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为“纪实”直拍小偷是否妥帖?在突发事件中先救人还是先拍摄?在新闻史上,这样的问题一直未停止过。而在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新闻专业主义在一些报道中不自觉被弱化的时刻,新闻报道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有更多涉及新闻伦理、新闻善意、新闻建设性参与社会的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全新的信息入口决定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设置入口善意底线,考验网媒管理智慧
在体验锁定信息入口的时代,新媒体推送的新闻、社交工具推送的新闻、市场占有量巨大的某些游戏的弹窗新闻,已经成为很多人了解新闻信息的第一入口,这些入口转发推送的新闻阅读量惊人。这些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决定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决定着媒体的语态、表达方式、公关手段、广告方式的种种变化。但是,这些信息入口中出现的一些令人不安的内容,也让网媒管理面临入口善意底线把控能力的全新考验。
近期,朋友圈出现部分通过外链进行诱导分享、诱导关注的行为,包括发送谣言、色情、暴力、测试类、答题类等内容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或者关注其公众号,分享后或者关注其公众号后用户才可见到答案或内容的情况。一些诱导链接的内容就附在资讯类、新闻类内容的文前或者文后。更有各种要求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的算命类内容等等,这些入口“诱惑”,不同程度威胁着公众的信息安全,诱导着社会的暴力情绪。
尽管相关管理部门对这些违反公众平台规则,骚扰用户,破坏朋友圈体验的公众号采取了封号、拦截链接、删除诱导增加的粉丝、关闭流量等处罚措施,但似乎此类缺乏善意的入口信息并未完全杜绝。
全媒体时代,新闻以变化多端的方式广义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其阅读群体包括各个年龄层。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在入口处设置善意底线,尽量减少暴力、色情等内容,最大限度传递善意内容,这是目前新闻行业和信息领域非常值得探讨的事情。这一问题关乎下一代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导向性问题。因为孩子们接触这些媒介信息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和老师、同学、家长交流的时间,这些媒介信息已经成为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第一窗口,这个窗口的内容是否善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价值取向。这绝非危言耸听。在近期频频爆出的中小学生暴力伤害同学的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到对各类媒介传递的暴力、色情内容情节模仿的影子。
坚守采访内容和过程的善意底线,坚持导向善意,让新闻报道成为社会良好的建设性力量
几年前,记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新闻事件。在某所大学举行的一场活动中,担任礼仪任务的一个女生突然间晕倒在讲台上。一堆记者一拥而上,但是大家手中的相机都没有启动。大家第一时间喊人把女生背起来送到了休息室。一会儿女生醒了过来,说没什么大事,就是低血糖。记者们方放心离开。为什么记者们都没有拍摄现场照片呢?因为女生穿的是旗袍式服装,摔倒的时候不适合拍照,对新闻当事人隐私的尊重和对她病情的关注,成为记者们在突发新闻瞬间的第一反射性默契。尽管这样的新闻可能很吸引人眼球,但是,新闻采访报道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采访内容和过程的善意底线,考验着新闻人的职业良知,新闻人,有责任坚守这些底线。
涉及到内容善意,更具探讨意义的就是监督报道和一些突发事件的跟踪报道。与人为善、通情达理、客观冷静,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恶意地揭露和指责,这应该是新闻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把善意作为新闻传播策划的出发点,也是媒体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表现。而给当事各方同等的话语权,用事实说话,更是新闻最本质的特点。
可是,如今一些不冷静的跟风报道却屡屡出现,以致在网络上引发针对新闻当事人的语言暴力和精神暴力不断。电影《搜索》对当前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描述。影片中的主人公,因为一次心情不好时的语言和行为不当,引来的是新闻媒体的持续跟踪和网络上的人肉搜索,舆论暴力导致其精神被压垮,最终选择了自杀。影片中讲述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不乏存在。
在一些新闻中,为未成年人隐身,为当事人用马赛克遮挡脸,用漫画取代当事人等等手段,都是为了从探讨问题的角度出发关注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而不是为了个案的轰动效果而极度放大事件当事人的所有隐私。人们对一些事件的好奇是新闻的动力,但新闻内容到底是否善意,还是决定了新闻的核心价值,而并非无限地以拿到新闻为目的。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因非法截取、窃听电话于2011年被迫停刊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新闻的内容,说到底永远是以善意为出发点,才会被人们广泛接受;报道的领域、角度以及种种,必须要以善意为前提,才是负责任的;新闻报道一定要坚守法律的底线和道德的底线,才能真正以正能量影响人心、影响社会。
在一条新闻瞬间可以引发一场舆论风暴的时代,客观、理性、节制、科学的报道更加珍贵
在全媒体时代,一条求助微信一两天就能募集几十万捐款的事情已经不新鲜。前段时间,呼和浩特全城买土豆,救助卖土豆给孩子买特殊口粮的父亲;鄂尔多斯全城吃面,救助开面馆的父母患病的孩子,这些新闻极大地彰显了全媒体报道的力量,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其社会效果非常好。但是,也总有一些让新闻人纠结的事件。
《2元女子宿舍》是微信里传播甚广的一篇文章。文中谈到的记者用纪录片的形式,满怀善意地关注、跟踪拍摄一个艰难生存的女子打工群体。真实的生活有时是很残酷的。他一直在等待更残酷、更真实的东西的出现。终于有一天,他正在现场拍摄时,出租屋里的两个女人打起来了,越打越厉害,等他过去阻拦时,已经来不及了,一个人突然拿出刀刺中了另一个人的腹部,瞬间血流如注。他把女人抱起来,与出租屋房东一起把她送往医院,这个受伤者最终脾脏被摘除。记者留下了3000元医药费。那一夜,他身心疲惫,内心充满了自责、惭愧,“如果我不为了镜头,早点跳出来,也许那个女人就不会挨上那一刀”。他跟做纪录片的同行朋友抱怨:“纪录片真他妈的残酷,我他妈的废了。”
这位记者遇到的情景,极其类似卡特遇到的情景。观察、拍摄还是干预?
还有一些更极端的新闻案例:救援现场第一时间不救人,而是忙自拍;有人跳江,路人忙拍照而不是第一时间施救,这些新闻真实地发生着,挑战着人们的神经,引发着社会舆论的漩涡,更是拷问着媒体报道这些新闻事件时所持的观点、所发出的声音导向。
在全媒体时代,一件小小的事件就可以引发一场价值观的大讨论,媒体的善意没有比这个时代更值得探讨。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导向在哪里?求真和求善在某些时空中真的会发生冲突吗?新闻报道怎样才能成为建设性的力量?用事实表达感情还是用感情表达事实?这些思考不仅是媒体人的必修课,也是全社会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在一条新闻瞬间可以引发一场舆论风暴的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导向善意对媒体的把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如何判断一条新闻的社会价值,也考验着公众日渐成长的媒介素养。而善意导向,无疑将引领媒体和全社会最终的价值方向。客观、理性、节制、科学的报道,永远是社会良好的建设性力量,也必将决定媒体最终的社会地位。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