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加快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5-04-29 05:09:00彭丽敏
邓小平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妇女群众服务

〔摘要〕 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群众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是各级妇联的重要职责。妇联组织抓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积极加快自身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适应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客观要求。当前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工作定位上从行政化的机关向社会化的群众组织转变;组织架构上从传统妇联系统为主的纵向组织结构向纵横结合的立体化、多层面组织体系转变;工作方向上由当前的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推动妇女工作转型发展应坚持改革创新,具体采取以下措施:坚持政治职能,校准妇联工作方向;增加先进引领,着力构建妇联工作大格局;增强群众观念,筑牢群团组织生命力;抓牢“一根线”,张开“一张网”,建强组织体系。

〔关键词〕 妇联;组织转型;妇女工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4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5)02-0147-07

〔收稿日期〕2015-10-12

〔作者简介〕彭丽敏(1962-),女,湖北衡山人,湖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研究生,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实务与研究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力量,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依靠。”〔1〕特别是最近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群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强调要认真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问题,重在要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为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团工作指明了工作定位、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妇联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基层、服务妇女,有效地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好“半边天”的作用,是我们各级妇联组织必须要担负的重要职责和需要解决的时代命题。妇联组织要抓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切实密切联系群众,明确职能定位,转变工作理念,完善组织设置,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

一、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加快转型发展的认识

(一)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中国社会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由过去的“单位人”向今天的“社会人”转变,人们的活动方式由过去的集体活动向今天的兴趣化的群体活动和个性化的个人活动转变,社会形态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熟人社会”向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陌生人社会”转变,社会人口流动模式由过去静态少变向今天的流动频繁转变。由此,带来了妇女群体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流动性、多元化、个性化等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这些都给妇联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赋予妇联新的使命、新的担当。面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主题,妇联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当今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境下,妇联如何有效凝聚广大妇女群众跟党走?妇联如何落实好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群众这一生命线,有效拓宽和畅通服务广大妇女的渠道?如何把男女平等的国策作为社会文眀进步的重要内容纳入决策主流?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广大妇女的诉求得到制度化、政策化的回应?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妇联组织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定型和工作定位,以便更好地、有效地适应新形势,回应新需求,完成新任务,因此,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选择。对此,妇联应有开放心态和积极准备。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要在改革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强。

(二)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从国家治理高度赋予妇联组织以新的使命、新的责任和新的担当。从国家治理的内涵特点来看,妇联组织在国家治理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国家治理的内涵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共治。即实现治理主体由政府一元化管理向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等多元治理转变,从而达到共同治理的目的。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妇女群众组织,与政府、企业(市场)一道,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国家治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二是强调民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参与性。而民治的核心是自治,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妇联作为妇女群众的组织,以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为己任,因此具有天然的群众基础,在调动和激发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三是强调互动。国家治理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领导与被领导的角色定位,而是一种平等、对话、沟通与协作的新型关系。妇联不仅群众基础广泛,而且运行方式多以指导性、协调性和合作性为主,更容易与妇女群众形成平等式的互动互联。

(三)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的客观要求

妇联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社会治理的内涵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而言,妇联发挥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的作用,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在社会治理平台上汇聚占人口半数左右甚至更多的民意、民智和诉求,代表和维护广大妇女权益,支持妇女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同时充分发挥好妇女群众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业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另一方面,妇联作为社会性别组织,可强化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的职责,培育更多的服务专业化、工作效率化、组织网络化的社会服务组织,完善服务体系,与政府、企业(市场)形成一种治理结构和治理效果上的呼应,各司其职,各盡其能,促进政府、企业(市场)更好地发挥治理效益,真正让妇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调节机制的重要抓手,成为有效动员、组织和凝聚广大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和谐幸福的重要力量。

二、 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加快妇联组织转型发展,核心是必须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不动摇,把妇女发展道路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妇女工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巾帼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加快妇女组织转型发展,必须围绕大局、着眼全局、看清格局,不断将妇联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主流;坚持“党建带妇建”开展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妇联组织的领导;坚持根据“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开展工作,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定位,组织覆盖,功能作用,体现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增强妇联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当务之急是要从工作定位、组织架构、工作方向等方面加快妇联组织的转型发展。

(一)工作定位:从当前行政化的机关向社会化的群众组织转变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明确提出,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这意味着:承上,妇联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开展工作,始终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启下,妇联要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组织优势,联系和服务好广大妇女群众。此外,要动员、汇聚、引领好广泛的社会资源服务妇女儿童,发挥好妇联在国家治理格局中的这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还需进一步厘清:一是角色尴尬。突出表现为,妇联组织的性别特征似乎大于工作定位 ,组织层级清晰但缺乏分层级的工作重点;二是工作尴尬。突出表现为,妇联组织统一且相对单一的行政部署式工作内容难以有效地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群众;三是能力尴尬。突出表现为,妇联组织的机关化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难以激发和吸引体制外的妇女群众及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自身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改革创新。

那么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是什么呢?妇联的工作定位,既要考虑妇联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的特殊性的一面,也要考虑作为社会团体的一般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加快妇联组织在工作定位上的转型,意味着既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群众跟党走,还应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回归到妇联作为社会团体的组织特征,加强作为人民团体和政权支柱必须有的群众基础,增加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组织特点,推动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及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第三方评价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改变目前妇联组织仅停留于工作依靠体制内机关人员“自己做”的角色现状,打破体制内外的界限,向引领、组织、协调、服务各类社会资源、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一起做”方向转变,实现妇联由机关化的工作方式向社会化的群众工作转变,由行政管理型的工作方式向枢纽型社会服务组织转变,由妇联系统的“自转”向妇联引导社会资源的“公转”转变等等。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歩和妇女儿童需求的不断增加,妇女及妇女组织关注的议题会日益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如妇女权益问题的研究及重大政策的制定,性别平等在多样化事实平等中的体现,女性的公共参与及性别意识主流化,妇女诉求表达的制度化渠道,家庭政策及社会进步,妇女劳动关怀及生存环境改善,家暴及性侵的社会预防措施,等等,都急切需要妇联组织回应和解决,以满足妇女群众多样性、复杂化的客观诉求。

此外,如何根据各级妇联现行组织架构,探索各层级妇联的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区分,以便既能更好地发挥各层级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又能更好地实现上下联动,发挥整体合力,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组织架构:从传统妇联系统为主的纵向组织结构向纵横结合的立体化、多层面组织体系转变

建立广泛联系、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妇联顺应改革、发挥作用、开展工作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妇联现行的从上至下的线型组织架构,容易限于体制内的机关运行,难以覆盖广大的妇女群众,且基层妇女组织往往力量薄弱,素质偏低,难以与层级复杂的上级组织指挥衔接,急需建立扁平化、网络化、多层次的组织体系,直接与广大妇女接触并有效开展工作。

我们可探索构建党委领导下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或“群团组织﹢理事会(基金会)﹢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妇联组织架构,增强引领作用和组织功能的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是在基层,妇联组织要不断创新与农村、社区、流动人群、自组织活动圈人群的联系,使组织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影响就在身边。

(三)工作方向:由当前的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以及党的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政府的职能也由过去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以服务民众为中心的职能。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群众团体,更应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枢纽组织转变,以强化妇联组织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改变服务供给方式为关键,以培养专业化社会工作基础为途径,以增强服务效果和效率为重点,以增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为保障,大力引导、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的专业性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妇女儿童的现代社会服务体系。具体来说,纵向上,以各级妇联组织为主体,构建妇联组织服务网络;横向上,构建“政府+妇联+理事会(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市场)”的服务网络,形成妇联公共服务和社会组织专业化的服务网络。但不论是在纵向还是在横向的服务格局中,妇联不仅是重要的参与者,更是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者,在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中起着引领、组织、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三、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新时期妇女工作转型发展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的精神,以研究和解決当前妇女及妇联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着力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举措,全面地、扎实地努力推动妇联工作转型发展。

(一)坚持政治职能,校准妇联工作方向

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群众团体,与广大妇女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既是作为社会群众团体本身具有的特点,也是党对妇联组织的政治要求,更是妇联组织的生命力之所在。妇联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一致,坚决贯彻党的指示和要求,努力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妇女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用政治性来校准妇联工作方位,切实增强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所应有的政治立场。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大局观、格局观、全局观。加强新时期“党建带妇建”实践探索,着重解决带什么、怎么带的新举措。努力将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配套体系建设,做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步。团结和教育广大妇女跟党走,真正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群众中去,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同时也要将妇女工作与重要的妇女民主权利问题研究透,充分表达和维护妇女的具体利益,解决好广大妇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牢固夯实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增强先进引领,着力构建妇联工作大格局

准确把握不同妇女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竭尽全力为妇女群众办实事,树立“妇女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 了解广大妇女需求,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真正把“妇女所急、党政所需、妇联所能”的量大面广又特别急需解决的妇女的重难点问题解决好,把“妇女之家”的温暖传递到广大妇女群众中去,在“联”字上找资源,在“实”字下功夫,在“特”字上做文章。积极联系上下、协调左右,争取最大范围,最大程度的支持,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组织、社会参与、第三方评价”的妇联工作大格局。我们以项目化形式,以社会工作的理念,以基层妇联组织和专业化社会组织为依托,以动员、协调社会力量(企业)和社会志愿者为主要资源,以政府直接购买服务妇女儿童项目为重要途径,着力健全沟通机制、打造公益平台、汇聚服务资源,广泛动员、组织、协调各方面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参与到服务妇女儿童工作当中,努力构建自转良好、公转流畅的社会资源聚合机制和工作格局。大力培育、引导和联系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和妇女群众两种活力,汇聚服务妇女儿童的社会资源和专业服务组织两种资源,使之成为服务妇女儿童的手臂,创新社会治理的抓手,社会服务体系的成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公益生态圈”。

(三)增强群众观念,筑牢群团组织生命力

妇联的存在基于妇女群众,妇联的作用在于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 我们始终要坚持群众路线,把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群众作为工作的生命线。坚持一切为了妇女群众,一切依靠妇女群众,从妇女群众中来,到妇女群众中去,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重要保证。 没有群众性,群团组织就没有了生命力。树立以妇女群众为中心观念。重“草根”,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重“下里巴人”,更多把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物吸收到组织中来。突出群众是主角,让群众来设计,邀群众来参与,请群众来评判群团工作和活动。用群众性来彰显妇联组织的独特作为,切实发挥好妇联作为国家政权基础的作用。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妇联应以服务妇女群众为己任,切实为广大妇女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把她们的困难忧虑、成长发展、基本权益以及所需所急所盼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当作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的职责扎实有效地推动工作。使广大妇女随时随地、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妇联组织的存在和关心,把妇联组织当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娘家。坚持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活动,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健全深入基层的长效机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真实的情况,用自己的耳朵去了解群众的呼声,永远在路上、在一线、在现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妇女需求,增强群众观念。充分发挥各级妇女代表、常委、执委直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作用,打通联系和服务妇女儿童的“最后一公里”,让妇女群众真正感受到妇联组织在身边、服务在身边、问题解决在身边,切实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四)抓牢“一根线”,张开“一张网”,建强组织体系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行政化的组织现状,难以承担赋予妇联组织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重托。夯实妇女工作的基层基础,关键是要紧紧抓牢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生命线,努力构建以妇联为“核心组织”,以女性“他组织”、“自组织”、社会组织、微组织、网络组织等为主体的“1+N”的基层组织网络体系。扎细组织网络,夯实组织基础,建强组织功能,延伸组织触角,创新妇联组织体系。

着力从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工作支持保障、基层妇女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等,不断夯实基层基础。采取单独组建、单位联建、挂靠组合建、区域或行业统建等方式,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会员、“两新”组织妇联组织建设,不断扩大组织的覆盖面。以遍布城乡、深受妇女喜爱、人数众多的妇女健身队、行业合作社(会)等等为重点,在基层公共活动阵地探索建立“广场妇女之家”、“楼宇妇女之家”等基层组织新形态,引导其发挥好自治、议事、调解、帮扶和文化引领等作用,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健康发展,以此延伸妇女工作触角,发挥好妇女组织对妇女群众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妇女对妇联组织的归属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妇联网站和官方微博、公众微信的作用,将各类妇女QQ群、微信朋友圈等联结到妇联网络下,实现妇联组织由“有形”向“无形”的拓展。

〔參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7-10(04).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王丽娟)

猜你喜欢
妇女群众服务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当代妇女的工作
视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