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燕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面对问题意识日益丧失的教学现状,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把问题意识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中。本篇文章,从保护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实验手段、培养观察能力这样四个方面分析,谈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改变当前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缺失能够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意识;思维活动
问题意识的缺失是我国当今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在长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喂食”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逐渐失去了原本对世界的好奇,取而代之的是逆来顺受的一味地接受,这种态度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要知道,创新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缺少了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才了。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下定决心改变灌输教学模式,创新物理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特点,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途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种对未知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状态。强烈的好奇心可以有效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换句话说,好奇心越强的人,越容易发现新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思考。高中生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的年龄段,高中生具有的旺盛的好奇心对于培养问题意识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传统教学观念中却并不看重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的价值,而总是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不断的抹杀学生的好奇心。长此以往,学生的好奇心会被逐渐湮没,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也变得迟钝不已,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也失去了兴趣,问题意识也就逐渐被磨灭了。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现行的不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借以保持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本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够自由的驰骋在物理科学世界。一旦学生能够长期保持着对物理学科强烈的好奇心,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二、创设恰当有效的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学生对所探究的对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怎样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教师可以结合着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围绕着教学相关内容创设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以情境来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一,以直观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直观的情境画面,可以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轰炸机投掷炸弹的视频,当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投掷的三枚炸弹上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进行引导:轰炸机现在做的是什么运动?轰炸机上投掷下的三枚炸弹做的是什么运动?思考一下为什么投掷下的三枚炸弹并没有在同一条垂线上?就这样,在一段视频资料和几个问题的引导下,引发了学生对“平抛物体运动”的深入思考,并在头脑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第二,利用大胆的想象创设问题情境。丰富的想象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很多时候,这种想象力由于不恰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事实上,想象力丰富与否往往决定了人们思维的活跃度。因此,教师一定要善加利用学生的想象力,以丰富大胆的想象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讲“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就给学生展示了一副画有苹果树的图片,看到这幅图片,学生很快想到了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这样一个典故。然而,接下来,教师对这幅图画的解释并没有停留在典故上,而是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图片,这时候,有学生发现在图片上除了苹果树,还有一轮月亮,于是鼓励学生看着这幅图片展开大胆的想象,并可以提出任何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之间开始热烈地讨论了起来,一段时间的讨论过后,有学生就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月亮不会像苹果一样落下来?”“如果苹果树是长在月亮上,苹果还能落到地面上吗?”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学生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开阔了,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都给予了鼓励。在学生丰富想象力的激发下,问题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第三,利用思维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按照人们的心理特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往往很难激起人们探究的兴趣,而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和现象却很容易引起人们一探究竟的欲望。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出各式各样的知识和经验,而这些知识和经验中并不都是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有些与科学概念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每当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会产生疑问并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利用一些思维冲突来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到“牛顿第三定律”的时候,就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拔河比赛中,是不是获胜的一方的拉力要大于失败一方的拉力?对于这个问题,所有学生都毫不犹豫的给予了肯定答复,然而这时教师却否定了学生的答案,对于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所有学生都感到吃惊不已,从而使得自己的常规认知和既定结论产生了冲突,在这样一个心理状态下,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被激发了出来,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原因。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再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教学工作,学生自然十分投入,而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三、积极利用直观生动的实验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直观生动的场景越容易激活人们的思维活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相较于枯燥的知识理论讲解,物理实验活动往往更加生动直观,而这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对于学生提出问题,强化问题意识也是大有帮助。因此,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尽量多的开展一些物理实验活动,积极利用直观生动的实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到“力的分解”的时候,就在课堂上给学生表演了一段“大力金刚指”一根手指断钢丝的实验。当学生看到这个画面以后,感到十分不可思议,有些学生甚至要求自己上台验证一下钢丝是否有问题。结果经过学生亲自验证,钢丝的确是普通的钢丝,并没有动过什么“手脚”,为了增加学生的信任,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可以找学生把刚才的实验做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根手指就轻松地截断了一根钢丝。这个时候,学生中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开始围绕着刚才的实验现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就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起来,在直观的实验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开始了主动的思考和学习。
四、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活动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步骤,观察能力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观察能力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只有人们观察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和现象时,头脑中才会产生疑问,进而形成问题意识。由此可见,观察能力是问题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因此,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虽然观察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经过后天的训练是完全可以得到提升的。因此,在实施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科学的观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推敲的习惯,而在观察和推敲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会自然涌现,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养成多看、多思考、多提问题的好习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化也是非常有利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对学生思维活跃度和主动性的训练,只有学生的思维活动时刻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才可能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认知,取得新的成就。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自然学科,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上具有很多的学科优势,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学会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大胆创新物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问题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雪梅.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1,(04).
[2]顾成纲.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1).
[3]周久璘.探究性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10).
编辑 ∕岳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