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校转型发展

2015-04-29 00:44:03颜炳乾
职业技术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转型

颜炳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历史性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已成为与每一个地区、行业、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从国际经验层面来看,在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发达国家都及时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形式进行了调整,通过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切调整与匹配,前后经历了多元化扩张——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的三大发展阶段,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了有力支撑,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多元化扩张阶段,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侧重于扩大办学规模;在横向整合阶段,侧重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横向合并与重组,优化教育结构;在纵向整合阶段,侧重于强化“双元”结构(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之间的联系。

高校转型发展意味着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体制、办学举措的整体转变,是地方本科高校从追求传统的、既定的“学术型态”向现代的、创新的“应用型态”的整体位移,是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等方面倒逼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客观需要。当前,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以及各界的积极响应下,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然面临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从心理学角度看,打破高校以往的固化模式,改变已经形成了的学术生活常态和习惯,不仅困难,还会带来不适应,进而导致痛苦;从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惯性思维上看,现有社会认知条件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或职业型,难免会造成无形资产流失,降低其地位和影响。此外,在制度建设层面也面临诸多挑战,要求政府遵循应用技术教育规律,采取不同于传统管理本科高等教育的模式;要求建立起一套对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赋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合法性等。

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离不开改革,为此必须认识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的逻辑起点在于各种内外动力因素的“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外源动力在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必然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高等教育统筹分类管理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内源动力在于高校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及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也是办学定位、办学规划的根本体现。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制度建设上着眼于重新定位、重调结构、重布规划。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沣芝转型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