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荣 尤学贵 龙晓君 谢传兵 冯志军
编者按: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了科教兴国战略举措下的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经过多年艰苦努力获得的创造性成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教学改革、探索研究精神的真实写照。职教界在本次获奖项目中异彩纷呈,特别是江苏职教人更是体现了“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江苏精神,取得了多项一等奖、二等奖,本刊将陆续刊登他们的成果,以飨读者。
收稿日期:2014-12-26
主持人简介:马成荣,研究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承担部和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20多个;出版专著3部;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201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4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
一、成果简介
该成果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马成荣研究员主持,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及百余所职业院校教师协同完成,历经7年的研究、开发与实践,集学术专著、系列论文、分析报告、教学资源及教改实践于一体,主成果获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特等奖。
(一)成果主题
充分挖掘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和内在价值,针对教学内容与职场要求脱节、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着眼专业技能教学体系的重构,系统开发学习项目及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做合一”及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成果主要内容
1.深入研究了大赛对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独特价值,形成了教学问题反馈的系列分析报告,构建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是超越了功利主义的大赛价值观,挖掘了大赛“看到的是产品和服务、呈现的是典型工作过程、考量的是核心职业能力、依照的是职业标准”的教学价值,发挥了大赛对专业技能教学的反馈功能,使大赛成果惠及广大师生。
二是解读了与大赛项目相关的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规范,剖析了大赛试题及教学问题成因,开发了典型性系列学习项目,形成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分析及课程教学改革系列丛书》(以下简称《大赛分析丛书》)。
三是提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以下简称“三以一化”)理论框架,形成了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岗位与资格、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与标准、教学建议等要素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开发指南》。
2.建立了大赛项目向技能学习项目及信息化教学资源转化的程式,开发了立体化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包。
一是研制了基于大赛项目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指南》《学习手册开发指南》,形成了系列化的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方案,重点解决了专业技能教学中“做”与“学”、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等关系问题。
二是开发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以下简称《综合实训教学资源》),每个资源包含学习手册1本、光盘1张,内容包括“教学项目分析”、“金牌选手操作”、“技术要点指导”、“技能难点三维动态演示”、“可视化的学习情境创设”和“名师点评”等。
3.系统设计并推进了专业技能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形成了师生、情境与资源良性互动的教学生态。
一是借鉴大赛经验,广泛实施了项目式、案例式、情境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转向跨学科的任务学习,从囿于教科书的被动学习转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深刻体验和感悟完整的工作情境,并用问题学习实现任务和知识的关联,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是以大赛情境引导教学情境变革,建立了“实验室、实训室,教学工场、企业现场,公共实习中心”(“两室、两场、一中心”)等多样化的技能教学平台,广泛推广适应“混合式学习”的“T型学习区”的情境创设,推动了信息技术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整合,大幅度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能。
三是针对学习评价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窄化、分化、虚化”的问题,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中“应知”与“应会”脱节的缺憾,参照大赛评判标准,按照“课程目标→能力观察点”的真实性评价思路,形成了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综合反映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评价方式。
二、成果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及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扭转了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职场要求脱节的局面,实现了课程内容从学科体系向工作体系的转轨
一是解读与全国大赛项目相关的职业标准,分析职业内涵、技能规范和技能考核要求等,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供权威依据。
二是剖析大赛命题理念、试题内容、技能要点以及参赛选手普遍出现的问题,反求课堂教学成因,为职业学校教学实践问诊把脉。
三是根据大赛项目分析提出的教改建议,梯度开发反映工作过程的系列学习项目,为教师二次开发专业技能教学资源提供范例。
(二)改变了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匮乏、形式单一的状况,推进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一是整合教育、行业企业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家,剖析大赛项目,开发出可用于课堂教学的系列学习项目,融入大赛金牌选手和教练员的操作演示、讲解分析和问题解决过程,形成了一整套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二是运用信息技术,立体呈现产业与技术背景和真实工作过程,并以多种媒体形式为学生提供全面、逼真的情境,破解了专业技能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难再现”等难题。
(三)解决了专业技能教学中知识灌输、机械训练、评价单一等问题,促进了“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形成
一是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源”,将基于大赛开发的专业技能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作为专业课程的必修模块,推动大赛研究与开发成果“进课程、进课本、进课堂”。
二是以骨干职业学校为“实验田”,广泛建立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和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引导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实践,建立“能力导向”的评价标准,真正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是以“示范课”评比、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切入点”,发挥大赛教练员、金牌选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专题性教师研修和专家巡讲活动,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引领广大教师开展群众性的专业技能教学研究,促进大赛成果向专业技能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
三、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建立了大赛与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双向反馈的促进机制
一是大赛促进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倒逼机制。成果将大赛项目承载的技术规范、岗位要求以及参赛选手的得失情况动态反馈到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瞄准专业技能教学的“短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赛促改”,实现了大赛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
二是“共建、共享、共生”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机制。建立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和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发挥“研训一体”的平台优势,推动专业技能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多区域实现了大赛成果向教学改革实践的转化。
三是“政、研、校、企”多方合作的协同机制。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整合科研机构、院校、行业企业的骨干力量,组建“扁平化”的建设团队,按照“研究→开发→实践”的行动路径,开展多部门、跨领域、持续性的集成攻关和较大范围的教改实践。
(二)创立了“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框架及实践模式
一是集成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提出“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架构。“以能力为本位”的根本着眼点是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能力;“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要求将职业实践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及其内容的主导逻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强调专业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要形态;“模块化”内在地体现着课程的完整性、复杂性、开放性、关联性、选择性等特点。
二是应用“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架构进行专业技能课程开发。基于大赛项目,着眼于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能力诉求,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梯度开发模块化的项目课程。
三是建立推进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模式。按照“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研究+培训+推广”模式和“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社会互动模式,推动职业学校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变革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和能力,形成了区域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高位态势。
(三)形成了从大赛项目向专业技能课程资源转化的开发程式
一是以大赛项目为参照、以职业岗位分析为起点、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利做、利教、利学”为原则,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流程,开发系列化的学习项目,形成了大赛项目向学习项目转化的开发程式。
二是按照“学习项目分析→任务设计→稿本及脚本撰写→拍摄制作→学习手册编写”的流程,创设“教学做合一”的可视化教学情境,开发具有“导学、自学、助学”功能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形成了学习项目向综合实训教学资源转化的开发程式。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该成果适应了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需要,得到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认可
1.该成果中的《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凭借其创新性、应用性和独特性的优势,成为迄今为止教育部唯一认定的“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入库推荐产品”,在完善大赛制度、推进区域和校际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国家和省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多次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2.该成果的主要理论观点,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3.成果在江苏省职业学校中遴选了264个省级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和44个专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全面深化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下,将《大赛分析丛书》《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纳入江苏省职业学校80个主干专业课程体系,作为300余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加以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技能课程结构的优化。
(二)该成果切合了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创新的诉求,受到职业学校及教师的普遍欢迎
1.研究专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2007年再版,面向全国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发行4000余册,主要代表性论文引用频次均高达30次以上,在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一线教师在该理论的引领下,立足教学改革,潜心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逐步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一大批教师已成为省级教学名师。
2.《大赛分析丛书》在江苏、广东、浙江等11个省市发行了12万余册,《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在江苏、上海、山东等12个省市的60多个地市发行,使用该资源的职业院校600余所。这些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专业技能教学和教师培训,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3.近4年来,在江苏省开展的职业学校“示范课”评比中,该成果提出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被纳入核心指标,获奖教师中参与过专业技能教学资源开发或使用过相关教学资源的占50%以上;该成果在江苏职业院校被普遍使用,有效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江苏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连续获得优异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该成果满足了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能
1.《大赛分析丛书》《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在东、中、西部职业院校90万余名学生中被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成果向职业学校常规教学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学生“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的良好课堂生态,整体提高了职业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2.该成果在江苏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江苏获得全国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优异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和整体就业水平。近4年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率”均在95%以上、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和企业满意度居全国前列,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责任编辑: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