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珊
在重庆市万盛区丛林镇西南2公里的山岭中,有一个天然大溶洞。这座由石灰岩层和钟乳石形成的溶洞名为海孔洞,高18至35米,宽18米,纵深210米,可容纳上万人。洞外四周林木环绕,地形隐蔽。但谁都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地处偏远、风光秀美的大溶洞,竟然是抗战时期中国第二飞机制造厂所在地。这里曾经生产过近百架飞机,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架国产运输机——“中运一号”。
1935年1月21日,国民政府与意大利签订协议,在中国成立一家制造意式飞机的工厂,地点设在南昌,公司全名为航空委员会下属的“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即原国营洪都机械厂的前身“中意飞机厂”。
1936年,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首先维修了“美龄”号飞机和2架意大利制的“菲亚特”双翼战斗机。1937年开始,该厂按计划制造了20架教练机和6架大型S-18双发轰炸机。尽管中国只承担了约20%的生产工作,但设计制造这种双发动机大型飞机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驻南昌的意大利员工纷纷回国,工厂开始疏散机器设备。这年8月,日机来犯,炸毁了厂房和还没来得及疏散的物资。1937年12月9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接收了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8年初,国民政府决定将几个中外合办的飞机制造厂和其他军事航空工厂整顿重建。
原“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从南昌撤退,人员和设备大多从鄱阳湖乘木船经九江、武汉,再通过蜀道,于1939年上半年陆续撤到重庆,转至四川南川县建设厂房,改名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通常称南川飞机厂,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当时的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昆明,第三飞机制造厂在成都),朱霖任厂长,逐步恢复生产。1941年冬季,该厂开始自行设计制造“中运一号”运输机。
1943年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工程院院士陆孝彭(解放后长期在洪都公司任职,是强5等多型飞机总设计师)被分配到位于南川的第二飞机制造厂任设计员。辗转到达南川的陆孝彭发现,第二飞机制造厂设在一个大洞里,洞外修了一些房子,外墙全部刷黑,洞口山上种了大量的青冈树,从空中根本看不出有洞。
洞内设有机工、钳工、白铁、机身、机翼、电镀等车间,洞外建有铸锻、油缝、修配、木工、修理等车间。洞外车间全部用松枝覆盖。为保证安全,还派了一个营的部队在此驻扎,洞口的坝子上架有机关枪,山顶设有岗哨,除飞机厂的员工外,任何人不准靠近洞口。
1944年11月,作为中国空军第四批出国实习生,徐舜寿与陆孝彭一同赴美。1946年秋徐舜寿回国,后携带新婚不久的夫人宋蜀碧一起到达南川飞机厂。后来,宋蜀碧在《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一书中记述了南川飞机厂的部分情况:
这家工厂原来在江西南昌市远郊的三家店,是中意合办的飞机制造厂,规模较大。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到四川南川县丛林沟海孔洞。丛林沟是一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镇,离南川县城约40余公里。工厂离丛林沟约5公里,翻过一座山沟就是海孔洞了。
海孔洞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自然山洞,在洞内建了三层楼房作为厂房,还建了许多辅助设施。我进山洞去过一次,看见三层楼的厂房还不及洞顶一半高。旁边还有一些巨大的“石笋”,从洞顶一直连到地面。
厂区很隐蔽,日机轰炸南川县城,以为是炸了这家飞机制造厂。据说日本人吹牛皮,在上海的报纸上扬言,已将第二飞机制造厂夷为平地,实际上却始终未发现工厂的目标。
陆孝彭主要参与“中运一号”的设计工作。当时林同骅任总设计师,为了加快进度,大家一边设计出图,一边进行生产,还经常到现场解答图样问题,听取设计工艺修改意见。到1942年秋,基本完成总体设计、理论模线绘制、气动力计算、载荷分布、重量分配、强度计算等工作。由于没有风洞,所需一切空气动力学数据均取于书刊杂志,由设计人员鉴别选用。
1944年8月终于完成了设计,总装出首架飞机,被命名为“中运一号”。随后,这架飞机在山洞里试过不少次车。怒吼的机声震耳欲聋,山洞中钟乳石边的鸟巢里飞出成千上万只鸦雀,好几天也归不了巢。由于附近没有大片平地作试飞机场,飞机必须先拆散,分装在几辆载重汽车运到一二百里外的重庆白市驿机场,再装起来才能试飞。
尽管工作非常艰苦,又遭遇封锁、轰炸,然而却挡不住年轻航空创业者的热情。和陆孝彭一起工作的,不少都是后方院校的毕业生,有航空、机械、土木、电机、化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尽管远离城市,却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偷偷传阅《新华日报》和进步书刊,学术气氛很浓,绝无迟到早退的现象。在洞口设计课里,大家伏在几十张意大利造的绘图台上,只有手摇计算机丝丝嚓嚓的响声,间或伴随着英文打字声 每个人都埋头工作。
在战时极困难的条件下,大家利用已有技术和制造能力,利用库存器材,在没有参考样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短短两年内就试造成功“中运一号”运输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由于当时金属材料匮乏,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的飞机包括“中运一号”大多是木质结构。“中运一号”是一款木质双发运输机,采用了美制450马力的9缸发动机,全长11.05米,起飞重量4537千克,最大时速324千米,航程可达1600千米。机身、机翼和尾翼都是用银松作骨架,外用桦木三层板作蒙皮。
这些珍贵的木料都是抗战前的存货,得到充分利用。飞机表面包了蒙布,并作了喷漆处理。机身漆成军绿色,腹面则漆成天青色。机舱内设正、副驾驶员,领航员座位各一,另有旅客软座8张。舷窗为方形,悬挂着淡蓝色窗帘,深棕色的地板打着腊。飞机上有一小间卫生间,装着能自动开合的便盆。舱内壁漆成淡淡的绿白色,悬装着乳白色舱灯,这样幽雅的装饰给旅客以安全感。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设计员们尽其所能做到“华”与“实”。
在战争的灾难笼罩下,这一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只造飞机,不造材料”,机械制造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冶金工业几乎为零。尽管国民政府在意大利和德国的支持下组建了空军,但所用的飞机基本上都是购买来的。飞行员也愿意飞国外的飞机,国内根本无法形成航空工业发展体系。
在抗日战争的8年时间里,日本侵略军曾获得国民政府在南川县建有飞机制造厂的情报,先后5次派飞机轰炸,但工厂隐蔽,防护较好,未能找到目标,而在距工厂20公里的南川县城投下大量炸弹。
1947年飞机厂奉令迁回江西南昌。1948年12月国民党将重要物资、人员迁往台湾。1951年4月17日,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诞生。6天后,刚刚成立的航空工业管理局正式通知南京22厂迁往南昌,在“中意飞机厂”旧址上新建国营洪都机械厂,也就是今天的中航工业洪都。60多年来,中航工业洪都坚定信仰,励精图治,自行研制生产并累计交付了5000多架飞机、数千枚导弹,完成了从一代机到四代机研制的跨越,产品转型升级,比肩世界的猎鹰高教机成功进入国内外市场,形成了初、中、高级教练机全系列格局和成熟的“训练效能体系”,让“世界教练机看中国,中国教练机看洪都”的品牌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国航空走向世界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