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不断落实,多数语文教师已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重要性。但是许多教师认为自主学习是高年级学生的事,而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与自控能力都还比较弱,常常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他们的自主能力还不完善,让他们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不大。其实不然,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都是非常强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品质应从低年级开始,要让学生从低年级就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学习品质。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呢?为了寻找到恰当的方法,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们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情况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共计548人。调查显示,有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学生20%不到,能向教师主动请教或者与其他学生在一起交流讨论的学生更少,连5%都不到。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前能够与家长一起预习新课的只占8%,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在课堂上,有87%的学生喜欢教师安排好学习内容让自己学习。在教师没有安排学习内容时,有84%的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有的学生还会跟在教师后面问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有85%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学习好与坏,是教师的责任,很少有家长认为家庭自主学习对孩子学习好与坏也非常重要。虽然在课堂上,教师也会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这种主动往往是在教师的安排之下进行的,不是真自主,而是一种伪自主。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这么低呢?主要是因为受下面两个因素影响。
首先,正确解答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许多教师总认为学生只要能把语文题目给解决了,就算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就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够放任学生去自主思维,去自主问答,总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识记,它不像数学教学那样有一定的思维量,只要学生把生字词会写了,会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了,那么就可以了,有时候还会出示“标准答案”让学生背诵。像这样没有过程只谈结果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会让学生的学习缺少思维的参与,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其次,千人一面的教学策略。虽然班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虽然他们的学识水平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全班学生一个标准,要在一个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上课用相同的策略对待不同的学生,测试用相同的内容测试不同的学生。这样就会造成有一部分学生学不好,而有的学生不够学,时间一长,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丧失了自主探索、自主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培养。
再次,错误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总认为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不够,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能慢慢地亲自喂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比如,面对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教师也会重复多次,总担心学生没有掌握;放学之后如果不亲自安排学生作业,那么就会感觉到学生不可能自主去做作业的。
那么,如何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呢?笔者依据调查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直观思维强,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所以许多教师在教学时,经常喜欢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他们创设的教学情境往往只是指向教学内容,但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在情境创设之后,虽然学习氛围也营造出来了,但是这一氛围消失之后,教学还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教师讲学生听。所以,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把情境创设的立足点放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上面,能够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自觉地、快乐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笋》一课,(本篇文章所采用的课文均来自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中)许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总会先出示一个谜语:“头戴尖尖帽,身披节节衣。每到春月里,纷纷钻出地。”然后问学生谜底是什么。当学生说出是春笋的时候,老师就顺着进行新课。这样的情境创设虽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受自身生活阅历影响,有许多学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即使知道了,也是因为看到这一篇课文的题目来猜的,所以它不具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并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而是播放一个春笋破土而出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视频中的植物是什么。这样,由于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表象在里面,就会很容易地说出是春笋,并能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春笋的生长过程。当学生还沉浸在视频的画面中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我们语文书上也有一篇课文叫《春笋》,大家能不能结合刚才看到的视频,自己读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所描写的春笋生长的情景与我们看到的是否一样?”这样,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走进文本,就会围绕着问题来阅读课文,并通过回忆刚才自己在情境中所看到的春笋样子来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多维理答——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理答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堂课从头到尾都会贯穿着教师的理答,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有目的、有序地向前迈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也一样,学生能否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与我们的理答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的理答可以让学生敢发言、会发言,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让他们在我们的理答中自主进行学习。所以,我们的理答要带有激励性,无论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正确的还是有偏差的,我们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理答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与关怀,而不是打击。这样,即使有的学生回答错了,他们也会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重新思考问题,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在理答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理答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除了教师理答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与相互理答。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评价自己,就可以在理答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自主思维,而通过其他学生的理答,就可以发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主动倾听别人的说话,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别人的理答过程中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多努力一些,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比如《小池塘》一课,在教学课文中的“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这一句话时,有一位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白云为什么倒映在池塘里,只像一群白鹅呢?为什么不会像其他的动物呀?”对于学生的这一创新性问题,笔者没有进行否定性理答,而是说:“你的想法非常好,为什么只像白鹅,而不像其他动物呢?”我的一句肯定性理答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思维,有学生站起来说:“那是因为天空的白云当时的形状就像一只白鹅,所以映在池塘中也就像白鹅了。”我继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理答:“对,你的想法非常正确,因为是天空的白云形状像白鹅,所以在水中才能映出白鹅的影子来。你们想一想,还有可能映出什么样的形状来?”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一听到我这样的鼓励性理答,纷纷站起来说出各种形状,有的说像小狗,有的说像小鸡,有的说像骏马……正是我的积极理答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奠定基础。
三、独立思考——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品质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带有教师思维的影子,学生的思维总是离不开教师的主导。这样的思维也造成了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主动思考问题,当教师没有提示时,就不知道如何去思考了。这样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培养,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就带有一定的依赖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提示或引导,学生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不知道飞向何方。所以,我们要从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这样,当学生自己处理一些学习问题时,就会寻找到思维方法,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了。
比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在课文最后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说一说,兔妈妈为什么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了呀?”学生就会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中兔妈妈说的一句话“因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呀”来结束学习。但是,这样的一问一答式思维过于浅显,学生的回答往往会带有很深的文本印迹在里面,而教师的提问也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因为课文的结构就是这样的,先是小黑兔问妈妈,然后妈妈回答小黑兔。这样问也就等同于小黑兔与兔妈妈之间的问答,它不具备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条件,这样的问题设计也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没有这样设计问题,而是这样问学生:“如果你是小黑兔的话,听到兔妈妈最后说的话,你们怎么想的?又会怎么说?”这是一个发散性的思维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可选。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维,而不是在教师的预设情况下进行思维。结果,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说出来的结果各色各样,什么样的原因都有。有的说:“小黑兔会对妈妈说,我知道了,下次我也要找高手来比赛。”有的说:“我认为小黑兔做得对,先找弱者比赛,当自己跑步更快了,再找高手比赛。如果明知自己比不过人还要与人家比,那不是傻子吗?”还有的学生说:“也许小黑兔遇到比它强的动物时,也会跟它在一起比赛跑步的,正是它没有遇到这样的对象,所以当看到乌龟时,就只有与它在一起跑步了。”学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答案,是因为他们经过了独立思考,有了自主思维在里面。这样的教学,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思维习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四、分层练习——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成功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教育背景是不一样的。同时,他们的先天性智能结构也是不相同的。这些就会造成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相同的内容,有的学生学不好,而有的学生不够学。虽然我们也能感受到因材施教的好处,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安排不同的内容让他们学习,但是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不同的学生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品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消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时,特别是在练习时,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内容,让练习适合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可以在独立情况下自主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品质。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安排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完成,可采用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教学《识字1》时,由于这一课中的词语是描写春天景象的,所以在安排学习任务时,我把它分成三层。第一层: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会组词。第二层:了解春天的特征是什么。第三层:想一想,除了本课中的几个词语外,春天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示,并能够学会识记这些词语。这样,学困生可以完成第一层的学习任务,中等生可以完成第二层的任务,优等生可以完成第三层的任务。当然,如果有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前面一层次的学习任务时,还可以让学有余力地努力去完成下一层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循序渐进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自主性学习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创新教学策略,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品质发展的有效阵地,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可以更高、更快地发展起来。
(盛思佳,太仓市明德小学,215431)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