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秀强 屈朝霞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包含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然而受理念、制度、政策、历史、现实场域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面临不同理念碰撞、法制教育缺位、政策执行偏差、资源利用与经验借鉴不深入、教育体系未形成的实践困境。为使其深入人心、接地气,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问题意识中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经验借鉴整合能力,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并加大保障力度,实现教育和谐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域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5)04-0004-10
[收稿日期]2014-12-21
[作者简介]齐秀强(1984-),男,河北邢台人,华北电力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屈朝霞(197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党总支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历史的重大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辉煌成就背后,受传统发展观、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人类中心主义影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危机不断升级,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主要障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系统研究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没有专门论述生态问题,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但他们的理论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1](P9),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它为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我国基本国情,正面回应了社会现实、人们的需求和期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其中,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2]。因此,在全社会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对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进而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行为、生态道德、生态参与的理性“生态人”起到决定性作用,必将对传统道德教育向生态道德教育转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必将对建设生态文明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的生态辩证法,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既反对唯人类独尊的人类中心主义,又反对“生态第一”的生态中心主义,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新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容、特征、目标、意义等方面内化为生态道德自觉、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将生态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传统文化、环境科学等多方面内容融入教育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生态道德、生态法制、生态文化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
就教育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实践观和社会形态观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自然观。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1)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包括生态环境现状、基本生态规律、生态环境保护普及知识,这是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教育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3](P165)。(2)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3)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制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4)生态文化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最高境界。
就教育目标而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基础[4](P22);教育将使人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5](P243),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6](P603)。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体目标是培养生态文明素养,增强生态意识,建构生态教育体系。
就教育方法而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7](P218);毛泽东提出“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思想;习近平提出要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其教育方法包含社会(劳动)实践、分层实施与分类开展、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场域
场域理论是法国社会学者布迪厄的基本理论,在他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理想化的抽象社会,而是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8](P43)。实践场域属于“场域综合性结构”中的一种场域,是对现实各种因素的综合,包含理念、历史、制度、政策、现实等多个场域。
(一)理念场域:固守传统与多重理念交织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9](P374),然而,“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它的欲望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0](P209)。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过多地强调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重视经济发展而轻视自然环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广泛关注。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和利益驱使,固守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传统自然观依然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在与传统自然观碰撞冲突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型生态文明理念推广、宣传、实施仍有较长的路要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肩负着重大的现实使命。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恩格斯曾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1](P286)。这告诫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P383)。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功利主义思想盛行,重利益轻民生,重经济价值轻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生态文明”被提出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价值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重点,在传统发展观、经济价值观还大有市场的情况下,两种不同发展观、价值观的碰撞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制度场域:制度在场与缺位矛盾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而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3](P160),最终建立“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13](P20),即共产主义社会,它可以更好地避免生态危机和灾难,此即为制度优势。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尤其是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受传统自然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出现了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样曾出现过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受到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格局的掣肘,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后劲不足,制度出现缺位。
在教育方面,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性环境保护规章和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等在内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亟待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修订,法制宣传、监管、实施还存在漏洞,环境法律法规缺位。同时,我国的生态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曾联合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教育进入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阶段[14](P38)。此后,相继发布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但均未上升到制度层面。自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后,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进程加快,《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是全国第一部生态教育法规,但尚未出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法》,生态法制教育在生态危机面前缺位。
(三)政策场域:政策导向与执行偏差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危机、生活方式危机和思维方式危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为采取向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贫穷国家转嫁生态危机、借贷消费、宣扬工具理性与人类中心主义等生态政策,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生态失衡、生态危机。由此可见,生态政策导向很重要。
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以高度的生态自觉和道德自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政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为后代着想”“绝不能做贻害子孙后代的事”等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提高到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把环保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思想;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提出的这些生态政策都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富有前瞻性和教育价值,其导向关切实际、关切人民,值得教育界大力推广开展和深入研究探讨。然而在实际执行层面,传统发展模式、官员政绩观、利益集团交织、执行人员生态文明素质影响,制约着执行效果,教育政策重思想轻实践,教育内容可操作性差,教育主体执行表面化、形式化,没有形成教育体系,实施重宣传轻教育,监督管理不到位,实施效果甚微。
(四)历史场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经验借鉴并存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质,是“对西方文明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合理继承,它根据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与思考,揭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症结,并且找到了解决危机的道路”[16](P22)。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重视西方文明传承,在历史场域中创新发展。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古代社会建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虞衙制度)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颁布了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政府法令(《田律》等),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17]等等,古代这些生态思想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化的历史文化根基,但由于时代、历史和环境条件制约,这些生态实践未得到有效延续、持续更新,生态思想缺乏实施的制度环境,未能有效地付诸实践,历史文化资源的精髓尚未被充分挖掘并融入到各级各类教育与实践中。
国外许多国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已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美国最早把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中,现已成为非环境类专业公共必修课;俄罗斯生态教育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大学后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再培训和业务进修等教育类型[18](P68-69)。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虽然已开始借鉴国外经验,但了解、借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更未将其借鉴的经验与我国国情、教育现状相结合,有待进一步探讨。
(五)现实场域:生态失衡与教育体系欠缺
马克思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行为,并告诫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9](P251)目前,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利益驱使、资源严重浪费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危机已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把新自由主义价值观、消费文化观带入我国,把污染严重的工厂和企业转移到我国,生态失衡问题愈发严重。
面对生态失衡问题,我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还尚未形成体系,主要表现在:未能及时回应社会现实,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而且公众生态文明知识掌握较少,生态文明意识相对薄弱,生态文明行为亟待提高,生态文明活动参与度较低;教育制度不健全,地位尴尬,尚未纳入教育规划、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中;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薄弱,复合型师资力量缺乏,教育形式、内容、途径与方法简单且传统,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实效性,相关教育活动较少且效果不佳;家庭教育重视智育,缺乏生态知识、生态情感、生态道德、生态行为的培养;社会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欠缺,宣传教育不到位,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发挥作用有限,没有形成教育的良好氛围;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及教育活动重视不够,管理乏力,执行有偏差,承担生态责任的企业数量还较少且持续性较差。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包含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为当前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理念场域、制度场域、政策场域、历史场域与现实场域使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而要完成此项工程,建构多维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是必然路径,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实现教育和谐发展。
(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5],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念指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应教育人们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强调“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20],要求教育者尊重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变生态文明知识传授为双向互动,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有主体意识,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21](P1);“全面”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要求教育形成体系,开展生态经济、生态政策、生态文化、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宣传和实践;“协调”就是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要在统一规划下相互衔接,兼顾城乡、区域差异性,分层次、分类开展;“可持续”立足于当前实际,又为未来着想,要求教育要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子孙后代利益。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应教育人们树立生态优先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优先包含生态规律优先、生态资本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应在教育中贯彻生态自然规律,加强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实践体验。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应教育人们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价值观,培养人们的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通过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重要性,使人们勇于担当起生态责任、培养自身的生态道德并养成健康、绿色与节约的生态消费习惯。
(二)在问题意识中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经验借鉴的整合能力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自然辩证法》《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担忧,他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出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批判[22](P182)。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关注社会现实的强烈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深刻的道德情怀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深刻的道德情怀,主动关注并回应生态环境问题,敢于发现、面对并客观评价来自生态实践和理论发展中的真问题,用当代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面向世界、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的问题、讲自己的道理[23],结合中国国情,把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道德、生态文明实践和理论成果融入教育计划和教育体系中。
在这种问题意识、导向指引下,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经验借鉴的整合能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批判地继承了西方文化,并在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滋养中孕育了生态文明的最新成果,而国外许多国家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启示我们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我们要积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精髓,努力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为我所用,亦即把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纳入各级各类教育中,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在教育中与实际相结合,使其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时充分借鉴和挖掘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的合理成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教育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分类分层次实施,使其外化为人们自觉的实际行动。
(三)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社会多个主体,唯有各主体间相互协调,才能达成共识,达到教育效果,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其他主体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制度约束与保障;企业应自觉配合其他主体开展教育行动,为其他主体提供教育场所和调查咨询机会;学校应与家庭相互合作,全力为政府、企业、社会培养生态人才;家庭应积极参与其他主体的教育活动,把好其它主体相关人员的生态关;社会应为其他主体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第一,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战略上、观念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从政策上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从财政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企业、学校、家庭、社会、传媒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建议国家对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等部门的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增强生态“高压线”的震慑力,并建立生态文明网络教育系统,加强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企业、学校、家庭的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培训;整合环保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资源和权力,制定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战略,由专门机构推动实施,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逐步设置为中小学及高校非环境、生态、生物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组织资深专家编写教材,设置生态文明相关硕士、博士专业研究方向,广泛建设国家级、省市级、县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第二,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应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接轨,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开设宣传栏、制作宣传片、举办专家讲座报告会等方式进行企业生态普法教育,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岗位培训,使企业负责人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落实生态文明教育职责;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发展生态产业,实施清洁生产,开放与使用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支持企业员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等方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应定期通过学校、社区、媒体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状况、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主动邀请学校、社区、家庭成员到企业进行生态调查、参观实习与咨询;应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活动,投资支持学校、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宣传教育等活动,拓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
第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主体。首先,应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和其它课堂的渗透作用,待时机成熟后开设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进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其次,应加强各阶段生态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网络远程学习、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再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在校园文化规划中,体现生态特色;在校园绿化中,体现绿色概念;在校园设施建设中,展现生态意蕴;在校园文化中,穿插生态理念,创建绿色、生态网络文化。最后,应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定期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法讲座及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努力建设一批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立各级环保类社团,组织开展学生赴生态企业、社区开展生态宣传、参观体验、生态调研活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精品活动。
第四,家庭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在生态文明方面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努力建设“绿色家庭”:家长应给孩子创造绿色的软硬件环境,自觉遵守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学习生态环保知识,从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等小事做起,从娃娃抓起,向孩子讲解生态文明知识,教会孩子分辨生态现象,及时纠正浪费、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家长也应有意识地开展诸如生态环保游、生态体验活动之类的生态教育活动,引导孩子设计家庭生态建设方案并做好适时评价、做到奖罚分明,与孩子共同建设好“绿色家庭”。
第五,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外部环境场所。应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建立专题宣传栏,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与专题咨询活动、编写生态文明科普读物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利用世界环境日等各类环境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生态家庭创建等活动;应积极开展生态环保知识下乡活动,利用宣传栏、电视、广播、村务公开栏、集市、广场等各种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村民生态教育;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在主要报纸、网站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栏,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定期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及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生态环境适时跟踪,通过公益广告、生态微电影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应发挥已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建立覆盖面广、参与范围大的各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鼓励支持民间环保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允许其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深入人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四)加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力度
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形成体系,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亟待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力度。一是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生态文明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监督评价机构。各级各部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细则、工作规范,负责统筹规划、推动落实、督促检查与筹措资金,工作机构负责具体职责落实、资金支持、活动开展、教育培训与舆论宣传,监督评价机构单独设立,负责审批审核教育项目、教育基地认定、生态学校与生态旅游鉴定、执行监督与考核评价。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保障。在整合已有的生态文明教育指导文件、法规基础上,建议制定《国家生态文明教育法》,规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考核形式、机构设置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等,辅以出台公民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地方生态文明教育条例等配套规章制度,使生态文明教育法律化、制度化。同时,修订完善已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使其与时代发展同步。三是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保障力度。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学校应从设备、图书、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生态文明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应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个人与国际组织投入学校、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四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执行监督力度。为使教育达到效果,必须不断加强执行监督,对组织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作为状况进行监督,对生态文明教育状况、效果进行评价,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奖惩机制,对先进经验、不良现象与不作为情况分别进行奖惩、通报,使监督、奖惩长效化。
参考文献:
[1]霍芳霞,闫财旺.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哲学精神[J].商业时代,2010,(24).
[2]联合国新闻部信息技术科.二十一世纪议程[EB/OL].(2002-04-18)[2014-05-20].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chap36.htm.
[3]吴广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个维度[J].理论月刊,2013,(1).
[4]梅珍生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陈宇光.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4]李明,朱德米.从“知识传播”到“行动倡导”:我国环境教育新动向——“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政策分析[J].环境保护,2012,(4).
[1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17)[2014-05-25].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16]贾钢涛,潘祥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J].理论探索,2013,(1).
[17]卜晓军,任保平.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实践[N].光明日报,2009-06-20.
[18]彭天杰.苏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研究[J].环境科学丛刊,1989,(5).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0]何祖健,章兢.教育以人为本解读[N].光明日报,2004-11-10.
[2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人人参与 从我做起 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J].安徽林业,2008,(3).
[22]余维祥,余小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向度[J].生态经济,2013,(4).
[23]李德顺.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强调问题意识[N].北京日报,2011-04-18.
责任编辑 李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