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21世纪初,马云曾放言,“网络将是金融未来的一种方式和一个桥梁。”如今,他的这句话得到了验证。以互联网为基石的电商技术蓬勃发展,已然是对人类传统金融模式的冲击。如今许多互联网企业将其提供的金融服务从简单的线上支付逐步演变到转账汇款、资产信贷、现金流管理、股票期货和保险产品等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领域。这意味着以互联网为土壤来开展金融服务是具有广阔的经营空间与利润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分析;合作;转型
早在2007年,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拍拍贷”创立,紧接着一系列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推动了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互联网金融服务,意图在当下互联网金融时代分一杯羹,建行就推出了“善融商务”,可见二者的联姻其中孕育了巨大的潜在商机。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海量的的用户数据存留于互联网后台中,企业越发了解用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偏好。以网上银行为例,目前各大行的电子银行对传统柜台的替代率达50%。也许随着索引擎、移动支付、社会化网络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发展,凭借互联网金融具有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强与资源配置去中介化等特征,或将区别于两类传统的金融运行机制,成为第三类全新的金融运行机制——互联网金融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2014年信息与通信技术》报告称,到今年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约30亿,其中2/3来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移动宽带普及率将达到84%,而发展中国家将达到21%,可见在亚洲地区互联网仍将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金融业更是与国际接轨,也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在如此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与金融业强强联手更是大势所趋。国内各大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巨擘也开始涉足互联网,以求拓展自身的传统业务,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鳄也开始瓜分金融蛋糕。相信,金融巨擘与互联网大鳄相遇必将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二者结合更是天作之合。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包括调整传统的业务结构、改善服务质量、改变传统盈利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今大致呈现六种模式: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P2P网贷,互联网金融门户,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
1.互联网金融行业的PEST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从政治层面看,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之际,党和政府表现出了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1997年至2009年间,全国共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万亿元人民币,并且退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从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来看,政府在积极利用和科学发展互联网的同时更会科学管制,确保互联网安全,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向上发展。以税法为例,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15%的税率同时,符合条件的研发投入可以享受加计50%的扣除。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这意味着政府对互联网金融采取了积极态度,也正式进入了决策层视野,这种政府大力支持态度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而同时,在法律层面上,对互联网行业的立法取得重大进展,对涉及到互联网安全,保密,新闻发布,经营许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逐渐自成为一个系统并与国际接轨。
(2)经济因素及趋势分析
2014年以来,GDP一直维持在7.5%左右的增长水平;基建投资保持强劲动力,投资继续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尽管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出现过反复,但是我国的互联网新增用户增长依旧强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新增3117万人。可见互联网对大众生活的改变从点到面,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社会和文化因素及趋势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那么存在有大量的互联网的潜在用户也是必然。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从老到幼,越来越多到接触网络。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理念的认识改变,比如更多的网上购物等给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断创新的同时,对消费者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改变着。二者相辅相成,探索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长之路。
(4)相关技术的趋势分析
互联网旗下的现代信息科技,尤其是移动支付、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冲击。多年后,可能形成一个独立于现有融资机制的金融运行机制,称为“互联网金融机制”。同时各类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到人类活动的领域,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提高生产力与改善生活水平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的。在新的信息技术爆炸性增长的今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将受到新技术的高速推动。
2.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以余额宝为例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截止到2014年2月,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客户已突破4900万,余额宝对应的天弘基金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余额宝在让用户得到收益的同时也兼备随时支付和转出的功能,转入余额宝的资金在第二日确认信息之后计算收益。
(3)潜在的进入者:其他互联网巨头也紧随余额宝脚步踏入理财领域:2013年7月18日,新浪发布“微银行”。腾讯旗下微信也开始涉足微信支付功能。
(4)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到如今,余额宝仍一枝独秀。与传统金融业相比,如商业银行,其提供给用户的利率是受央行调控,而余额宝则不然,随行就市,利率较高,那么用户必然将钱从利率低的放到利率高的。
3.与原始金融的碰撞与启示——以阿里巴巴为例
(1)支付中介地位:处于互联网金融环境,现金、证券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均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而支付清算网络化、电子化,避免现金的交易,更是增添安全性。
(2)信息处理:社交网络显示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而云计算功能保证海量交易信息的处理能力,搜索引擎将交易信息分类标准化,最终形成动态连续的信息序列,达到了降低风险与成本的目的。
(3)资源配置:交易需求在线上发布,供需双方在线下自行联系与交易。为中小微企业融资、个人资本借贷、民间融资等问题解决又提供了一种渠道。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尽管互联网金融确实存在传统金融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自身也确实存在硬伤,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因此规范互联网金融是势在必行。
其一,非法集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业务游离与法律监管之外,容易定性为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部分网络信贷平台所提供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存在一定高利贷嫌疑。
其二,欺诈风险。主要表现为:有些网络金融平台公司发布虚假募集资金信息来营造活跃的投融资氛围;有些网络金融平台公司没有实行实名制等记,未尽到尽职调查的义务;有些网络金融平台公司后台存在网络安全漏洞且较为严重,致使资金安全性降低,公民隐私信息泄露;有些网络金融平台公司资金使用环节缺乏监管,有挪用资金的嫌疑。由于网络平台公开面向社会大众,上述事件一旦发生极容易引发社会性群体事件,易扰乱经济与社会秩序,造成极坏的影响。
其三,信用风险。现今的网络金融业业内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价机制,也未与公民信用信息系统联网,无法评估借款人的真实信用状况,客观上将风险转嫁至网络金融平台公司。
其四,流动性风险。部分网络金融平台公司流动资金较少,一旦在某时点面临客户批量赎回,即为挤兑,就是灭顶之灾。
三、互联网金融未来展望
1.传统金融业破局——吸收新的生力军加入,进军互联网金融
事实上,传统金融业与其和阿里巴巴相厮相杀,不如强强联合,共同瓜分互联网金融这一巨大蛋糕。
首先,结构调整、优化调整布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应注重投资方向多元化,将注意力从传统金融业务更多转移到对互联网金融上来,投资更多到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上来,凭借自身金融业优势扬长避短,结合自身特点创造出更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吸引新鲜客户以及建立客户金融信息,刺激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
其次,决策层不能安于现状而懒于破局。尽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冲击巨大,但人们对商业银行的商业信用仍是坚韧的,其收益的绝对值依然十分庞大。这容易使决策层安于现状而不愿意放弃眼前的利益。就如同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一样,互联网对传统金融业务领域的蚕食时缓慢的,渐进的。等商业银行真正发展无力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再次,战略联盟必须有长远的规划和视野,网络业和金融业的结盟是好事,但战略联盟一旦短视是不可能走远的。结盟破裂,受伤的往往还是传统金融业,因为网络不管是包容度还是吸收力都是远大于传统金融业。数年前阿里巴巴与建行的合作与分道扬镳仍历历在目,一边是分手后阿里巴巴的风生水起,一边却是建行建立善融商务,至今仍以电商身份直追来聊以自慰。所以说金融与互联网的联合并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当然,合作仍然需要足够的气魄,眼光要放长远,胸怀要宽广。
最后,移动网络,抓住这一新的机遇。目前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首的移动金融终端正在迅速崛起,智能手机持有量正在以每年高于50%的速度增长。在2011年全球移动终端支付总额为1059亿美元,未来5年内预计将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2016年预计将达到6169亿美元。毫无疑问,新兴的移动终端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传统金融业更应紧随其脚步,开发APP、建设移动金融终端,推出具有创新性移动金融产品,着力于新利润增长点的发掘。
2.未来转型
未来互联网信贷可能分化为两类模式,一类是以阿里巴巴为首,阿里信贷模式基于电商平台,其具有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结构,也有自己的信贷公司,完全可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庭抗礼。
另一类是以拍拍贷、畅贷网为代表的P2P信贷平台,该模式将资金供需信息发布在线上,供需双方线下进行联系和交易,不需经过任何的中介。
银行、电商企业、P2P信贷平台,三足鼎立,无论谁被竞争所淘汰或被排除在合作链外都是说不准的。阿里巴巴的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只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内部的风险控制却是更大的风险。在资金方面,阿里金融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凭借自身的信誉扩张成更大的投融资公司,吸收民间资本和上市融资来解决一部分资金需求,另一部分则是存于支付宝中数以百亿的备付金。尽管阿里金融无权使用该备付金,不过可以转包为类似于证券保证金衍生产品或是基金之类的金融创新,征得客户的同意后进行“代客理财”。
四、结语
我们应一分为二来看待互联网的崛起,它对于金融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二者结合带来了全新的客户信息和新潮金融消费观,另一方面也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了深远冲击。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更是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具体表现。
未来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布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李耀东.互联网金融[D].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万建华.金融e时代[D].中信出版社,2013.
[3]张玉喜.网络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02,10.
[4]李钊钊.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
作者简介:陈尚(1995,3- ),男,汉族,湖南长沙,本科,专业: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