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重视信息传递

2015-04-23 00:38:38周大田周大明
教育界·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口诀一节课乘法

周大田 周大明

物质、信息、能量是构成当今客观世界的三大支柱。这三个概念中,信息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每节课中尽量传递给学生有效的信息。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当前,我们所施行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教育要素,第一是人——教师和学生;第二是物——教材、资料、信息、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一节课是否成功,其实就是人物的配置是否最优化。因此成功的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优化时间

传统的应试教育认为,一堂好课,老师应该讲得多,细致深入,面面俱到,学生才会头脑清醒,对知识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持此种观点者听课、评课,一般看老师在一堂课内是否“勤讲”三分之二或者五分之四的时间。而现行新课标认为,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教给学生方法以及知识的关键处,课前准备多设计些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问题,归纳信息,回答问题。一节课内,教师最多讲三分之一的时间。

(二)优化内容

优化内容就是要求教者课前准备应该精准而且实在,重点难点突出,讲述时候精确透彻,教案和板书的设计新颖平实,复习课程或者引入新课新奇简单,教学过程灵活多变,知识点必须落到实处。具体教学过程中,尽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将学生引导到探索、求知这条线上,沿着知识的线索去寻找答案。

(三)优化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是教要得法。作为一名教师,完成一节课应该像作战指挥员那样,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制定出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施教方法。现行新课标下编制的新教材,每一个单元,章节大致是按照引导、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结论的循序渐进过程编写的,这既使学生掌握了教材基础知识,又拓展了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们每一节课中,也可以采用此过程设计一定的教法。

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重视信息的传递

优化课堂结构,就是要求我们教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给学生广泛的有用的信息,使之今后利用它去掌握客观世界,认识主观世界,探索未知领域。

信息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中。现代自然科学对信息的一般理解是:信息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由事物显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包容的内容。

(一)数学信息的传递(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古人云,学则需疑,疑则有问。课堂教学中,老师传递出的信息应该是知识点的逐渐推进,学生则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思考,以便得出这部分知识的结论。

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5的乘法口诀有哪些?

(2)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3)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4)5的乘法口诀与1—4的乘法口诀有何联系?

(5)5的乘法口诀怎样运用?

具体教学中,师生一道演算试题,归纳问题,让学生在演算归纳的过程中接收这些信息,也可以让他们自主设疑,和教师一道答疑。这样很轻松地完成了本节知识的教育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信息的传递(以初中词语教学为例)

语文教学的信息传递不同于自然学科的信息含义,其信息的传递在语文教学上要依赖于特定的语言环境,凭借教师的审视、体验、语感来形成语意信息、形象信息和交叉网络系统。对于我们的受教者——学生,预先不知道的、没听说过的就是信息。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在课堂上传递给他的就是信息,反之就不是信息。当然我们的语言就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信息量了,他们听到的就是没有价值的废话、多余的话了。就语文教学而言,应当减少长期以来存在的老师一言堂、满堂灌、程式化的弊端,课前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使之包含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信息价值。如古文词语复习“叫”这个词时,可以和学生一道将鸣、嘶、啸、啼、吠、吟等列出来,作为信息一并传递给大家。在复习“看”这个词的时候,我和学生一道将有“看”意义的词语,按照以下方式列出来——

一个字的有:望 瞟 瞥 看 视 瞄 顾 瞅

两个字的有:仰视 俯视 探望 顾盼

四个字的有:极目远眺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望穿秋水

语言信息不是一个单面体或者一条线,而是经纬交织的网络。如“死”这条信息可以用:驾崩、去世、牺牲、归天、断气、停止呼吸、见上帝、完蛋、呜呼哀哉等许多信息符号来传递,其中有些词语的信息量远比“死”的信息量大,还传递了死者的身份、社会评价、叙述者对其人的情感以及信息源的社会诸方面网络的交织。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科学在进步。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者,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要传递给学生有价值的信息,自己就应该不断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存更多的知识,精钻教材和课标,研究信息的吸收者——学生,这样方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因地制宜,机动灵活,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真正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给学生,实施创新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新型的建设人才。

猜你喜欢
口诀一节课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口诀与加法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口诀中的规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怎样熟记口诀
托马斯的一节课
学生天地(2018年17期)2018-07-09 01:33:24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