价值发掘,实现文化企业资产增值、价值链延伸,提高其创造力、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利竞争力。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常态
(一)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关系
“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词,包括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等。在空间、资源、产品、机构、知识、技术、活动等方面,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互补型融合、交叉型融合、替代型融合的关系。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这种融合将改变越来越多的传统业态,并催生新兴业态,如第一产业的创意农业、景观林业、休闲牧业、观赏渔业。第二产业的创意建筑业、工艺品制造业、时尚产品制造业、美化用品制造业、电子类文化消费品制造业。第三产业的主题酒店业、文化餐饮业、文化信息传输业、文化金融业、文化地产业、文化电子商务业等。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必然模糊产业边界、重塑产业格局、扩张产业链网,促使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为产品赋予独特的品牌内涵,并推动、拉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仅凭质量难以胜出的情况下,苹果手机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和文化体验风靡全球,就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电子消费产品制造业融合的成功案例。
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2.1万亿人民币,占CDP比重为3.8%;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的平均值为10%,美国则超过25%。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融合不足,其根源不是缺乏资金、设备、政策,而是缺乏人才。所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者应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文化产业领域,应大幅增加培育、引进和用好人才的各项投入,进而从根本上加快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同关系
协同理论( Synergetic)由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ken)在1971年提出。他认为,开放系统的子系统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复合系统的过程中,子系统间的非线性关系使开放系统从无序演化为有序,并产生了“l+1>2”的效应,即协同发展效应。作为城镇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其定位和职能的明确。从定位来看,文化产业是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集合,包括国有、集体、民营、外资、混合等类型,具有面向市场、自由进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点;而文化事业是提供文化信息服务、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演艺场馆、艺术团体、艺术展览、文化交流、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传统节庆、中小学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等类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具有以公益为目的、承担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的使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属性强、投资和风险大、建设和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因此,民营和国外资本都不能或不愿涉足文化事业,它必须或只能由国家机关举办或由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和社会资助举办。从职能来看,文化产业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同时兼顾社会效益;而文化事业以产生社会效益为主,以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己任,其经营管理活动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明确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定位和职能,其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也就逐渐清晰:首先,二者互动互促、相辅相成。具体而言,文化产业以物资、资金、技术、知识等有形和无形资源回馈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则以建设文化设施、保障文化权益、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民众素养、培育专业人才等为文化产业提供基础和支撑;其次,二者通过深化改革协同发展。目前来看,深化改革是二者的共同难点。对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科学分类、区别对待,理顺与政府的关系,积极探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政事分开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有效形式;对文化产业而言,主要是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管办、政企、政资分离,将政府职能转到社会管理、政策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上来。对一些难以严格区分的类型,如既具有很强产业属性又是“社会公器”和“党政喉舌”的广电传媒业,既需要政府扶持又可以进行产业运作的优秀传统文化、高雅文化、民族文化等,则应在其产业与事业的协同发展中探索针对性的改革路径和方法二
(三)文化产业与城镇文脉的互建关系
城镇文脉是城镇历史演变的文化表达,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类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对城镇文脉的深入理解、发掘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依赖于城镇文脉在资源和环境上的支撑;同时,文化产业以其物质和非物质的成果建构城镇文脉。所以,城镇文脉与文化产业存在互建关系。尤其在“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越来越多的城镇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状况下,这种互建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在文化产业与城镇文脉的互建关系中,文化产业园(区)的作用更加凸显。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化、集约化、规模化空间,文化产业园(区)能有效吸引、集聚、配置文化产业要素,能降低其产品生产、物质流通、信息传播和组织协作成本,还能在更大范围带动城镇经济发展、推动城镇产业转型、增加城镇就业机会、促进城镇文化消费、提升城镇人文形象。按照空间称谓,文化产业园(区)可分为产业园、集聚区、集群、基地、示范区、实验区、景区、社区、街区、城区等类型。按照形成模式,文化产业园(区)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自发模式(如艺术家在城郊、旧仓库、旧工厂自发形成的艺术产业集聚区);二是经济驱动模式(如深圳大芬油画文化产业园、横店影视城);三是政府主导模式(如“旧城改造”模式的上海田子坊、石库门,“新区开发”模式的西安曲江新区);四是多元混合模式(如各方力量介入的北京798艺术区)按照资源依托,文化产业园(区)可分为三类:一是以特色文化资源或地理环境为依托(如开封清明上河园、潍坊工艺美术集聚区);二是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如上海环同济没计创意产业集聚区);三是以科技园区为依托(如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及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这些文化产业园(区)不仅是城镇文化产业的“主力军”,而且往往是城镇的地标、品牌和形象识别系统,能够深刻影响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是当今和未来城镇文脉的重要构建者。
三、新型城镇化突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重点
(一)改善文化民生,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居民生计,反映了城镇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程度。从新型城镇化的“公平共享”原则来看,改善文化民生应以尊重城镇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了解城镇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前提,以构建普遍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提供兼具本土性、时代性、创新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为重点。作为文化事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果做到保质保量,就能有效提高城镇居民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开发能力、应用能力、传播能力、创新能力和消费能力,进而夯实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为此,需要各级政府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明确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比例,使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增长幅度高于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第二,放宽、降低公共文化服务准入门槛,在融资、税收、用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非禁止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和政策,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四,以“文化富民”和“文化就业”为目标,为城镇居民合理开发、利用城镇文化资源提供服务;第五,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把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改变公共文化服务只问投入不问产出的状况。
(二)践行城镇美学,提升文化产业创意品质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使城镇文化更加流动、开放、多元,也促使城镇以显性、外在的景观以及隐性、内在的精神,营造传统与现代融合、地方与国际交汇的审美空间。践行城镇美学,离不开文化艺术创意人才的主导和参与。例如,杭州市与中国美术学院于2007年签署了《杭州市与中国美院战略合作协议书》,成立了“杭州市与中国美术学院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其目标之一就是践行城市美学、提升文创品质,其合作项目有白马湖创意园、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艺术休闲街区、生活品质展示中心、现代艺术博物馆、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等。
在践行城镇美学的过程中,文学、影视、音乐、美术、设计、演艺等文化艺术创意人才不断集聚,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电影院、剧院等专门性和标志性文化设施陆续建成,会展、休闲、商贸、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这些都有效提升了城镇文化产业的创意品质。令人惊叹的是,一些老工业城市以践行城镇美学实现了经济的重大转型,如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以创意绝佳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建设为契机,把市中心改造成为兼具审美功能、休闲叻能和产业功能的文化新区,从而使其由没落的资源耗竭城市转型为闻名全球的文化旅游城市。200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决定设立全球创意城市评选项目,其类型分为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民间手工艺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美食之都等。这既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举荐城镇美学的全球典范,也为城镇文化产业的创意品质提升树立了国际标杆。
(三)营造创新环境,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在《规划》第十四章第二节“增强城镇的创新能力”中,强调要“营造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文化产业而言,这也是其增强创新能力的基本纲领。
1.营造文化产业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营造文化产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需要推进两种变革:一种是党委、政府主导的文化体制改革;另一种是文化产业各行业部门主导的制度创新。因为文化体制受政治体制影响很大,甚至是政治体制的产物,所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提往往是进行必要的政治体制改革,否则,文化体制改革就陷入停滞、难以突破的局面;营造文化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需要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政策的协调、衔接和系统化,包括投融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等生产力范畴的政策,以及知识产权政策、产业融合政策、市场监管政策等生产关系范畴的政策;营造文化产业创新的金融环境,需要建立、完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包括政策性、商业性和民间金融服务体系;营造文化产业创新的文化氛围,需要城镇具有宽容、多元、开放、公平、文明、融洽、有序、优美的社会环境。
2.推动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一方面要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兴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步伐。研究证实,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文化行业,大多注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创新不断重塑文化产业的创意过程,改变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方式,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并衍生出新的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探索其“动力导向、框架导向和过程导向”的创新途径。动力导向的创新,主要包括技术推动下的业务流程创新、需求拉动下的顾客价值创新、竞争压力下的市场创新;框架导向的创新,主要是基于价值链/产业链、系统集成的视角,为企业提供特定框架下的所有创新可能;过程导向的创新,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市场环境、行业背景、发展阶段以及创新要素的逻辑关系,设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全过程;推动文化产业管理创新,需要加强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学科建设和教育培训,并全方位变革文化产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四)依托特色文化,形成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从生成维度来看,特色文化主要包括本土维度的地域文化、族群维度的民族文化、历史维度的传统文化。这三种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的文化,蕴含着城镇的基因和记忆,塑造着城镇的风貌和个性。按照我国文化部、财政部2014年8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 28号),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规划,并对其在财税、金融、人才、政策、用地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目前,我国一些城镇依托特色文化,形成了旅游、演艺、休闲、娱乐、工艺美术等类型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并以此带动了城镇经济转型。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朝鲜族文化打造中国东北边陲旅游城市;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以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打造旅游演艺城镇;广东、宁夏等地以特色工艺美术实施“一乡一品、一镇一业”工程。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城镇拆古建新、不当开发、没有依据的重建、“大跃进”式造城、千城一面等现象依然存在,城镇特色文化及其人文地理空间逐渐消失。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在2014年联合出台指导意见,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100多亿元,使l561个中国古镇得到基本保护。可以预见,我国对特色文化的保护将持续加大投入并覆盖更多地区,各城镇也将积极发掘、盘活特色文化,在其法规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的同时开拓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形成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城镇依托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避免对特色文化的粗放开发、过度开发、截取式开发、剥离式开发、篡改式开发、破坏式开发、竭泽而渔式开发等不当开发;要避免以“硬件思维”代替“人本思维”,如不考虑受众、消费者和“文化富民”的需要而盲目兴建豪华大剧院、大型主题公园等硬件设施;要避免以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代替“民生工程”,如建设徒有其表的人造景观、无人光顾的园区、闲置废弃的会展中心;要避免以经济效益代替社会效益,如只重视经济效益好的特色文化开发,而将经济效益低的或者不易、不能产业化的视为无用。
城镇为了形成特色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创新特色文化的开发利用模式,构建特色文化开发利用服务平台,营造集聚资源、集成服务的产业支撑系统;应在全面评估特色文化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研究价值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出发,探究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的路径;具备条件的城镇,应依托特色文化的创意开发和科技提升,努力发展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
(五)融入生态经济,提高文化产业生态效益
生态经济是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理论构建的经济体系,广义上包括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相互交义的范畴。其中,环保经济侧重于发展环保产业、减少环境污染;低碳经济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碳排放;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减量化”(节约资源、降低物耗和能耗)、“再循环”(资源循环利用并自我再生、自我复制、自我选择、自我优化)和“再利用”(废物利用、一物多用、资源共享、延长产品使用周期)。
据有关研究,城镇发展如果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开发,或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或粗放型经济占主导地位,就会陷入以下困境:对文化类和科技类行业产生“挤出效应”或“抑制效应”一文化和科技人才匮乏且流失一经济粗放增长到临界点之后效率、效益逐渐下滑一资源依赖、生态恶化难以改变甚至加剧一城镇经济}∈期徘徊于低水平发展的状态。若要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降低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低水平产业的比重,为文化类和科技类行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同时,基于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强关联性,应将二者统筹规划、融合发展。
融人生态经济,能有效提高文化产业的生态效益。按照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提出的生态效益计算公式(生态效益=产品与服务的价值/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其流通、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若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生态效益,就要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合理的资源利用,生产更多、更优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服务提供及其流通、消费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目前,生态建设型文化产业园(区)是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并已在我国迅速兴起。例如,杭州市正在建设集文化创意、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总部经济为一体的“创意西溪基地”;上海市“花园坊节能环保创意产业园”将老建筑和废弃物创意改造为各种景观,以文化艺术手法表达节能环保主题;上海市“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区”以“高端引领、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生态环保”为原则,重点培育绿色包装印刷、绿色特种印刷、数字和数字化印刷、广告设计和创意设计等产业,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印刷产业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恩格贝已由沙害、洪害、黄害(泥沙入黄河)区,变为绿树成荫、花草遍地、库水清澈、果实飘香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创意沙产业园;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生态治理、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被誉为“中国沙漠旅游第一品牌”,其生态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比例是1:16。总的来看,生态建设型文化产业同(区)的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能加快城镇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能增加城镇的实力、动力、活力和魅力;其园(区)本身也往往因为受到更多的政策和社会支持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