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志
“当北海道农民的孩子们在温暖的砖瓦房内高歌武运长久时,中国的大字不识的乡巴佬们却还在草房内为生计挣扎着。”曾是日本间谍的土肥原贤二在1913年考察河北张家口时,对同僚唏嘘道。
确如这位后来坚定的日本主战派所说,历经近代大变革的中国,城市面貌虽有所变化,但饱受战乱的中国农村,却依旧贫困如另一个世界。1928年,民国政府卫生部曾做过如此统计:占总人口85%的中国农民有四分之三挣扎在生死线上,平均寿命46岁,农村入学率竟低至35%……
“只有农民们都过上了新的生活,中华民国才会真正强大。”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声说了出来。国家虽处战乱,但总需要有人来做些什么。有识之士们几乎都意识到,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破败面貌。
从二十年代起,一场有着600多个学者团体参与的民国乡村教育运动开始了。而这其中,影响力最大、贡献最突出的,是这三位大师。
陶行知:我要建100万所学校
海归、教育家、哲学大师、时代的领路人……决心在乡村从事教育的陶行知,将这些虚名一扫而空,告诉别人“我就是一个教书匠!”
自1921年起,作为东南大学教授的陶行知拿出个人积蓄建立校舍成立昆明学校,利用工作闲暇,为南京玄武湖畔的渔家子弟们教书识字。后因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陶行知的大学学生们也开始承担教师职责。
“我们不但要培育更多的学生,还要教出能教学生的老师!”取得前期成功的陶行知于1927年带领着众多同僚在南京北郊劳山下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并亲自设计校旗。在其《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陶行知描述了他赋予晓庄师范旗帜的良苦用意:
“旗之中心有一个小圆圈,里面有一个‘活字,代表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圈外有个等边三角形, 代表教学做合一;三角上面有一个‘心字放在当中,表示关心农民甘苦之意;左边有一支笔,右边有一把锄头;三角之外有一大圆圈放射光芒,好比是太阳光;四面有一百个金色星布满全旗,代表要立志创建一百万所学校。”
虽然后来因日本入侵,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被迫宣布中止。但是他的奉献精神,和今天依旧存在的南京晓庄学院一道,鼓励着千万追求真理的人们。
梁漱溟:在田园中找回民族精神
与陶行知秉承的西方实用主义精神不同,成长在贵族家庭的梁漱溟一直被看作是中国近代的保守派,是文化守成主义者。
梁漱溟发觉,自民国之始就奉行的全盘西化教育,非但没有给国家带来任何指引,反而招致更大的混乱。正如梁漱溟于1919年所说:“新学办了三十年,依旧换汤不换药,卖尽力气,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
梁的父亲在1919年因反对城市新文化的泛滥而自杀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梁漱溟找回乡村精神的决心。在其后来出版的《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梁漱溟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主要是文化上的失败落后所导致的,中国的富强,需要从文化建设开始,而文化改革地是乡村。”
乡村,这个中国“士”精神的发祥地,梁漱溟想通过借鉴中国传统和西方的优秀经验,把中国农村曾经的辉煌找回来。
为此,梁选择在山东开始了他的建设实验。经过多方筹备,1931年6月16日,梁漱溟在邹平县城正式建立了山东鄉村建设研究院。整个研究院的设计都体现了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设想。
在治学方面,梁漱溟力图在邹平县重塑宋代的讲学风气,提倡邻里之间在学习上互帮互助。以家庭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家庭成员共同提高。在村内选举出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学长,对每家每户的学习情况学习统筹,并负责乡村的道德教化和矛盾协调。
对于日常的学识教育,乡村研究院设立教员,负责农民在躬耕之余的学习情况。在梁漱溟的理论体系下,全乡、全村的男女老幼都是学员,没有任何差别。将大众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结合起来,从这一点上,也恰好体现出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实用主义精神。
经过七年的坚持,邹平县的乡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识字率从1931年6月的14%升至1937年的65%,一时间在山东省内传为佳话。但不幸的是,随着日军侵华开始,1937年12月13日,邹平沦陷,梁漱溟与同僚多年的教育成果也在日军的炮火下灰飞烟灭。
晏阳初:唱河北梆子的乡村博士
毕业于耶鲁大学历史专业的晏阳初,可能他的后半生会成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历史大家,如果没有1918年的那次志愿活动的话。
1918年,晏阳初来到一战时的法国,为当地的华工担任翻译工作。在工作之余,晏阳初创办了华工识字班与《华工周报》。
在开班几个月后,晏阳初收到了一位华工的来信,表示要捐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积攒下的365法郎以支持晏阳初的事业。
收到信的晏阳初心中感慨万千,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教育了我……回国以后,我不做官、不发财,要把我的终身献给这些劳苦大众。”
正如他所言,回国后的晏阳初,婉拒了张学良提供的东北行政院院长的邀请,一心“为乡下佬办教育”。在晏阳初的精心准备下,于1923年8月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选择了河北定县为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区。
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晏阳初逐渐形成了乡村建设的整体思路。主张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来医治中国农村的“愚、穷、弱、私”四大问题。为扫除文盲,他在村中设立无线电台,把农业的、经济的信息传递给农民。
由于担心农民对读书不感兴趣,晏阳初竟亲自编排河北梆子将家庭礼法、生活守则和公民精神等唱出来。在中国学术界,晏的经历一时间传成佳话。其教育与生产模式相互结合的思想,也让当地百姓精神充实、生活改善。
虽然此后华北沦陷使定县实验于1936年不得不宣布终止。但在定县的十余年经验已经让海内外乡村教育实践者们为之叹服。
此后, 晏阳初游走海内外之间,将平民教育的经验推广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为世界乡村建设也做出了卓越贡献。1943年,晏阳初当选“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与爱因斯坦等同获殊荣。其定县经验,在后来改造1949年以后的台湾农村的面貌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