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琴
摘 要:从高中等比数列的教学目标、高中等比数列教学策略两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等比数列教学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优化高中等比数列的教学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79-01
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学习等比数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等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思维习惯有良好作用。不仅如此,等比数列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进行等比数列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当中,提高学习兴趣。
一、高中等比数列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牢固掌握等比数列知识方面的目标,是实现一切其他目标的基础。知识目标作为最根本的部分,可以将其化解为两个小目标。第一,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概念若单从字面上理解则晦涩难懂,如果能从丰富的实例中抽象出等比数列的模型,会对学生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大有帮助。第二,通过类比教学的方式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通项公式。对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通项公式的学习,我们可以类比等差数列的推导过程。使用熟悉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可提高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牢固而深入地掌握等比数列。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在达到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教师要在等比数列教学过程中渗透方程、函数、特殊到一般、归纳演绎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等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教给学生学习、钻研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教学的最高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及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时,设计一些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二、高中等比数列教学策略
(1)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诠释等比数列的概念。关于等比数列的教学,若仍按照传统的方法直接机械地教授给学生的话,课堂将枯燥无味,一部分学生似懂非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更无从谈起。因此,在教授等比数列这一章节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若想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关于等比数列教学的情境教学设计,可通过设置生活问题、具体案例以及研究活动来实现。例如,在课程开始时,可以引入一个问题:“某公司由于资金短缺,决定向银行进行贷款,双方约定,在3年内,公司每月向银行借款10万元。为了还本付息,公司第一个月要向银行还款10元,第二个月还款20元,第三个月还款40元……即每月还款的数量是前一个月的2倍。请问:假如你是公司经理或银行主管,你会在这个合约上签字吗?”通过布置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课堂的开篇,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同学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从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然后,教师趁热打铁,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总结等比数列的概念,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更能生动具体地了解到等比数列的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2)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归纳等比数列的性质。在开始新知识学习的时候,部分学生有时难免有抵触情绪。教师若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使用类比的方法对新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其效果会比硬生生地讲解要好得多。比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属于两种特殊的数列,它们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轻松学习关于等比数列性质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类比这一思维方法、掌握这一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灵活运用基础定义,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在学习等比数列时,一定要把握好定义、深刻理解定义。从定义出发,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来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往往比用一些其他的方法更为便捷明了。这种方法虽然基础,但也是让教师最容易忽视的办法。比如,我们可以详细推导一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运用这种定义推导公式的方法,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教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若能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往往能得到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和规律。
三、结束语
对等比数列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合理的教学策略,恰当地将情境教学法、类比教学法融入到等比数列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从根本上避免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为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提供方法。作为数学教师,有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打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并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青青.等比数列复习中易错点的分析与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1(10).
[2]孟祖国.高中数列的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