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在成才中的作用

2015-04-29 00:44:03张帆
成才之路 2015年3期
关键词:成才品德作用

张帆

摘 要:德是才的灵魂,德才兼备是选才用人的标准。新时期,青年立志成才,就要具备合格的政治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个性心理。由这三部分构成的品德体系在个体成才过程中,具有方向上的引导作用、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结果上的评价作用。充分实现品德对成才的作用,需要为成才创设良好道德环境、培养成才依赖的优秀道德品质、构架品德与才能互动的实践桥梁。

关键词:品德;成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16-02

国家实力有软硬之分,个人素质亦有软硬之别。在由道德、意志、情感等因素构成的软素质体系之中,道德无疑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也是人才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一、德的含义及其构成

“德”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需要以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在个体层面上,“德”通常体现为个人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以及个性心理。

1. 合格的政治品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人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合格的政治品质,政治品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居于首位的重要影响因素。合格的政治品质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支撑,是人才其他素质形成和变化的推进器和指南针。政治品质通常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正确的政治立场、远大的政治理想和较高的政治觉悟构成。

2. 高尚的道德品行

道德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在品质,它贯穿渗透于成才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个体要想成才,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行。这里的道德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由这三者构成的道德体系是新世纪人才成长的必备素质。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公共生活准则,职业道德是人才成长的内在支撑力量和积极制约力量,家庭美德主要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等。

3. 优良的个性心理

人才成长需要各种道德的支撑,而优良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个体在成才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压力,攻坚克难,没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难以想象。心理品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个体要想成才,就应当具备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刻苦勤勉的奋斗精神,持久充沛的成才热情以及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二、德在成才中的作用

道德品质是对人才成长十分重要的后天习得素质,在人才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成才方向的引导作用、成才过程的推动作用、成才结果的评价作用。

1. 成才方向的引导作用

高尔基曾敬告青年朋友:“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在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在个体成才方向上同样具有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体现为政治方向的引导和服务方向的引导。“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使人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堪比航向对航船的重要作用,方向正,成才快;方向偏,成才慢,甚至成不了才。同时,道德对于成才方向的引导还体现为服务方向的引导。“一个人的知识才能,体现为他为社会服务的本领;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则表现为他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和态度。只有个体具备合格的政治品质,才能保证其最终为人民服务。

2. 成才过程的推动作用

道德对于人才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必要的素质,一种极富营养的促进剂,而且道德在人才成长进步尤其是受到挫折、遇到困难时,是一种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内在驱动力。成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良好的品德是克服困难、跨越障碍、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是人们成才的持久动力。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是跨越成才障碍的重要保证。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谦虚谨慎、严谨认真更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加优越的成才环境,加速人才成长的步伐。此外,良好的品德能够让个体赢得周围人们的认可、得到他人的协助,为自己成才提供强大的外驱力。

3. 成才结果的评价作用

长期以来,“德才兼备”是我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要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道德不仅是人才成长的必备素质,更是人才选拔、成才结果评价的重要标准。当个体成才活动结果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肯定,那么,这样的成才活动无疑是成功的。反之,如果个体在成才过程中脱离了社会的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成才的活动和结果难免令人失望。

三、德在成才中作用的实现

人才成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个体道德的习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与成才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作用。充分实现道德在成才中的作用,需要创设成才需要的良好道德环境、培养成才依赖的优秀道德品质、构架品德与才能互动的实践桥梁。

1. 创设成才需要的良好道德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人又是环境运动的产物。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环境密不可分,外部环境对于成才具有支持、约束、塑造、激励等功能。道德要更好地实现对成才的多重作用,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首先要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结合社会现实而提出的科学的价值认同体系。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民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其次,要在全社会加强“三德”建设。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构成的公民道德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成才阶段涉及的所有领域。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社会公德规范、增强人们的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秩序,推进以爱岗敬业、办事公道、诚实守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并努力构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家庭美德。

2. 培养成才依赖的优秀道德品质

道德对于人才成长作用的充分实现要求人才具备符合一定社会发展阶段要求的优秀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外部教育的灌输、先进模范的影响和个体自身的坚持。培养成才依赖的优秀道德品质,首先,基于外部教育而形成的科学合理的道德认知。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生需要外部教育的引导,个体道德认知的养成则依赖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熏陶,因为,“道德品质是从一个人懂事时候开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培养和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也经历一个从模仿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其次,要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促使个体产生道德情感共鸣。道德榜样是一定社会道德的人格化,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能够对人才成长产生道德行为示范效应,并进而影响人才的道德观念、激发人才的道德情感。为此,要在全社会树立道德典范、宣扬模范精神,促使人才学习优良的精神品质,产生高度的情感共鸣,进而发掘自身的道德潜能。此外,成才主体要加强自我修养,优化自身的道德行为。道德修养是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它引导成才主体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改善道德行为。青年要立志成才,就必须持之以恒,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努力做到“慎独”。

3. 构架品德与才能互动的实践桥梁

德是思想基础,才是服务本领,两者缺一不可。有才无德,将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有德无才,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品德与才能统一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之中,在实践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首先,人的品德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离开实践,成才主体的品德便无从产生,更不可能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而且,人的品德不能独立存在,它的存在和表现统一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之中。其次,人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优化自身的品质。个体在发挥自身才能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品德缺陷,不断改善自己的品行,使品德和成才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三,社会实践的效果是对人才品德水准的科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才主体的道德品质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能否达到人才的标准,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验证。因此,“当代青年要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就必须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自觉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亿万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罗洪铁,周琪,张家建.人才学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朱耀廷,李月修.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3]史仲文.人才学(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王康,王通讯.人才学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成才品德作用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04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读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
论茶的君子品德
茶叶通讯(2014年3期)2014-02-27 07: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