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D投入对GDP增长贡献的思考

2015-04-29 05:49孙博诗
商场现代化 2015年6期

孙博诗

摘 要:R&D投入(简称研发投入)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并确定了我国R&D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和作用途径,结合近几年来的经济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最后得出研发投入对GDP增长具有平稳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R&D投入;GDP;增长贡献

R&D投入主要是运用现有知识总量(包括人类社会文化知识)来创造新技术、新应用等。参考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发达国家主要通过提高自身R&D经费的投入强度以及规模来实现自主创新目标。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自主研发投入力度,明确了研发投入对国家经济的贡献。本文尝试在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索洛“余值”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在研究与试验发展方面的其它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来探讨研发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

一、我国R&D的投入现状

1.人员投入现状

我国在2013年大约有27874456人从事R&D活动,其中含有工程师、科学家共17845215人,即比重为64.01%。最近几年我国从事R&D活动的人员总量逐渐保持着上升的趋势,从投入的结构来看,2013年我国三大部门R&D活动投入人员为3415264人,其中研究与开发机构2456321人,占71.92%,高等学校112536人,占12.31%,工业企业3265748人,占15.9%,三者之比相差甚大。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投入R&D科技人力资源的人员比重很高,说明工业企业是我国R&D活动的主力军,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

2.经费投入现状

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量较大。江苏省R&D活动经费投入297455亿元,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比重为60.80%,且在同期投入中占全国标值的50.20%,也就是说,江苏已达到全国R&D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另外,江苏省也加大了对R&D经费投入的力度,主要表现如下: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较高。江苏省在2009年对R&D活动的投入经费与GDP的比值约为15.4%,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见,经济总量中江苏省R&D活动投入所占比例相对较高。R&D活动经费占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非常大,他们之间的比例也即智力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可以充分地反映出一个地区对智力投资的重视程度。在2012年,江苏的R&D活动经费投入就已达到固定资产投资的35.49%,该年内高出全国水平0.8个百分点,体现了江苏对R&D投资力度的重视程度。江苏省企业从事R&D的人员人均经费普遍较高。人均活动经费在2012年达到227548元,远远地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在增长速度方面,江苏省的R&D经费增长速度非常快,大约平均每年增长65.42%,比GDP的增长速度还要快35个百分点。此外,从R&D经费投入的部门分布特征来看,江苏省在2012年主要分为工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等,其中工业企业越25146亿元,比重为89.12%,科研机构约为18.74亿元,比重为6.41%,高等学校约为17642亿元,比重为10.75%。表明了R&D经费的投入方面主要以企业为主。

二、指标选择与研究方法

加大R&D投入能够使得劳动量以及总资本量的增加,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固定资产(大型设备等)的更新淘汰周期相对较长,通过加大R&D投入量使得相关的固定资产能与周期保持同步。另外,劳动者的数量说明的是可能的劳动消耗,R&D投入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也就是说,R&D投入与劳动生产量息息相关,劳动生产量的增加能够进一步促进R&D的投入,而R&D的投入又需要有足够的劳动生产量。由此可见,R&D投入在对劳动生产量带来影响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我国GDP增长。

根据统计资料数据和相关内容的分析,本文采用我国每年的GDP产值来代替我国总产出量,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替代总资本量,采用劳动者数量来计量劳动量,通过这三个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来确定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建立相关作用模型。

经济学中,弹性系数指的是确保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资本增加了a%,那么其产出就会增加b%。多年来,本测算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经济增长方程式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R&D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研究中应确保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之和为正值。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处理,如表1所示,可知我国研发GDP增长速度方程用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S=b+bi*i+bj*j+bk*k,其中S表示产出增长率,b=-19.87411表示技术进步率,bi=0.3412547、bj=2.421355、bk=0.0297412分别表示为产出的资本投入弹性、产出的劳动增加弹性以及产出的R&D支出弹性,i,j,k分别表示资本增加率、劳动增加率以及R&D支出增长率。

由上面的方程式可知,经济净产出的增加率是科技水平、资本量、劳动量以及R&D投入等增加率的总和,故我国R&D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为:G=bk*k/S*100%,体现了我国研发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以下举一个例子来对公式进行深入理解。我国2011年R&D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为:

G2011=0.0297412*8.75262/12.56098*100%=2.07239%

对表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知,我国通过加大对研发方面的投入能够促进我国GDP的增长,这是结合通过对我国近几年来的经济做研究得出的结论。由此可见,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企业研究的投入力度,能够有效提高我国GDP水平,R&D投入对GDP增长贡献具有上升的趋势。

四、针对我国R&D投入建议

1.提高企业地位,促進相关发展

首先要做的是巩固并提高自主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不仅尽可能的吸引各方面的精英人才,还要密切关注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些高素质、高层次、高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并努力做到物尽所用、人尽其能。同时企业还要尽可能的增强对于R&D管理方面的的创新能力,对此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企业固有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是要努力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R&D投入,同时加强管理珍贵的知识产权,充分重视来之不易的科技成果,注重以成果转化的数量来衡量和评价。最后还要注意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全面、整体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R&D效率的最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合作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个部门的科技资源,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整合分析,再结合各自优点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加快科技转化为成果的效率,进而提高研发投入的创新效率。

2.加大政府R&D投入力度

政府对于加大R&D投入力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在经费体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企业不愿意或是难以从事R&D活动的现象,尤其是对一些工艺性研究方面、基础性研究方面以及建设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经费予以支持。目前我国正在迈向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但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还有欠缺跟不上发展,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R&D投入才能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出来担任这个重任了,并且根据我国国情可能需要长期坚持较大力度的R&D投入,使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让企业在成为我国发展主体地位之前得到一个较长的缓冲时间。但是近几年在政府R&D投入资金的比重表显示有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国家应加大在财政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R&D投入方面刻不容缓。

3.重视创新后的二次R&D投入

许多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靠的不仅仅是先进技术的引进,更多的原因是对科技的创新研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引进后进行更加细致的创新科技技术发展,通过对专利技术的深入学习后,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开发利用和创新,这种方法产生了许多比原来专利更加科技化和人性化的新专利。因此,我国应该大胆地采用这种方法,促使企业重视对专利产权的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投入,在降低成本、节约成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方面效率可以大大得到提升,从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争取把企业从引进利用型转变为自主创新型,进而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胡亮,李正辉.中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动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9(23):59-61.

[2]戴雪飞,贺梅英.R&D投入与广州市宏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8(15):46-47.

[3]程巍伟,范彬,戴德颐.南京市政府R&D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分析[J].北方经济,2012,9(12):43-44.

[4]范黎波,宋志红,宋志华.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基于中国八年数据[J].财贸经济,2012,5(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