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思考的重要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思想与“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等探索相连接,它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也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根据和基本依据,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这两个邓小平“思想词典”中最具特色的话语,成为21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连续三次党的报告中的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课题,也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5)02-0060-10
〔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简介〕顾海良(1951-),男,上海市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工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思考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社会”思想与“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等探索相连接,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思想来源。
一、“小康社会”思想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定位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明确表达,是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科学阐释联系在一起的。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提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在这里,邓小平明确了以下基本观点:一是“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到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二是“小康社会”是以“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其基本内涵的;三是“小康社会”是以中国经济的一定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一定提高为主要目标的,“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是其中的主要指标;四是“小康社会”和“中国式的现代化”都是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新概念”。
在这之前的五年间,邓小平持续地使用“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水平”、“小康的国家”等用语,表达他对“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内涵的深刻理解。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提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即使到那时,“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或者说,到那时“中国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2〕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现代化强国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战略思考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化建设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时,明确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的奋斗目标。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正式宣告:“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4〕“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真实地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宏伟目标,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决心,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发生期间,中国共产党也没有放弃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5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文化大革命”的复杂局面和艰难环境下,重申“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懈追求民族复兴的心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再次阐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奋斗目标,确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提到:“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5〕3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会议上,邓小平提到:“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6〕几天后,3月30日,邓小平在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谈道:“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7〕他指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国情,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8〕
“中国式的现代化”探索,成为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小康社会”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1979年7月,邓小平指出:“搞现代化就是要加快步伐,搞富的社会主义,不是搞穷的社会主义。”“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还可以增加外援。”〔9〕1979年12月,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团时,邓小平谈道:“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虽然是‘小康之家,肯定日子比较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即使我们总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也许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10〕1980年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11〕的战略设想。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千百年来,“小康”或“小康之家”成为普通老百姓对殷实、宽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初,邓小平在探索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进程时,立足现实国情,反思历史经验,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宏伟事业同“小康”这一富有中华传统文化而又包含了全新的时代意蕴的话语结合在一起,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同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为一体,形成较为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并将其确立为20世纪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无疑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富有活力而又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
二、“小康社会”思想与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确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对此后20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目标作出“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12〕党的十二大强调:“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13〕“两步走”为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确立了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党的十二大后,邓小平对“两步走”战略作了新的阐释。1984年10月,他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的代表时指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14〕他明确指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15〕1985年3月,邓小平再次表达了这一思想,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16〕邓小平对20世纪最后20年“翻两番”之后的发展战略作了展望,在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后,在21世纪继续奋斗,再有“三五十年的时间”,达到“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的战略目标,在“不穷不富”的“小康水平”之后再有大的发展。
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规划了到21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思想。1987年4月,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邓小平对“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作了系统表述,这就是:“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17〕“三步走”战略是对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的延伸,也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拓展。可以说,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三步走”战略的主要根据和基本依据。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和“三步走”战略,在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正式得到确认。党的十三大在题为“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18〕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不仅得到党的代表大会的确认,同时也成为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
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实现。”“从1991年到2000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回顾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成就,《建议》指出,这是“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水平过渡”。90年代这十年发展的目标,将使“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是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20〕
按照“三步走”的战略,1995年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48美元,从总体上看,“三步走”的前两步已经基本实现。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宣布:“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21〕“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成为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变迁的最深刻的表述,也成为走向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不失时机地提出了21世纪新的“三步走”的战略构想。这就是:“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2〕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着更为重大的影响,鲜明地体现在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的主题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这两个邓小平“思想词典”中最具特色的话语,成为21世纪以来连续三次党的代表大会的 “关键词”。
三、“小康社会”思想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的部署
在邓小平理论中,“小康社会”不能以单一的经济增长来衡量,而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综合发展要求的概念。1983年2月6日至27日,邓小平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视察中,对“小康社会”建设问题和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从视察中邓小平询问、调查和思考的问题中可以看到,他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是一个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邓小平这次视察虽然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他关心和关注的“小康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至今仍然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1983年2月7日,邓小平同中共江苏省委负责人和苏州地委负责人座谈中问道: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苏州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可能?人均收入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在听了江苏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苏州已有不少社、队人均超过了800美元的汇报后,邓小平进一步问道:苏州农村的发展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走的是什么路子?〔23〕显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成为实现翻两番的基本要求,也是邓小平认为的“小康水平”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2月8日,在无锡视察时,邓小平深表关切的是太湖的保护问题。在谈到“文化大革命”中无锡在太湖“围湖造田”一事时,邓小平指出:“围湖造田,湖面缩小,影响了平衡”;在谈到太湖周围的工业对太湖水质影响问题时指出:“太湖水要注意保护好,不要弄坏了”。第二天,邓小平在游览苏州园林时再三提到:“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要保护好这座古城,不要破坏古城风貌,否则,它的优势也就消失了。要处理好保护和改造的关系,做到既保护古城,又搞好市政建设”。〔24〕邓小平极为关注实现“小康水平”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问题,“绿化”、“绿地”作为“优势”的发展理念,渗透着对“小康社会”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关注。
在这次视察中,邓小平特别关注翻两番中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的改进和提高问题。在谈到苏州考察所见时,他指出:“我在苏州看到的情况很好,农村盖新房子很多,市场物资丰富。现在苏州市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已经到了或者接近八百美元的水平。到了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八百美元,社会是个什么面貌呢?吃穿没有问题,用也基本上没有问题,文化有了很大发展,教师的待遇也不低。”〔25〕他在视察浙江时感慨地说:“浙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方,生活越好,越会控制生育。经济发展了,案件也少些。”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上海,在曲阳新村新建的居民住宅楼前,关切地问道:这里的住宅是哪一位工程师设计的?新村的文化设施跟上去了没有?在一位退休工人家中看到新房中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一应俱全,说道:“这儿不错嘛,挺现代化的。你们生活好,我就高兴。”〔26〕
在达到“小康水平”的翻两番过程中,邓小平还特别关注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他在知道浙江翻两番不成问题时,就寓意深刻地提到“像宁夏、甘肃翻两番就难了”〔27〕。邓小平在关注翻两番的同时,更加看重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他曾经提到:“辽宁、黑龙江的重工业产值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如江浙”。〔28〕
视察归来,1983年3月2日,邓小平在与中央领导的谈话中对20世纪末将要达到的“小康水平”的内涵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他对“小康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认识。邓小平以苏州为例,对他构想的“小康水平”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前景作了六个方面的描述:“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邓小平还告诫:“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包括职工教育在内的智力开发。大专院校要发展,重点院校增加一倍没有问题。我们现在一方面是有些地方知识分子少,一方面是有些地方中青年知识分子很难起作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包括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要下决心解决。”〔29〕“小康水平”的这六个方面说明,“小康社会”是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的概括,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要有全面发展的规划,要有系统的战略举措。
“小康社会”是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人民生活水平有着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状态。邓小平提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30〕在邓小平看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是实现“小康社会”最坚实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31〕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质量,“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32〕同时,也要注意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不仅要注意农业、能源和交通的发展,注意教育和科学发展的战略地位,还要注意发展中波浪式前进的特点,提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33〕
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4〕邓小平强调,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发展上去了,这当然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是“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35〕邓小平还特别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他说:“对我们来说,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36〕因此,只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才能全面达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四、“小康社会”思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及举措的形成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37〕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提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制定,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的阐释,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跨越世纪的探索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难在全面,也成在全面、胜在全面。党的十八大从建成“小康”的全面性上,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同时,还提出了新要求:“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38〕。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课题。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提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39〕。如何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在“明确政策导向”、“针对发展难题”和“顺应人民意愿”上下功夫,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中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后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40〕从历史、现实、未来的结合上看,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有机地融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之中,这是对邓小平阐释的“小康社会”和“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新理解;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深刻地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41〕,更是对邓小平阐释的“小康社会”和“三步走”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4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聚焦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谋划于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之中。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先后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把全面社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有其紧密的内在逻辑,可以说是一个总体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从这一“内在逻辑”来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姊妹篇,我们要切实抓好落实,让全面社会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难与问题,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面对的重大课题,形成了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诸战略举措。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44〕这是习近平同志第一次从“四个全面”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作的完整表述和基本定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是党对治国理政经验的新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进展,也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14〕〔15〕〔16〕〔17〕〔30〕〔32〕〔33〕〔35〕〔3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77,79,109,226,216,375,368,154,313.
〔2〕〔7〕〔8〕〔11〕〔31〕〔3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238,162-163,163,356,250,208.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7.
〔4〕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5〕〔6〕〔9〕〔10〕邓小平年谱(199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96,497,540,586.
〔12〕〔13〕〔18〕〔19〕〔20〕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66,268,478,587,587-589.
〔21〕〔22〕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918、891.
〔23〕〔24〕〔25〕〔26〕〔27〕〔28〕〔29〕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86,887,888,891,888,889,892.
〔37〕〔38〕〔39〕〔4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14,77-78,84.
〔41〕〔42〕〔43〕〔44〕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9,9,12,12.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