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震
摘 要:在分析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尝试从学校层面提出一些改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创办寄宿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加强并完善家校联系体制建设、定期开展家访活动。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层面;成长;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32-0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收入的差距和对新生活的追求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而他们的孩子大多留在了农村。隔代监护及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正视留守儿童问题,洞察其产生的原因,探寻其解决路径,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学习方面的问题。1)有些学习动机不明。不少留守儿童没有确切的学习目的,有的只是简单地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学习动机往往难以持久。2)有些缺乏学习监督。父母外出务工无法有效督导,隔代监护人往往年龄大,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3)有的学习成绩较差。监护人或因文化水平低,或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下降。(2)德育缺失。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非常重要,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帮助,而又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偏离。(3)不健全的心理。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的心理,这就使得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再加上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有时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得到长足发展。虽然主流是健康的,但有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影响学生的成长。有些留守儿童长期没有得到父母的有效监督,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有的甚至沾染打架、赌博、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2)学校因素。一类缺乏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由于在学校表现较差,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劝其退学的办法或干脆对调皮捣蛋的“留守儿童”放任不管,有的或严厉管理,迫使其自动提出退学的要求,使其过早流入社会,成为无业游民。另一类则产生失落心理,不爱说话和交流,自卑、孤僻,给学校和教师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3)家庭因素。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部分老人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加之年龄大又力不从心,照顾孩子时轻重难以把握。此外,有些老人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不懂得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从学校层面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学校就是第二个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地方,且在特定时间内这种影响已经超出了留守儿童的父母。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大有可为。(1)探索适合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方式,如创办寄宿制学校。目前在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尝试或正在实行寄宿制,即让留守儿童可以有选择性地住宿在学校,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反复上下学的来回不便,为隔代监护减轻了负担,又方便了学校利用更充分的时间来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这一弱势群体。(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可以组建专门的团队或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多沟通和交流,走出自闭和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开展“亲情电话”活动,定期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过网络视频聊天等,拉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培养其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价值理念。(3)加强并完善家校联系体制建设,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把孩子培养成才是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心愿。这一愿景,需要靠家庭与学校联合起来去实现。定期开好家长会也成了家校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可以一起坐在教室里了解教育政策和学校管理情况;另一方面,家庭与学校的双教育机制也在形成。(4)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在“万名教师访万家”的系列活动中,学校可定期组织,务求把家访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以班主任为首的家访小组,真正深入到每位留守儿童的家中,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多与其监护人交流,做其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桥梁,真正为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四、结束语
留守儿童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少年强则中国强”,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我们应积极探索良好的教育方式,积极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做到方法措施得当,真正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快乐成长的蓝天。
参考文献:
[1]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N].光明日报,2002-04-09.
[2]徐经泽.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