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建立模型的有效策略

2015-04-27 09:28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蔡晓严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关联关键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 蔡晓严

关联:建立模型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 蔡晓严

模型思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词之一,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模型思想的渗透,让学生经历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的过程,充分体会模型思想的价值.在近期的中考一轮复习课上,笔者将模型思想渗透在审题教学之中,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将文本、图形与数学模型紧密关联在一起,形成了问题解决的快速通道.现结合部分教学片断谈一些体会,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一、紧扣基本概念,提取解题模型

数学概念是数学模型的生成基础,不同的数学概念一般会生成与之配套的模型.因此,在解题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题中的基本概念,利用基本概念与数学模型的关联,努力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出与之匹配的解题模型,铺平问题解决的道路.

案例1“概率”复习片断.

例1在三只乒乓球上,分别写有三个不同的正整数(用a、b、c表示).三只乒乓球除上面的数字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将三只乒乓球放在一个盒子中,无放回地从中依次摸出两只乒乓球,将球上面的数字相加求和.当和为偶数时,记为事件A;当和为奇数时,记为事件B.设计一组a、b、c的值,使得事件B发生的概率为并说明你的正确性.

教师:认真阅读例题,想一想,这道题目要我们做什么?

教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2:因为是概率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用树形图或表格来列举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然后根据所列结果,选择合适的数据验证结论.

教师:好的,树形图是化解概率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模型,接下来,大家就用这个模型来解决这道题目.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并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树状图,给出了完整的解题过程)

教师:非常棒!树状图和表格是我们列举概率事件结果的模型,在解决概率问题时经常用到.用好这两个与“概率”相关的模型,我们就可以顺利化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概率问题了.

案例分析:在学生学习“概率”时,不仅知道概率的基本含义,还深入学习了概率的求法,尤其对与之紧密关联的用以列举事件发生结果的“树状图”与表格这两种数学模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解答概率问题时,这两种数学模型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而且也是化解现阶段概率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教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问题解决的经验,让他们从审题入手,理清例题的解题目标,将“概率”这一基本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解题模型(树状图、表格)关联起来,以与基本概念匹配的解题模型的应用推动有效的解题过程的形成.

二、用好符号替代,形成常用模型

在数学问题中,一些未知的数量在题目中是显性存在的.在例题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将未知量与未知数关联起来,引导学生将这些能够直接看出的未知数量用未知数x,y直接“代入”,抽取出指向问题解决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出一些常用的数学模型,如方程(组)、不等式(组)等.

案例2“方程组的应用”复习片断.

例2小明和小丽到文化用品商店帮助同学们买文具.小明买了3支笔和2个圆规共花19元;小丽买了5支笔和4个圆规共花35元.每支笔多少元?每个圆规多少元?

教师:题中有哪些未知数量?

学生1:笔的单价和圆规的单价.

教师:如果我们设每支笔x元,每个圆规y元.将x和y“代入”到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2:3x和2y共19元;5x和4y共35元.

教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学生3:直接将x,y分别代入到题中笔和圆规的位置上,就可以发现这样的关系了.

(在学生叙述过程中,教师用红色粉笔将题中的“笔”和“圆规”分别用x,y“代入”)

教师:很好!说说你的解题模型吧!

教师:真不错!请大家给出完整过程.

案例分析:在应用题解答中,方程(组)和不等式(组)是学生常用的数学模型.案例2中,教者抓住题目的特点,让学生用“符号替代”的方式发现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建构方程组.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是成功的,解题模型的顺利得到让接下来“给出完整过程”成为可能.而上述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不仅提取了学生脑海中“等量代换”的经验,还将等量代换由“同质代换”(代换的内容相同,比如同为文字)演变为“异质代换”(符号代替文字),找到了一条建构常用数学模型的快速通道.

三、定格特殊位置,获取几何模型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版块知识时,会将一些蕴含着丰富数学知识的几何图形定格为几何模型,融入到已有的知识网络中,比如角平分线模型、垂直平分线模型等.这些几何模型,不仅指向几何知识本身,还与方程、函数等数学模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生化解一些综合问题的“利器”.

案例3“相似三角形”复习片断.

例3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8,AD=3,BC=4,点P为AB边上一动点,若△PAD与△PBC是相似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

图1

A.1个B.2个C.3个D.4个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题目,并找出题中可能存在的数学模型.

学生审题,标记并作图.5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学生1:我发现图中存在“一线三直角”模型.

教师:哦!是吗?

学生2:是的.根据题意可得,在△PAD和△PBC中,∠A=∠B=90°.如果△PAD与△PBC是相似三角形,那么,顶点A和顶点B一定是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如图2,∠DPA=∠PCB.易得,∠DPC与∠A、∠B一样都是直角.

教师:很好!这就是“一线三直角”模型,还有其他模型吗?

学生3:我发现的也是“一线三直角”模型,如图3,这时,点P的位置离B点近了些.

学生4:我觉得这道题中不光有“一线三直角”模型,还有“光线反射”模型.除了直角外,我觉得两个三角形中的点P也可以是对应顶点.如图4,此时∠DPA=∠CPB,这实际上类似于物理上的“光线反射”模型,此时两个三角形同样是相似的.

图2

图3

图4

教师:真不错,你还将物理模型移植到了数学上来了!这两种看似不同的数学模型,我们能归为一类吗?

学生5:都叫“K形图”吧!

教师:嗯!确实都像,就叫“K形图”吧!那么,这道题中符合要求的点P一共有几个呢?

学生(齐答):3个!

案例分析:在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中,几何图形因其直观性,成为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数学模型,成为他们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案例3中,教师让学生从探究P点位置入手,挖掘题中可能存在的数学模型,“一线三直角”模型、“光线反射”模型,以及最终归纳得出的“K形图”,学生不仅关注了“形”上的相似,还理清了这些模型的知识起点和数学道理,为这一模型在今后解题中的应用扫清了障碍.这样的教学,以例题求解为抓手,突出解题一般方法的呈现,将模型思想渗透到教学之中,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抓住关键词语,建构组合模型

初中阶段,数学题的信息呈现方式很多.不仅有纯文本信息,还有图形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虽然信息的呈现方式不同,但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就可以建构出有效的解题模型.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关键信息与数学模型关联起来,提升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

案例4“一元二次方程”复习片断.

3.模型的产出。模型的产出主要是一系列计算结果,这些结果基于模型的投入和假设条件,经过相关财务公式计算而来。主要的结果包括:资本支出;削减股本;提取债务;服务费(对于特许经营权项目为车辆通行费);其他运营收入(对于特许经营权项目表现为次级收入,如特许经营权公路相邻的土地开发收入);运营支出;利息;税;偿债;(收入)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现金来源和使用);贷款方的债务偿还能力比率(流动比率,利息偿付比率,债务与股本之间的比率等);投资者的回报;净现值(以便公共主管部门能够对不同投标进行比价)等。

例4t是实数,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t-1=0的两个非负实根,则(a2-1)(b2-1)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教师: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1:一元二次方程x2-2x+t-1=0,这个方程有两个非负实根a,b.

教师:那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2:(a2-1)(b2-1)的最小值.

教师:这题用什么数学模型来求解?哪些词能引导你发现解题模型?

学生3:最小值,我感觉可能与“带范围的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有关;a,b是两个非负实根,我觉着还可能与“根与系数的关系”有关.

教师:到底是不是这些模型呢?大家先试着将式子(a2-1)(b2-1)变形,速度快的同学可以试着去解一解.

学生4:通过变形,(a2-1)(b2-1)=(ab)2-(a+b)2+2ab+1.

教师:你们得到的是这个结果吗?

学生(齐答):是的!

教师: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学生5: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得到a+b=2,ab= t-1.代入变形后的式子可得(a2-1)(b2-1)=t2-1.显然,这是一个二次函数,与学生3猜想的数学模型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求出这个函数的顶点坐标就可以得到它的最小值了.

学生6:他说得不对!这个二次函数的顶点(0,-1),不在取值范围内!

教师:哦!是吗?

学生7:是的!根据“a,b是两个非负实根”,不仅能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还能得到:①Δ≥0;②a+b>0;③ab>0三个不等式,进而可以求出t的取值范围为1≤t<2,这一段取值恰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右侧.所以,当t取1时,函数可以取得最小值为-3.

教师:太棒了!那么,题中究竟是哪些关键词语对你建立模型具有提示作用呢?

学生8:“两个非负实根”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既有根与系数的关系,又有根的判别式,还有不等式(组),我们应该先将能得到的模型写下来,然后在选择使用.

学生9:题中的“最小值”,告诉我们问题与函数有关,应该是函数图像的最低点.

教师:你们说的都很对!认真审题,将题中关键词语与解题模型关联起来,不仅是化解这道题目的有效策略,还是解决其他数学问题的很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解题时要关注此法!

案例分析:在数学问题中,常隐藏着一些能够传递关键解题信息的词语.如果能将这些关键词语与常见数学模型关联起来,将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形成有效的解题路径.因此,培养学生剖析关键词语的能力就应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案例4中,教师引导学生从题中的“两个非负实根”和“最小值”入手展开联想,并尝试给出了函数、不等式(组)等解题模型组.这些模型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解题经验之上,是对已有解题经验和数学模型重新整合,借用例题的讲评,教师将一些单一的数学模型和分散的解题经验逐步链接起来,形成了便于后面学习与应用的模型串.可见,基于关键词语剖析为起点的模型教学,应突出关键词语的发散联想,注重词语与模型的关联,让模型生成与审题析题同步.

数学模型来自于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也服务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在学生的知识网络之中,数学模型既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关,还与数学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紧密联系.因此,要想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就应从问题本身入手,找寻出能够与模型关联的“关键点”,这些“点”可以是数学的基本概念,也可以是图形的特殊位置,或者是问题的关键词语.找到这些与模型紧密关联的关键信息,对学生从认知结构中提取出有用的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我们应立足日常课堂教学,将模型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之中,推动他们形成建构模型、应用模型的意识.H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关联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高考考好是关键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基于电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简述
奇趣搭配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