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荣 盛伟华
“德育导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在苏州市吴江区已经推行了五年多。2013年“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区域推进与优化的行动研究”被正式立项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德育导师”的内涵理解更丰富,对“德育导师”的实践探索更多维。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意图解决现实的育人问题
苏州市吴江区地处吴越交界,历来是鱼米之乡,经济发达。首先,区域内的中小学,有独生子女率高、外来务工人员多、教育形势复杂等特点;其次是部分学校育人目标发生偏差,以管代育,教师难教育,家长教育难;其三是学校育人更多地局限在“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这样狭小的圈子里;其四是德育方式更多地是举办频繁的活动,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学生的德育基本素养往往还没有形成。本课题着力于以“三有三讲”为主要内容,以“德育导师制”为主要路径,解决或改善上述现实难题。
(二)试图找到合适的育人路径
“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一直以来不少人是这样来界定德育工作的,对德育常规的理解也更多的为了避免学生出事,认为只要平时对于学生严厉管教、注重训导,学生听老师的话,就是学校德育工作做得好。我们试图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为切入口,找到适合区域扎实深入推进的有效育人路径与方法,以此培育学生最基质的德育素养,缓解教育矛盾,促进师生发展。
(三)力图达成理想的育人愿景
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课题的提出,力图开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育学生最基质的德育素养。学校德育将从以往单纯追求活动及台账,走向注重德育的过程影响,走向追求学生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与内化,力争使每位导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关键人物,在校所受的德育熏陶成为其生命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二、课题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课题中的核心概念“三有三讲”“德育导师”这些概念正在从简单走向深刻。课题立项之初,对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与内容上,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我们对于课题概念的理解与把握正走向多维与丰富。
(一)对“三有三讲”的新理解
吴江区教育局提出的“三有三讲”,列出了 “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六大方面,但又不仅仅是六方面逐一的列举和累加,更体现了一种注重培育学生最基本道德素养的思想。因为学生最本质、最核心的道德素养永远值得德育践行者去追求,只有永远心怀这样的追求,才能使我们不忘德育初衷,不偏德育航向。
1.“三有”。①有“感恩心”。首先是一种认同观,为自己所拥有的而感恩,感谢世界给予我们的一切;其次是一种回报观,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思想,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②有“责任心”。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③有“进取心”。是求取和追求的心理表现,作为行为个体,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进取是一种努力向上的精神,进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是对人将来的目标、理想而立志付出努力的积极心态。“三有”的提出,体现了一种个人生活纵向时空的道德追求,是人的一种内隐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判断。
2.“三讲”。①“讲文明”。人作为一个行为个体,追求内在的道德完善,如人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等等,是个体自为、自省、自律的德育追求。②“讲礼貌”。学生行为个体在个体之间的准则,是一种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更多的是针对多人或团队内部的行为追求。③“讲道德”。学生行为个体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普世准则与规范。“三讲”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生活领域宽度的道德追求,是人的一种外显的道德行为。
“三有三讲”的提出,是一种追求最基质的德育追求,是一种注重内外兼修的道德追求,是一种对立身之本的哲学追求。
(二)对“德育导师”的新理解
1.对“德育导师”内涵的新理解。“德育导师”是一种育人理念,作为一名教师,人人都首先是德育工作者,首要职责是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学生人生的导师,要教学生做“人”;“德育导师”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关系,师生之间本来没有高低尊卑之分,在育人进程中,只有相互之间的提携与启发;“德育导师”在吴江区域更是一种制度,它已经被要求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必须要在学校贯彻执行,所以它具有弱强制性。
2.对“德育导师”外延的新理解。在“德育导师”工作实施的人员方面,要求全部教师参与,也欢迎有意愿的家长、退休教师、社区人员参与进来;在“德育导师”工作实施的领域方面,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业、生活、特长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领域的育人,只要是学生有所需求,教师就积极介入,主动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帮助与指导;在“德育导师”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德育导师尽量做到全过程育人,在校园内,学生在课堂上、课间、活动时都不留育人盲区,学生离开学校,走到家庭和社区,德育导师也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介入,使得育人工作不留死角,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导师(包括退休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对于任何学生都有导育责任,其中除了受人瞩目的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以外,更包括学校中沉默的大多数。
3.对“德育导师”理念的新理解。对于德育导师的推进,我们在育人理念上也在发生着变化。刚开始实施育人导师工作的时候,教育范围非常宽泛,要针对受导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帮教。现在,育人导师的研究工作更多地针对学生内在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和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等方面,真正做到以“三有三讲”为内核,以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为基础,辅以学业与生活帮扶,针对性更强。对于导师而言,目标更明确,操作性也更强。
三、区域推进的策略与成效
课题立项以来,区教育局在扎实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对“德育导师”工作的推进做了大量的思考,形成了更多更有效的推进策略,进一步优化了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工作。
(一)搭建研究新平台
1.实践探索平台。在课题立项后,立即成立了以教育局钱晓荣副局长为总负责人的课题组。首先在全区所有学校都推进“三有三讲”主题德育,2013年度进行学校“三有三讲”主题德育规划,2014年度进行“三有三讲”主题德育实施,以营造浓郁的主题德育育人氛围;其次在教师层面开展了区级“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德育故事评比、主题班会评比和德育导师征文评比等活动,搭建和丰富了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的区域推进平台。
2.理论研究平台。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对于“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的理解与思考也逐渐丰富。我们依托总课题组,规划了10个子课题,甄选了10所实验学校,以“主题研讨、逐项研究”的方式在学校层面展开。每学期召开一次区级专题研讨会,各子课题研究中心组间加强交流互动,呈现每所学校的个性化推进与创意化实施过程,组织交流成功经验,分析典型个案,研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至今,已经形成了5本约10万字的汇编,融汇了“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德育导师制”的主题论文、案例、总结、故事等等,论文《区域推进“育人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发表在《学校管理》杂志,《儿童德育:从最基质的素养培育开始》发表在《苏州教育》杂志,目前一批新的论文正在提炼修改中,为全面推行和优化“德育导师制”夯实了理论基础。
(二)形成育人新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积极探索活动的路径,创新育人导师工作的方法,在已经形成的观察、谈心、家访、亲子活动、书信联络等常规育人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使得德育导师育人路径走向多维与丰富。
1.教师合力的育人策略。针对部分受导学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德育导师采用合作育人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导师对这些受导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教育方式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相互配合,以寻找更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2.抱团结对的育人策略。在德育导师活动的实施中,部分受导学生由于其特殊性,在受导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感,更加容易对教师的导育行为产生排斥。基于此,导师在进行教育时采用抱团结对的方式,有意识地将受导学生与其好友结成一个教育团队,一起纳入到育人进程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有效消除了教育的刻意感,还调动了受导学生伙伴之间相互教育的力量。
3.多元平台的育人策略。在德育导师活动的实施中,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有些学校特意将社团活动与德育导师活动整合起来,在社团活动中积极渗入德育导师的教育活动,包括积极发挥受导学生的特长,让其参与自己有特长的项目社团,在活动中培育受导学生的信心。在社团活动时,学生与伙伴一起参与,教师利用活动的时机对受导学生积极进行“无痕”的教育。不少学校还注重开发不同的平台,例如盛泽小学开辟了“微刊物”平台,督促教师在育人的同时注重记录积累,注重内省反思,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也在成长着自己。他们还针对受导学生开发了“三有三讲”主题德育素养成长护照,让学生也能时刻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再如横扇小学以“道德难题”的方式进行育人,帮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遇到道德难题时学会取舍,并在同学中间进行思辨,而教师则相机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题研究的突破与困惑
(一)实现了几点突破
随着德育导师研究的推进,吴江区域的德育导师工作成效显著。无论是导师育人理念的更新还是学生的成长氛围,无论是导师的育人方式还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平台等等,都在整体推进和优化的进程中不断走向多维与丰富。
1.更新的育人理念。教师的育人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不少教师育人的概念较为宽泛,指向性不明,在教育学生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今,德育导师明确了德育是一种影响,是一种慢慢生长的教育生态,他们在教育受导学生时,首先对学情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问题发生的背景与根源,并能更多地针对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育人的过程中,也从口口相传的简单教育转化为多平台的过程育人。
2.更优的育人团队。各实验校的德育导师团队自身素质得以快速提升。以前,教师往往单打独斗,凭着自己育人的老经验办事。现今,更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育人会诊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校合力育人,教师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育人无缝对接,甚至是教师与学生小团队之间的过程合作等等。德育导师不再是“单兵作战”,周边都是有形或者无形的“育人团队”。
3.更科学的育人方式。实验学校德育正在慢慢转型,教师由“正儿八经”的教育逐渐转型为无痕式教育,形成了“教育是影响”的理念。教师们更是注重创新育人方式,探索“教师合力育人”“抱团结对育人”“多元平台育人”等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过程体验的策略与方式,育人的视角也从教师教育转化为以学生感悟为主,在学生充分的体验、经历、感悟中,教师则相机进行教育诱导和价值引领。
4.更适宜的成长氛围。区域的德育氛围更为浓郁。教育局借助实验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机会,邀请其他学校参与观摩研讨,以推进育人理念的更新与辐射。目前,全区域的学校都能进行“三有三讲”为内核的育人导师活动,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学生接受教育的素材更为贴近生活实际,方式更为灵活,平台更为丰富。吴江区域以“三有三讲”为内核的育人导师工作推进正逐步走向多维与丰富的新境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同时,教师在做好受导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导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积极掌握辅导、指导的技巧,提高自身素质,在提升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导师的自身成长。
(二)生成了新的困惑
1.教师德育导师理念的跟进问题。一些教师在德育导师工作实践中,理念跟进还不够到位,有的教师只是将德育导师工作看成是上面布置的一项任务,没有从内心真正认可德育导师的育人理念。
2.学校德育导师工作的评价问题。学校对于德育导师的评价有着一定的难度,目前更多的还是看导师的过程资料,进行学生访谈,但这种看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有较多的局限,怎样的评价方式更为合理和科学,对德育导师工作的推进更有效?我们还在探索之中。
3.学生德育素养发展的鉴定问题。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程度认定更是一个难题,因为德育素养情况比较内隐,属于学生综合性的发展,有一个长期的甚至经常反复的过程,怎样形成科学的、综合性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需要我们不断的探求。
(钱晓荣,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盛伟华,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2152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