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5-04-29 00:44:03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学院

人才培养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技能+”菜单培养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高效契合。根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学校推行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专业名师协同育人,精简教学计划学时数,完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设定每个专业群设置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配备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模块,力求走向精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实施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构建“技能+”菜单模式,注重以企业案例和学习项目作为课程体系架构,加大实训环节练习,强化技术学习和研发,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与技能大赛,以学科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带动技能学习和技术创新。同时,开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电子商务微商平台等创业载体,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商务实战引导技术学习与技能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湖北长江职业学院成立“专业教训中心”培育人才

近年来,湖北长江职业学院对传统的教研室进行组织结构和功能重构,成立集教研室、实训室、工作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教训中心,从最基层组织上保证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在长江职业学院,全校以水晶石、李昱谷等命名的实训室、设计室有数十个。这被同行称之为“大手笔”的行动,是学校对高职教育反思后,重组微观教学组织的结果。教研室是高职院校最基层的微观教学组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而多数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延续了本科高校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研究多过教学和实训,导致高职教育从基础设计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长江职业学院打破教研室“独尊”的局面,为每个专业设计了教研室、实训室、工作室“三位一体”的教训中心。学校成立的专业教训中心各司其职:教研室负责理论教学、教研教改和本专业教师管理;实训室组织专门性的技术技能实训;工作室设计岗位,开展综合性技能培养。专业教训中心将三方融为一体,避免了孤军奋战带来的人才培养症结。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校内校外并举免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

2015年2月,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面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开设“播种班”。40名来自新疆和西藏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如愿考取了“播种班”,分别就读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广告设计和动漫设计两个专业。对就读“播种班”的40名学生,学校为其免费提供被褥、洗漱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此外,每名学生每月还能收到打到用餐卡里的150元生活补助。不仅是校内的“播种班”,在数千里之外的新疆鄯善县,今年还有50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在家门口的“双语教学播种班”播种希望。根据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和鄯善县教育局达成的协议,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将资助50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鄯善县一中就读,每人每月可拿到生活费500元,3年资助金额总计90万元。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成立至今21年间,已累计为学生减免学费近万人次。

校企合作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多元开展校企合作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强化内涵建设,以“能胜岗+能转岗”为目标,加强教改研讨与教学督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学校与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机制。学校已与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洲际酒店集团、港中旅酒店集团、镇江汽贸行业协会等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自去年以来,“香江班”、“中电熊猫班”、“洲际酒店英才班”、“港中旅酒店英才班”、“镇江汽贸行业协会英才班”等冠名班相继开班,为企业定向培养和输入优秀人才。今年以来,该校还与镇江新区、扬中、丹阳等地的75家企业开展了“对接企业、协同发展”产学研活动。

河北定州职教中心实践“政府主导、校企合作、集团联姻”办学模式

定州职教中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加大资金投入比例,吸引社会资金,开展校企合作。目前,包括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学校已先后与北京博世、天津三星等9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99个,使各专业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60%,毕业生全部实现顶岗实习半年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厂校结合,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学校按照“政府主导、校企合作、集团联姻”办学模式,“将企业搬进学校,把课堂设在车间”,使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进行学习生产。学校通过争取中央、地方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建成数控机电实训楼、综合实训楼、建筑实训车间、建筑综合楼等,满足了学生的实训需求。通过实训,学生操作技能成绩突出,学生就业率连年保持100%,就业稳定率达到95%。特别是近三年,学校累计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合格毕业生5000余名,已成为该地区众多企业的合作单位和定州及周边县市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示范基地。

专业建设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院推进网络课程建设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医学院以网络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校着力加强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创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学校现已完成《内科护理》、《妇产科护理》、《急救护理》、《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等6门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其中,《内科护理》已申报2015年自治区精品课。此外,学校还依托蒙医学专业,完成了蒙古国医学工作者传统蒙医专业培训工作。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类专业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省级重点建设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的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学校基于学生多元成才需求,校企联手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模式,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向学生提供海量学习信息,锁定学生闲暇时间,全方位、全过程满足学生个性化汲取学习信息的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陕西工院纺织类专业已建成3门精品课程、6门网络课程、9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完成16本实训指导书、19种特色教材、37门微课和2个MOOC平台的建设与使用,实现了教学从重设计到重实施,从重内容到重方法的转变,创新教育教学成果。

国际交流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境外高校合作探索学分互认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短期课程学习、“2+2”或“2+3”等专本校际交流项目方式,开展与境外高校的交流项目。截至目前,学校与境外27所高校建立合作办学通道,有133名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到海外学习。学校还通过与境外公司合作,让学生赴境外新加坡、迪拜、马尔代夫等地实习就业。在与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高校合作过程中,海南经贸职院努力探索和实践课程学分互认制度。学分互认减少了学生留学的经济压力和时间,校方确保学生所修课程及就读时间仍能满足国家教育部对境外留学学位认证的要求。学校还与韩国南首尔大学签订学历教育课程“一揽子互换”的课程学分互认模式,学生在海经贸院修完2年的专业课程,成绩合格且韩语达到韩国本科学历教育的三级标准后,其所有课程成绩可以替换同等专业或同类专业第1年、第2年的学分,学生在韩国可以直接进入同类或相近专业第3、第4年的课程学习,修满学分后可获得韩国学士学位证书。

中澳积极合作培养国际医药职教人才

7月16日,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助理部长西蒙·伯明翰参议员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职业教育高级代表团到上海市医药学校参观访问。代表团访问期间,主办方组织了“中澳SIB国际医药职教人才培养基地战略联盟”签约仪式。据了解,上海市医药学校和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有十多年的合作,在培养国际化医药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澳大利亚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方面自成体系而且非常的成熟,双方致力于在合作内容上更加深入、领域更加广泛,为上海培养更多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学院掠影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