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先富带动后富指导思想、先沿海后内地发展顺序、顾全“两个大局”思想和渐进式“有计划、有步骤”改革道路等构成了该思想主要内容。我国当时贫穷落后的基本国情、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按劳分配原则的恢复和重新确立、“生产力”标准的确立是该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和前提。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理论,而且与西方经济学界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级增长理论等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高度暗合,并对之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发展问题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先富带后富;“两个大局”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5)02-0032-13
〔收稿日期〕2015-08-28
〔基金项目〕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扶持项目“广东自贸区发展研究”(15QNFC37)
〔作者简介〕何宝峰(1975-),男,河南南阳人,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特区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重视发展中的非均衡性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突出特点。先富带动后富的整体发展思路,先沿海后内地的发展顺序,顾全“两个大局”思想构成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在总结吸收我国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现实国情形成的科学发展思想,与西方经济学界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级增长理论等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高度暗合,并对之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之际深入探讨邓小平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于我们更好理解我国当今发展现状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遵循同步发展模式,希望广大人民共同走向富裕,克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但是,实践中这种发展思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加上“文革”期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我国经济发展近乎停滞,处于崩溃边缘。由此,“文革”结束之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决定,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何处找到突破口?正是在对这一问题长期思考过程中,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逐步成型。
早在1975年,根据邓小平领导整顿期间多次讲话精神,国务院就起草了《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阐述了各项工作整顿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突出强调要加快发展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但不久后出现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致使《总纲》未能正式发表。1977年9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联社代表团时严肃指出:“‘四人帮不提倡搞生产,认为搞生产就是‘唯生产力论,就是‘不革命,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这实际上已经透露要改变过去忽视经济发展错误倾向的想法。
1978年9月15~17日,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进行考察,针对当时企业生产效率普遍低下的现状,他指出关键是“我们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要求”〔2〕,强调要改变过去实行的平均分配,研究按劳分配政策,提高生产率。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时,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3〕, 因而要打破“禁区”,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一个公社有自己的条件,有自己的情况,一个大队有自己的条件,有自己的情况。有一般,也有特殊,大量的是特殊,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考虑问题”〔4〕。1978年9月20日,邓小平考察天津时指出:“我们过去是吃大锅饭,鼓励懒汉,包括思想懒汉,管理水平、生活水平都提不高。现在不能搞平均主义。毛主席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好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待遇高一点,不合格的要刷下来,鼓励大家想办法。讲物质刺激,实际上就是要刺激。”〔5〕这是邓小平首次明确表述要抛弃过去搞平均主义的一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1978年10月11日,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指出:“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在全国广大范围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已经能够在这一胜利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战斗任务”,把改革提上日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化建设”〔6〕的决定,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大幕。改革开放如何实现突破?邓小平指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7〕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思想。他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8〕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共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党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成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在现实中的第一次重大实践。
1979年11月26日,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9〕1980年5月5日,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邓小平强调:“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也要考虑到国内各个不同地区的特点才行。”〔10〕1980年7月,在谈到经济建设方针时,邓小平指出:“不仅全国,一个省、一个社、一个队也是这样。百分之二十先富起来,会把其他的带动起来。”〔11〕1980年8月21~23日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关于引入私人投资是否会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的提问时,邓小平说:“不管怎样开放,不管外资进来多少,它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影响不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吸收外国资金、外国技术,甚至包括外国在中国建厂,可以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补充”〔12〕。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为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
1984年1月24日至2月17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了经济特区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回应了一些人对经济特区的质疑,他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13〕1984年5月20日,在谈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时,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来无法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总要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要靠发展生产力。贫穷、生产力落后,有什么优越性?要发展主要靠自力更生,实行开放政策能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补充。”〔14〕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这成为继经济特区设立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1984年6月,在会见相关工商界人士时,邓小平指出:“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5〕,纠正一些人对于利用外资和经济特区政策的错误认识。1984年6月30日,在会见中日民间会议日方代表团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16〕1984年11月9日,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邓小平说:“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它是不是正确?归根到底是看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能不能得到提高。只要这条得到证实,谁也不能说我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胡思乱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当一部分人很富的时候,国家有能力采取调节分配的措施”〔17〕。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中央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
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说:“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18〕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最大的实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19〕1986年3月28日,在向新西兰总理兼外交部长戴维·郎伊介绍国内情况时,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21〕1986年8月20日视察天津时,邓小平指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22〕
198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会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3〕1988年10月5日,在会见肯尼亚总统莫伊时,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先沿海后内地是我们的发展规划,但原材料很多在内地,不在沿海,这样就会出现沿海和内地的种种矛盾。所以每走一步都要考虑客观世界,制定下一步的方法和步骤。”〔24〕1990年4月7日,邓小平在会见客人时再次指出:“我们是允许存在差别的。像过去那样搞平均主义,也发展不了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这样社会就稳定了。社会稳定,才能发展经济。现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内地的发展,否则社会稳定不了。中国情况是非常特殊的,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25〕1990年12月24日,在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谈话时,邓小平强调:“沿海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做某些技术转让。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6〕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的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27〕
二、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先富带后富”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我们一直从这一根本出发试图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富分化现象,强调同步发展,走“人民公社化”道路。但是这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发展思路并没有带来中国的总体富裕,中国依旧徘徊在贫困边缘。因为这种平均主义发展思路从根本上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矛盾无处不在,具有普遍性,这是我们制定总体前进目标的根本依据。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总体贫穷落后,这就注定我们必须把精力主要放在大力发展生产力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上。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这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根本指导。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整体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地区差异巨大,很难实现同步富裕。因此在拨乱反正之后,邓小平根据国内实际逐步形成“先富带后富”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邓小平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28〕这种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过去“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发展政策的矫正,符合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邓小平反复强调经济发展本来就是不均衡的,因而“要承认不平衡,搞平均主义没有希望。”〔29〕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或同时富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要利用各自优势率先在某些地区或领域实现突破。“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30〕 “先富带后富”方针的制定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借助改革开放春风,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先沿海后内地”,“先局部后整体”的发展策略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具有先天优越的地理优势,并且是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华人的主要来源地,实现这些地区的优先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邓小平指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实验。”〔31〕 1979年4月17日,在出席中央工作会议时,邓小平指出:“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利用华侨资金、技术,包括设厂,这样搞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因为我们赚的钱不会装到华国锋同志和我们这些人的口袋里,我们是全民所有制。如果广东、福建两省八千万人先富起来,没有什么坏处。”〔32〕1980年,我国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几个经济特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我国整体进入经济快速发展轨道。在经济特区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积累了初步经验之后,我国又逐步开放了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综合性新区及其他各种形式新区。然后各种类型经济特区的设置逐步扩展到内陆地区和边疆地区,实现国家经济的阶梯性发展,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历史时期确定有针对性的发展重点,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促进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实践证明,先沿海后内地、先局部后整体的发展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英明决策。
(三)优先发展沿海是“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发展起来之后帮助内地发展“也是个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率先发展起来是时代之需,是解决国家的燃眉之急。但是在东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东西部地区差异必然会迅速扩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带来国家的不稳定,这就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者要着眼全局,妥善解决。正是基于此,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33〕第一个大局解决的是我国面临的大力发展生产的紧迫任务,以快速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第二个大局解决的是发展之后的稳定问题、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问题。“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内地的发展,否则社会稳定不了。”〔34〕第一个大局注重的是做大“蛋糕”,第二个大局侧重“蛋糕”的分配。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注意解决由于实行非均衡发展策略而可能导致的各种问题。他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35〕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要避免走向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先富带后富”思想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先富”是为了带动“共富”,“先富”是发展策略,“共富”才是发展目标。只有共同富裕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否则就和资本主义没有区别,我们的改革开放就算失败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么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36〕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率先富裕起来的人和地区有义务帮助落后地区尽快发展起来。邓小平指出:“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37〕在这里邓小平不仅提出了避免两极分化的方法,也制定了需要开始充分重视贫富分化问题并加以解决的大致时间。当今,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其实也正是依靠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来倒逼改革,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包括贫富分化加大在内的各种问题。
(四)改革“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苏联指引,我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国之初,这种体制对于我们集中有限力量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公有化程度过高,国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既使地方和基层缺乏生产积极性,动力不足,又使国家管理体制官僚主义作风盛行,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成为发展的桎梏。因此,我们“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相信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38〕。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实现拨乱反正之后,改革被提上日程。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并且改革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改革。在农村,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施后成效显著,周边地区群起效仿,随后在安徽省推行,最后在全国普遍实施以至今日。城市改革始于1980年开始的经济特区的设立。经济特区的设立起到立竿见影的惊人效果,不仅带动特区和我国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是掀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的序幕。在改革顺序选择上,先改革处于浅层难度较低的领域,随后逐步推进到更深层次领域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模式避免了东欧一些国家和前苏联“休克式”激进改革所带来的生产力严重破坏和社会动荡不安,既实现了国家长期的高速发展愿望,又保证了社会长期稳定。实践证明,这种逐步推行的改革模式适合我国国情,也成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现实依据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从我国当时贫穷落后、急需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国情出发提出的,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相一致。从更深层次来说,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以按劳分配原则的重新恢复和确立以及生产力标准的逐步确立为前提条件的。
(一)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为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科学分析和判断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针对我国贫穷落后的现实面貌,1978年12月13日,在邓小平所做的著名讲话《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他强调必须从大力发展经济入手,从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入手,克服“不讲物质利益”的“唯心论”。他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9〕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对我国的现实国情进行了精辟概括,“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这个现实国情出发。在普遍贫穷的情况下,东部沿海地区又相对具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是基于我国当时的特殊国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先后设立深圳等五大经济特区,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从此,我国经济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二)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提出的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格拉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指出“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40〕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以文件形式对之加以阐述,使其成为全党奋斗的战略目标。“三步走”战略的制定,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正是在此宏伟目标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即允许一部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更多人更多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三)恢复确立按劳分配原则是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提出的前提
按劳分配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想快速发展经济,就必须承认差异,实现按劳分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起来,正是这一原则在现实中的体现。但是,在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由于平均分配,未能体现出不同劳动之间的差别,干好干坏一个样,人们缺乏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普遍低下,造成了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在“文革”时期,为了争权夺势,林彪、“四人帮”污蔑生产,把搞生产说成是“唯生产力论”,认为搞生产就是“不革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文革”后期,这种观点遭到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决反对和抵制。在1975年8月,在《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中,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表面上看来似乎大家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41〕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邓小平支持下,按劳分配原则得到逐步恢复。1977年9月,邓小平又指出:“所谓按劳分配,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现在,我们要恢复按劳分配的原则。”〔42〕在1978年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争议中,邓小平也给予坚定支持。正是由于按劳分配原则的恢复,我国广大人民才有了生产积极性,工农业生产大幅度提升,从而使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在生产力标准逐步确立的过程中形成的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使我国的生产遭到极大损害。而林彪、“四人帮”在“文革”时期对生产大肆污蔑,大搞阶级斗争,则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陷入全面瘫痪。在两个反革命集团覆灭之后,针对我国当时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亟需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点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1978年9月,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43〕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应首先体现在生产力发展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怎么比较?是比生产力的发展”〔44〕。
在生产力标准基础上,邓小平又逐步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1984年,针对我国当时一些人对于经济特区政策的质疑,邓小平指出,看我们的政策是否正确,“归根到底是看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能不能得到提高”〔4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特区姓社姓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区姓‘社不姓‘资。”〔46〕
四、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实践效果和理论意义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依据我国特殊国情形成的。实践中,这种发展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之路。理论上,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西方非均衡发展理论也做了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一)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实践效果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在现实中产生了举世瞩目的成效。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达到2013年的 5688452亿元,年均增长高达9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23元到2013年的4190759元。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持续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经济腾飞时期的日本,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2010年我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从改革初期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水平的历史性跨越。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1元,是1978年3434元的78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0226元,是1978年31116元的58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8959元,是1978 年1336元的66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255元,是1978年 11606元的57倍。
但是,在看到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也存在一些日益突出的问题,首先是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过大问题。1993年,东部国内生产总值1918437亿元,占全国543% ;西部国内生产总值650236亿元,占全国184%。2000年,东部国内生产总值5741253亿元,占全国579%;西部国内生产总值1727641亿元,占全国174%。2013年,东部国内生产总值349336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41%;西部国内生产总值126002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15%。总体来看,东部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呈逐步上升,西部呈逐步下降趋势。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促使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回升。
(二)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邓小平非均衡发展理论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理论,又丰富了现代西方非均衡发展理论,使之更具中国特色和新鲜活力。
首先,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理论。马克思在给俄国记者查苏利奇的复信中写到,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47〕,这成为后人所称的著名“卡夫丁峡谷”理论。根据该理论,生产力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在特殊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对于生产力本来落后的国家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但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实际,指出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最根本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并且为发展生产力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非均衡发展,实施“先富带动后富”,先沿海后内地,逐步改革的发展策略,破解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难题。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引下,我国逐步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蕴含着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紧密联系〔48〕,当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次,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对西方非均衡发展理论做了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使该理论摆脱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无法克服的困境。非均衡发展理论是针对均衡发展理论提出的。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不同区域在要素禀赋和发展程度等上存在差异,但是由于劳动力总是由工资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向工资较高的发达地区流动,以获得更多劳动收入;资本则相反从工资较高地区向较低地区流动以取得更多资本效益,由此,各不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均衡发展。但是这种从理性观念出发的静态分析法在对现实经济运行进行分析时日益显示其不足,因而一些学者在对传统的均衡发展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非均衡发展理论。
法国的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源富裕等地,他把这些地方称为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不同途径向外扩散,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增长极理论忽视增长极对其他地区的消极影响。瑞典的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总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区域开始,并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49〕前者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后者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美国的赫希曼在1958年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认为无论是增长过程还是发展过程,其本质都是不平衡的。不发达国家的政策不是取消不均衡而是维护不均衡,非均衡发展战略是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类似的极化效应和淋下效应。〔50〕前者指经济、技术等由增长极向发展极集中的趋势,后者指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等的扩散和辐射作用。在经济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淋下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弗里德曼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51〕胡佛等人提出区域经济梯度开发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应优先支持和促进高梯度地区经济发展,在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和促进低梯度地区经济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发展策略。但是,在实施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缪尔达尔所说的回流效应或赫希曼说的淋下效应很难实现,相反,在现实社会中,体现更多的是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发达地区愈来愈发达,贫困地区则愈加贫穷。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是对于利润的追求,当无利可图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因而对于非均衡发展理论所设想的在发展后期政府对于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很难在现实中真正实施。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正好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靠的正是 “两个大局”思想和“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保证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的任何决策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为本。邓小平主张的“先富”是为了实现“共富”。“先富”是发展策略和手段,“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目的。由此,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一开始就注重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以避免出现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趋势。这种从发展伊始就制定的纵览全局思想既是邓小平的高瞻远瞩,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经济特区发展初期,政府集中有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率先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条件;政府给予的大量特殊优惠政策成为特区对外资的最大吸引力;政府对国内其他地区竞相申请特区行为予以坚决制止,有效减弱特区面临的竞争激烈程度。在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经过几十年努力,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东西部区域差距日渐加大之后,国家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成为新时期有效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得力举措。经济特区与内地的对口支援,如深圳对贵州,厦门对宁夏的支援建设大大加速了贵州和宁夏的发展。深圳从1990年开始,每年从财政中拨出可支配财力的20%支持内地欠发达地区。这种总体的宏观调控功能的良好发挥在西方自由市场竞争中是难以实行的。
邓小平一直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2〕公有制确保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共同富裕则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正是有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指引,我们才能真正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所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的经济发展政策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由衷赞成和大力支持。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中始终要牢记的根本原则,成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与西方经济学界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根本区别,也是邓小平结合社会主义实际对于非均衡发展理论所做的最富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2〕〔4〕〔5〕〔11〕〔13〕〔14〕〔17〕〔22〕〔23〕〔24〕〔25〕〔28〕〔29〕〔32〕〔34〕〔35〕〔38〕〔42〕〔43〕〔44〕〔45〕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96,376,387,381,657,963,975,1014,1130,1214,1253,1312,1130,657,506,1312,1364,663,196,381,528,1014。
〔6〕〔15〕〔16〕〔18〕〔19〕〔20〕〔21〕〔26〕〔27〕〔30〕〔33〕〔36〕〔37〕〔40〕〔46〕〔5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59,63-64,111,130,148,155,364,373-374,155,277-278,110-111,374,226,372,111。
〔3〕〔7〕〔8〕〔9〕〔10〕〔12〕〔31〕〔39〕〔4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150,152,236,313,351,150,146,30-31。
〔4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1.
〔48〕卢根源.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理论蕴含〔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03).
〔49〕Gunnar Myrdal.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 Landon: Duckworth, 1957.
〔50〕〔美〕艾伯特·赫希曼著,潘照东等译.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1〕Friedman J R.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Cambridge: MIT Press,1996.
(责任编辑 谢 静 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