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卫芹
摘 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渗德育于体育教学,以情育德;创立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以情化境;寓情感于体育教学,以情融教;充分利用态势语言,以情化情。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师情感;投入;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91-01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的过程。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活动,这种活动要持续下去并达到目标,需要有强烈而深厚的情感作为动力。积极的情感具有激发、调动积极性的作用,能推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去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消极的情感,将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由此看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既是一种客观要求,又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一、渗德育于体育教学,以情育德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真理和人格的力量开启受教育者的心扉,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其主动接受教育。(1)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事事带头去做,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教师应亲自带领学生越野跑,对跑在前头的学生予以表扬,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对跑在后面的学生给予鼓励。(2)熏陶感染,激励鼓舞。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特点,介绍我国体育史,以及中国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奋勇拼搏的事例,去感染、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还要结合教材,通过各类体育项目的教学,培养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的精神。运用各类比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道德。
二、创立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以情化境
体育教师应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结合各项体育项目,组织各类小型多样的比赛。比赛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力求做到经常、新奇、多变。让学生在各类体育活动中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达到愉悦身心及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的目的,由此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风气。
三、寓情感于体育教学,以情融教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特别是经过自己一番辛苦后得到的愉悦体验,学生才能感到其中的甜美。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做到:(1)重视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技能形成、问题解决和情感体验三个不同过程交叉相融的综合型教学过程,而情感体验又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催化剂。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积极、刺激,以不脱离大纲要求为本,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特点,多编排一些学生喜爱、便于学习的内容。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法和手段,传授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和练习。(2)注意调控体育课中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体育教学过程不但是信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创造某种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通过本人的情绪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要用饱满的精神、和蔼可亲的态度,积极感染学生。特别是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的学生,更要以关心、信任的态度去聆听他的提问,以亲切的态度,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讲解,以优美的姿势去示范,以热情、随和的态度去保护与帮助学生。要减轻和打消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以轻松、平和的心境去体会动作、掌握动作和纠正错误的动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亲切和温暖,得到鼓励和帮助,从而乐于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3)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有趣味性。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有趣味性,要以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法、比赛法,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语言、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等方式,对学生的练习和课堂行为加以肯定、赞许、表彰、奖励,使学生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让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四、充分利用态势语言,以情化情
表演性的非语言行为的特殊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及运动技能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1)教师自身的魅力。教师的魅力是无声的语言,是一种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教师良好的修养、适宜的仪表、得体的态度、稳健的步伐、亲切的目光、优美的姿势、壮硕的体形,都能使学生感到振奋,精神饱满,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2)体态语言的信号功能。体育教师除了用语言传授动作技能外,还可以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及身体姿势等体态语言来引导学生。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神情举止中领会到一种信息,或为此精神大振,信心倍增,或为此心烦意乱,沮丧万分。比如健美操教学中,对某一学生正确的优美的动作,教师及时予以肯定的目光和点头赞许,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某一学生动作出现错误时,教师在摇头否定的同时,打手势或运用身体姿势来暗示其如何纠正错误动作,并给予鼓励、期待的目光,激励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收到心领神会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知识、技能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教师运用情感来感化学生,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与学生在心灵上引起共鸣,在教学上达到共振,可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英.体育教师情感教学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01).
[2]李健,路宝玲情感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资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