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

2015-04-23 02:11佘双好邢鹏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佘双好 邢鹏飞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30周年以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无到有,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成为一些学校支柱性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学科话语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建设时间最早、专业相关度最高、专业建设最为规范的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活跃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研究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地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拥有了同我国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平等的发展地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也存在着发展过程的曲折,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相衔接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知识积淀也还不太厚实,专业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专业建设的依托单位和知识平台构建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建设,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持续、健康、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001-08

1984年,教育部连续下发三个文件,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和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同年9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届本科生正式入校,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诞生。2014年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立30周年,为了系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我们组织专门课题组,通过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查询”数据库以及各相关高校公开网站,对全国高校233个本科专业、324个硕士点和75个博士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别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培养的研究报告①,综合本硕博专业建设情况,课题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立30周年以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无到有,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成为一些学校支柱性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学科话语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建设时间最早、专业相关度最高、专业建设最为规范的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活跃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研究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地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拥有了同我国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平等的发展地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也存在着发展过程的曲折,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相衔接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知识积淀也还不太厚实,专业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专业建设的依托单位和知识平台构建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建设,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持续、健康、内涵式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建设成就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建30年来,专业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最迅速的专业。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总体发展情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1984年开始创办,1988年正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到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到2006年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独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点,实现了学科建设的历史性飞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历程见表1。如果说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创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起点,那么,200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006年以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快速和稳定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现状

课题组从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专业水平和专业依托单位等几个方面,对全国高校233个本科专业、324个硕士专业和75个博士专业进行了分析,从总体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般设在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和理工科院校,普通院校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较多,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层次的提升,主办专业的学校层次也随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多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具体来看,举办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专业其在学校类型、学校层次、专业水平和专业依托单位又各有不同。比如本科专业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举办,这可能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文科类,而师范院校又有为中学培养政治课教师的历史和现实资源。但从学校层次来看,主要集中在普通本专科院校。而硕士特别是博士专业学校主要集中在综合院校,并且学校层次逐渐提升。具体情况见表2、3、4。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情况

从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以综合性复合人才培养为主,在30个样本高校,以“既能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培养目标的院校最多,占50%,居调查样本的一半;以中学思政课教师为培养目标的次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培养目标的院校占学校总数的30%;而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管理工作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院校占20%。

从硕士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在33个样本高校中,具有单独二级学科培养方案的院校占81.8%;按照一级学科设计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被表述为研究方向的院校占院校总数的18.2%。各院校培养目标总体高度一致,一般包括:思想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外国阅读写作能力成为能够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党政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仅1所高校凸显自身特色,如某医科大学硕士生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医药院校和医药行业所需的具有一定药学基础的有特色、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相应的,除了具有一般院校的要求之外,该院校还要求硕士生具备“熟悉医药行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了解一定的相关药学基础知识”。

从博士人才培养目标来看,36个样本高校,具有单独二级学科培养方案的院校30所,占83.3%;按照一级学科设计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表述为研究方向的院校6所,占院校总数的16.7%。各单独二级学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总体高度一致,一般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研究,分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信息处理、学术交流与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而以一级学科设定的培养目标则较为宏观,例如四川某大学“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领军人才,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依据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和2012年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等文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有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法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写作;专业课有6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基本思想政治观教育。据课题组对各院校开设这19门必修课情况进行评估,30个样本院校,开设门数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6,平均值为11.2,标准偏差为2.41。不同院校类型、层次等差异而言,师范类平均开设数量为11.9,综合类10.8,理工类13.0,其他类8.25,理工类、师范类与其他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层次院校之间、有无硕士点、有无博士点院校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5)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情况 依据学位[2005]64号文件,参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2]相关成果,我们确定硕士必修核心学位课程12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对各院校开设这12门必修课情况进行统计,开设门数的最大值为9,最小值为1,平均值为6.2,标准偏差为1.86,中位数为6。②表6所列举的是硕士专业课程专业评估质量最好的院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层次、有无博士点院校之间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思想政治教育博士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依据学位[2005]64号文件,课题组确定以下8门核心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前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对各院校开设这8门必修课情况进行统计,开设门数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平均值开设3.7,标准偏差为1.43。如表7所示,代表了博士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最高水平,而其他院校开设更少,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性有待提升。不同层次、有无博士点院校之间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三个阶段总体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情况较好,随着学位的提升,课程设置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度越高,核心课程比例开设以也越来越高。但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建设水平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专业性虽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部相比较高,但也存在着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的空间。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衔接的问题

从专业院校层次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层次的院校层次分布差别很大,本科专业主要分布于普通院校,而硕士点半数以上也是在普通院校,博士点院校层次分布较为多元。就院校类型来看,不同专业层次院校类型所占比例差距较大,本科专业主要分布于师范类和综合类,硕士点专业主要分布于综合类和理工类,博士点专业主要分布于综合类和师范类;博士点和本科专业院校类型分布较集中,而硕士点分布类型较分散,与博士点和本科专业院校分布差别较大。从专业层次的衔接来看,近60%的本科专业无学科点支持,而70.4%的硕士点和52%的博士点不具有本科专业,且本科专业与硕士点和博士点依托单位明显分离。就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本科专业研究视野多集中于师范类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视野较为狭窄,且本科专业研究成果数量多质量却较低。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本、硕、博专业的分离和不协调,尤其是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势必对本学科人才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2.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问题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件均有涉及,然而,具体到各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院校和不同专业层次却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从横向而言,各本科院校培养目标设定具有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课教师化方向、党政企政工干部化方向以及二者结合化三种不同目标方向,存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鸿沟,有待内部协调融通,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晰。而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方面,同一层次内部大多高度统一一致,需要凝练培养特色,即便是某高校提出“旨在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医药院校和医药行业所需的具有一定药学基础的有特色、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目标,但是纵观其课程设置根本没有体现“药学基础”的内容,与其他院校并无差异。而以一级学科设计培养方案的院校,其表述也较为宏观模糊、定位不清。从纵向而言,不同专业层次的培养目标设定的深化提升不明显,对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区分度不大,看不出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别,如表8所示,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要求基本相同,没有凸显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的独特特点。

3.人才培养单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分离的问题

尽管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54号文件下发以来,中宣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多次发文要求学科建设进行规范,但从调查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依托单位和学科依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现状(如图1所示),26.2%的本科专业建设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88%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所占比例从本科的73.8%下降到硕士点的5.6%和博士点的5.3%,随着学科层次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范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离现象,有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同时分散于不同院系,依托不同学科建设,设置不同招生指标和研究方向。

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性的问题

调查表明,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课程,但从培养单位在核心课程设置来看,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存在着课程开设随意性的问题(见表9)。从横向的同一人才培养层次不同院校比较来看,不同院校之间专业课程设置数量差别较大,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一致性偏低,反映出同一专业层次不同院校之间课程设置的异质性较大与混乱。从纵向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层次对比,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思想政治教育史等课程都具有较靠前的排名,但是从开课率而言,硕士生和博士生75百分位点课程的开课率已经下降到15.2%和5.6%,专业核心课程的深化并不明显。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和前沿课程开设数量来看,硕士和博士开设研究方法课程的比例分别为15.2%、16.7%,前沿课程为21.2%、66.7%,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马克思主义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课程设置来看,各院校一般设置了哲学类、教育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等课程,如图2所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国外马克思主义课程从本科到博士层次开课率均很低,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课程中除当代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随着专业层次的提高逐步深化之外,其余课程的开课率并没有得以明显提高,可见直接性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就不同层次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的专业性评估结果来看,均接近于正态分布,都存在部分核心课程没有开设的情况,培养方案的专业属性都应进一步提升。因此,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凸显专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应当重视的问题。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建设,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持续、健康、内涵式发展。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实现由量的优势到质的提升

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整体设计和具体优化。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构布局调查情况来看,存在着学校层次分布、学校类型分布及专业实力分布的不合理和层次衔接不畅通等问题,需要从总体上进行结构优化。必须充分重视本科专业的建设,鼓励高层次、实力强的高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办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提升现有本科专业院校的专业水平。同时从地域分布和学校类型分布上,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结构,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布局。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协同机制,横向之间建立不同地域之间、不同学科专业实力的院校之间、同一层次院校之间的协同协助机制,纵向之间应处理好单独具有本科、硕士或博士专业点的院校之间以及同时具有三个层次院校自身专业层次之间人才培养的协调性,同时探索建立院校与社会力量、党政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来看,都有一个协调本科专业、硕士点与博士点均衡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的问题,要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生源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由数量优势到质量优势的提升。

2.进一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边界,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立,必须明晰学科内涵,明确学科边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应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领域。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4号文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围”作了明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但是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设置来看,研究方向设置的随意性和偏离学科领域的现象还相对比较普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应依据国务院学位办相关文件要求,围绕党的思想理论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核心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开掘,形成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提升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3.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2012年教育部专业介绍指出:“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能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4号文件对硕士和博士学位培养目标进行规定,硕士学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博士学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分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学科信息处理、学术交流与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同层次和不同院校之间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和混乱的问题。应根据文件要求、院校特色和优势领域,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区分不同层次,提升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衔接性和流畅性。

4.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凸显人才培养专业特色

课程是一个专业构成的基本元素,“一个好的高水平专业,直接取决于高水平的课程,并且还取决于课程的良好结构”[4]。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性评估来看,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的课程方案,但是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课程设置随意性差、专业性不够和知识体系相对传统等问题依然存在,应立足学科属性,夯实学科核心知识,把握前沿趋势和研究方向特色,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完善,应根据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要求,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性、各学科专业点优势领域的独特性和现代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前沿性等特点。从目前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设来看,最核心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课程普遍开设不充分,应切实解决。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来看,研究方法课程和前沿课程的缺失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硕士和博士生研究方法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应鼓励开设前沿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研究方法训练。

5.完善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管理,助推学科专业科学发展

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依然需要在招生政策、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和领导管理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支持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强规范管理,做好顶层设计,以指导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深入发展。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已经成为我国学科点最多的学科,各院校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本学科专业适度发展规模,着重从生源质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对于专业点和导师,应采取切实政策进行规范。虽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科司、思政司等部门多次出台文件进行规范,但是仍存在执行不力等问题,比如专业不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生导师在培养方案和招生目录中公开设立不属于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等问题,应逐个进行排查,限期整改,甚至取缔不合格的学科点或导师招生资格。其三,加强学位论文的规范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取得学位的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内容,增强学生学科意识和学科规范。其四,出台专业培养指导方案。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和思政司等相关领导部门应组织力量研究制定符合不同层次的培养指导方案,科学区分各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

6.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30多年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最大的专业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30多年以后的今天,实现专业内涵式发展、提高专业质量和水平、注重专业建设标准和规范应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战略重心的转变,向内发力,解决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由量的扩张发展到学科质的优势的提升,发挥学科的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职能。应建立良好的学科人才梯队,发挥学科高深知识的产出能力,为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在学科制度建设的方式上,要注重从内部提升认同机制与自律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优化学科制度,避免学科制度建设偏离学科规训的倾向,在学位点的申报和建设的同时,必须关注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将社会服务与知识创新相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发展学术、建设高深学问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注 释

①佘双好,邢鹏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佘双好,邢鹏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建设现状与特点分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4);邢鹏飞,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建设现状及建设对策[J]. 2014(12).

②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和博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质量,此处评估的核心课程的统计,包含样本院校的选修课.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项目课题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J].思想理论教育,2006(19):4-13.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7(9):4-22.

[3] 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90.

[责任编辑:孙明哲]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