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5-04-29 00:44陈昌贵翁丽霞
成才之路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全球化

陈昌贵 翁丽霞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06-03

怎样才能有效地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其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一、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讨论

一般来说,社会科学的研究总是先从概念及其内涵的分析入手。因为概念的含混将会导致目标的错乱和方向的偏移。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仅就高等教育国际化基本概念的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等,谈一些初步认识。

1.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理解

虽然国际化一词在政治科学和国家关系中已使用了很长时间,但将国际化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的强调其是一种过程趋势,有的强调其是一种结果。迄今为止,尚无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定义。其实,社会科学的概念的界定,是很难用严格的自然科学方法来解释的。因为其意义的建构,取决于研究者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表达语言和解释原则,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段,对同一社会现象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许当时的看法是合理的,但从全面的、发展的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它又必然会带有角色、时间和情境局限的痕迹。我们不需要寻求明确的、公认的、严格的定义,而倾向于在诸多不同中共同使用这一概念,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与讨论有一个共同理解的基础。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般定义与特殊内涵。一般定义源于从理论上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而特殊内涵则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待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具体情境的作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般定义主要从学校或国家两个层面上作出。如奈特·简(Knight Jane)从学校的层面将国际化定义为将“国际的维度”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随后范·德·温得(Van der Wende)指出以学校为基础的定义有其局限性,并提出一个更广泛的定义,她认为国际化是“使高等教育回应与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全球化的需求与挑战的系统努力”。尽管这一定义包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的外在环境因素,但可惜没有体现教育自身的特点。我们现在的认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个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

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置于中国的具体情境,在具体实践上我们对国际化还应该寻求一个明确的定位,挖掘其特殊的内涵。在我们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定位于服务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已融入全球化发展,代表和平、合作与发展的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力量。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在闭门造车中寻求发展,而是要主动应对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重大挑战。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要在国际化过程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制度及科学技术文化,使我国大学在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造就学术大师、培养国际型人才等方面实现后发跨越式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国际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力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拓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继承与创新本国优秀文化,消化与综合世界先进文化,在多样化观念的交流、碰撞中形成新的平衡的创新过程。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否等于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前社科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是说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尽管有矛盾和冲突,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特性。因为人类是一个整体,当然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全球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它还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地球面貌。全球化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社会时代,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人类共同体”“地球村”变得更为真切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了,这种全球化社会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新阶段,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乃至社会文化活动的必然归宿。另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各种要素流动、融合并构成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过程。全球化的基础即世界经济一体化,这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既表现为地区或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甚至从一般经济合作转变为经济制度、法律政策等方面的趋同,相互连接成为更紧密的经济体,也表现为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规则和运行机制的趋同,世界范围的贸易、金融、市场以及国际分工的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经济一体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全球化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出现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反映的是一种趋势,或者说是一个过程,但主要不是一种结果。由于国际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依存、互动日益加强。现代大学属于国家的公共机构,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大学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规则,如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服务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进行多样化的办学等。然而,大学还具有国际性,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基本上是在大学产生的,而知识属于全人类,所以大学的知识与学术职能从本质上讲是国际的。那么,现代大学就必须在新的全球环境中协调大学的国家性与国际性。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过程,仍然是以承认与尊重各国政治差异与多元文化传统为前提的。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较全球化的概念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现实。

二、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知识传授不同的是,能力培养更强调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因为能力培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是不可能单靠灌输而实现的。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选择。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发展个性。而个性的发展、自我特长的充分发挥,绝不是采用同一模式和同一规格所能奏效的。由于经历、环境、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能力发展的取向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能力培养应当着重张扬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其主体性。而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甚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提高创新起点

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意指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显然,创新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欲知“新”,先知“旧”。创新并非闭门造车重复他人已有的研究,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向前更进一步。创新的起点是新旧知识方法的边界,发端于已有知识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困惑之中。欲突破旧有知识方法的局限,便要有的放矢地“创”。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提高创新的起点上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通过国际化,师生能够打开国际视野,进入各个研究领域的前沿,有利于及时了解国际同行目前研究的学科热点和难点及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使我国大学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广泛开展高校之间的国际学术交流,使我国高校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并且,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让学生快速进入各个专业领域的前沿,以此作为创新的起点,使创新人才的培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取得较大的突破。

2. 形成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创新的过程无疑要面对许多困难与挫折,更有些创新由于其超前性,可能要容忍长时间的寂寞。若没有内在创新精神的支撑,很难克服这些挫折。创新精神并非凭朝夕之力轻易形成,而是需要文化及教育的长期浸透和熏陶。强调独立、批判、超越、实证的科学精神和关心人类命运和人生价值的人文精神,正是创新精神的两大基石,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的精髓。西方的教育理念、方法与其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契合的。如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提倡批判性思考或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尊重鼓励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科学严谨、细心求证的治学态度等,无不深受其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高校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和理念,为激发和孕育师生的创造精神提供条件。因此,国际化能创造机会让师生从另一角度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行反思,有利于祛除科学研究中的浮躁之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求知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创新能力

与知识的传授不同,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实践的训练。实践证明,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选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参加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缺乏参加创新活动的机会和训练,不能说不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在迄今为止足以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中,有70%诞生于世界一流大学。这些说明,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一定要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得到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实际训练,能经常地、及时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大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从事重大的科学研究,从而使师生跻身于学科领域的前沿,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就,并从中得到真正的创新活动的训练,形成创新的能力。

三、在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创新人才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国际化的特殊作用,在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影响未来的创新人才。

1. 转变观念

观念是各种政策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土壤,它深刻地影响着个体行为和政策实施的成效。国际化的观念是人们对国际化的认识与看法。对留学及合作交流等国际化活动,许多大学师生与行政人员可能并不陌生,但对国际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却大都仍停留于“锦上添花”的印象,尚未形成国际化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而事实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使高等教育进入“新国际化”时代。正如乌利希·泰希勒(Ulrich Teichler)所指出的那样,“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显然,再将国际化视为一流大学或专家特有的任务,已不合时宜,须尽快转变观念。

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应意识到国际化涉及各种类型的大学,即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高职院校都应考虑国际化的问题,每一个专业类型人才的培养都应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应理解国际化已不局限于外事工作或留学交流,而尽可能将国际风范融入日常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学生应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养成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知识能力;社会人士应改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曲高和寡的态度,将国际性视为大学应有的品质,推进国际化策略理应成为大学的中心业务。

2. 建立机制

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来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作用。总体而言,国际化的运行机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与管理机构,对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做出的系列规定与管理;二是微观层面的各所高等院校具体建立的国际化策略运行机制。

(1)宏观层面。在国家管理机构上,国际化的活动除教育部门外,还牵涉到公安、人事、外交等多个部门,也使得国际化活动运作复杂化。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其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应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并按照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2)微观层面。学校应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计划和策略,建立专门的机构、经费预算和监控机制。这些机构与制度的设立,使得学校的国际化活动过程可以纳入组织化的运作,为国际化发展提供稳定的服务支持与制度保障。

3. 进入过程

国际化的观念与运行机制形成后,必须进入高等教育活动的具体过程,才能达成实际效果。课程与教学、科研活动、招生与管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面,国际化策略应具体体现在这三个过程之中。

课程与教学无疑是所有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最为具体和复杂的环节。在新国际化时代,“一个具有国际维度的课程已不再是一种附加的价值,而被视为课程质量的一个保证。它是课程得到国家认证及国际认证的一个条件”。如何在课程中体现国际维度?课程里应保留哪些国家成分?就目前来看,在课程中体现的国际维度并不是指关于其他国家的学习,而是指关于其他文化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增加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理解,以及在国际环境中以不带偏见的态度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课程中开设多元文化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反思能力。

与课程相比,科研活动中国际化的重要性得到普遍的认同。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种国际合作研究的课题有所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参与此类科研活动的人数及机会仍然受到较大的局限。参与国际性的科学研究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佳机会,为此,学校仍需进一步发展科研的国际合作,尤其应创造机会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招生与管理的国际化目前仍是高校办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其中不论是对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的管理大都沿用比较僵化的封闭模式进行管理,亟待改变。在多数大学中,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的管理仍是两个世界,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在校国际交流的机会。可以考虑在学生管理上做整体的规划,使本土与国际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与了解,使之共同生活在一个文化多样的世界之中。

4. 改善条件

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师生的国际交流,聘请国际专家,校园内的国际化活动等都需要人、财、物的投入。国际化的条件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个方面。有形的条件指学校的基础设施、科研条件、经费和学科布局等。无形的条件可指观念、政策、文化氛围等,这里侧重谈有形条件的改善。

一般而言,学校的国际化依其活动的地理维度,可分为国外的国际化与本地的国际化。国外的国际化多指师生的出国交流与科研合作等,这方面的有形条件主要是资金的支持。据了解,目前国内多数大学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人数基本不超过在校生人数的1%。这除了观念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与资金不足有关。建议学校设立师生出国交流的专项资金和奖助金,创造更多的师生出国交流的机会。

相比之下,本土的国际化涉及的条件复杂些,学生的受益面也更为广泛。从其发展趋势看,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点策略之一。本土国际化的条件包括系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人才引进的工作,这有赖于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提供。如加大投入,改善工作与学习的环境吸引国际人才来校工作,加强校园网、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图书馆的建设等。让学生即使不出国门也能置身于国际化的氛围之中,拥有便捷的条件与国际学者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学术前沿的最新动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

参考文献:

[1]KNIGHT J.Internationalization:elements and check-points[A].Research Monograph(No.7)[C].Ottawa: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994(07).

[2]VAN WENDE M.Missing link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polic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os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A].TKALVERMARK,etc.N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C].Stockholm:hogskoleverket Studies,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1997(18).

[3]荀渊.国际化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05).

[4]庞红卫,方凌雁.略论全球化教育的陷阱[J].教育发展研究,2001(03).

[5]乌利希·泰希勒.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

[6]HUIB de JONG,HANNEKE TEEKENS.The case of the University of Twente:internationalisation as education policy[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3(07).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艺术类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