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水言
历经10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刚刚通水,就已经有人宣告工程失败。一篇名为《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文章,宣称工程没有办法达到预期效果。
2014年12月19日,自称是“物理学博士、电脑工程师、业余投资家、财经评论家”的网友 “马可安”,发表网络文章称,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流速度过慢,会使工程难以达到预期的年调水量;同时,大量泥沙沉淀,会“毁了中线工程”;还有,冬季“整个渠道的水会冰冻成一块”等。该文一发表,即引起网友热议,虽然原文很快被删除,但不少阅读过该文章的网友,仍据此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效果产生了怀疑。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专家王浩接受采访时表示,“都是外行,在那儿瞎咋呼,不予置评”。他同时表示,结冰期输水问题早已解决。
年调水量无法完成?
马可安文章称,根据正式通水时中央电视台视频中大黄鸭的漂流速度,“算出平均水流速度为10厘米每秒,输水量是22.4立方米每秒”。
马可安认为,这仅仅是工程设计流量350立方米每秒的1/10不到,他据此宣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的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无法完成。
对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蒋云钟表示,在中线工程京石段先期进行的调水过程中,就已经发现表层水流速度很慢的现象。但渠道输水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水力学系统,表层流速慢,并不等于中下层的流速也很慢。“实际上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渠水流速是不一样的,京石段供水时就发现,下层流速很快”。所以,判定中线工程输水的流速,不能简单地靠看表层大黄鸭移动的距离,就认定整个断面的流速都很慢。
也有网友评论称,黄鸭的体积较大,水面的风对其漂流速度影响明显,不能用来表征水的流速。
而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来的丹江水12月19日到达河北保定的西黑山分水口时水的流速是1米每秒。从这里,丹江水将分为两路,一路流往北京,一路流往天津。
泥沙沉积会毁了中线工程?
马可安文章还称,因为流速慢,可能会导致中线工程干渠渠道大面积的泥沙沉积,最终毁了中线工程。
“汛期之后,丹江口的水浑浊,携带大量泥沙,充水试验时的2亿立方米用水58万吨泥沙,平均每米干渠沉淀了450公斤的泥沙。因大量泥沙沉淀,所以开闸放水后水流缓慢,导致更多泥沙沉淀,最终彻底毁掉输水工程”,马可安认为流速慢的原因,是因为充水试验导致的泥沙沉积。
对此,12月21日,原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教授级高工郭继明说,丹江口水库的水非常清澈,含沙量很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陶岔渠首枢纽位于丹江口大坝下游,水流更清澈,不存在马可安文章中所述的泥沙沉积问题。
此外,马可安文章称,“98%的泥沙沉淀在丹江口水库,很快水库将完全淤塞”。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万建蓉等人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显示,运行100年后至2103年,丹江口库区淤积量也只占其库容的9.6%,泥沙淤积量很少。
郭继明说,丹江口水库是“高坝大库”,是通过建水坝蓄起来的水,泥沙沉积影响的只是死库容,不影响蓄水,“几百年都没事”,而且现在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提高到176.6米,库容进一步增加。
冰期没法输水?
马可安的文章还称,“冰期会让整个渠道的水基本停止流动,冰冻成一块,彻底破坏工程。”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结冰问题都研究了有10年了,结冰期怎么输水,冰封期怎么输水,化冰期怎么输水,别听他们瞎咋呼。”
检索相关文献,确实发现冰期输水是南水北调建设要解决的重要水力学问题之一。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沈凤生此前介绍,中线冰期输水调度的基本方法是:科学预测河流的结冰期,通过控制水位、流速,让水面形成稳定的冰盖,然后在冰盖下输水;在输水期间,保证输水稳定,防止冰盖被破坏;当气温回升时,控制好水位、流速,确保冰盖就地消融,不产生流冰,避免产生冰塞、冰坝。
先期运行过数次的京石段引水工程,此前其实已经进行过两次相关气象观测,以及根据气象观测进行的调控试验。
中线输水如何保障?
虽然马可安的数个观点都引起了争议,但其关注的问题,确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需要关注的大问题。
2014年10月份的《长江科学院院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的文章,作者黄国兵等人,近年来一直都在进行与南水北调输水相关的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几位作者也认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言,“尽可能减少渠道及建筑物的水头损失,确保工程输水能力,是工程设计时需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其中,马可安文章中提到的渠道糙率、冰期输水等,正是这些年长江科学院等参与南水北调的科研机构重点攻关的课题之一。
黄国兵等在文章末尾也提出,“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线通水,需在满足全线调水需求的同时开展相关水力学特性监测工作,如全线各渠段渠道及过水建筑物糙率率定、各节制闸过闸流量复核、冬季输水渠段冰凌原型观测等”。
他们认为,要“保证中线工程安全、适时、高效地输水运行,仍需结合工程实际对正常调度和应急调度方面的水力学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