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小勇
“活教育”课程与“行为”课程之目的比较
文/唐小勇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课程对学前教育作用发挥有重大影响。陈鹤琴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分别构建了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幼稚园“活教育”课程理论和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本文从课程目的角度比较分析两种课程,以期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产生借鉴和启发意义。
活教育课程;行为课程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陈鹤琴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就有“南陈北张”之称,二人在批判当时中国“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本国国情和民性出发汲取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联系且各有特色的幼稚园课程思想,分别是“活教育”课程和“行为”课程。这是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对幼稚园课程的探究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在今天依然有其强盛的生命力。本文从课程目的角度比较分析两种课程,以期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产生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活教育”课程目的
“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陈鹤琴先生之所以讲“做人”,是因为人一生中都面临着做人的问题,东西方教育家普遍的共识之一就是十分重视做人,“可是到了近世,教育变了质,以为去读书是‘受教育’,反而把做人忘记了,所以今天我特别提出‘做人’以唤起人们的注意”。
陈鹤琴先生认为人可以划分为世界人和国家人,两类人除都具备做人的一般属性外,还会由于国情与民性的迥异而各有特殊性。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有:“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创作的能力;第三个条件是要有服务的精神;第四个条件是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个条件是要有世界的眼光”。
“至于做世界人呢?主要的条件便是‘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
“活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即在于培养具有这些条件的‘人’、‘中国人’、‘世界人’”。陈鹤琴先生指出“传统教育以获得知识,预备升学为目的,所以处处地方都注重文字上的知识;而活教育的目的,则注重在培养儿童适应环境,控制环境,利用环境,怎样做人,怎样接待事物,接待人”。
陈鹤琴先生把幼稚园教育目标概括为以下四方面:在做人方面,要养成儿童有诚实、正直等品质,惗悯之心和合作服务的精神;在身体方面,主要是训练儿童形成强身健体的习惯和方法;在智力方面,重视直接经验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儿童接触自然和社会,养成对周围事物的研究态度和探究精神;在情绪方面,并重良好情绪的养成和不良情绪的克服。
(二)“行为”课程目的
满足儿童身心的需要。张雪门先生强调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是开展儿童教育的前提。在处理满足儿童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时,他主张“儿童反应的是他自己环境里的社会,但绝不是成人的社会”。因此,课程不可完全由成人支配,成人的需要和经验与儿童的需要和经验并非对等,幼儿期满足具有主体意识,发展需要的儿童自身的诉求要大于社会的需要。
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和习惯。张雪门先生指出儿童教育不仅要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圭臬,而且还应十分重视培养其获取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尤其是直接经验。为此,他大力地反对旧的幼稚园教育“抛弃了第一步接触环境的行为”,反而适得其反的向幼儿灌输《三字经》等为代表的文字课程。
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张雪门先生呼吁为使幼稚园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国家培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而非一介书生,必须将儿童生活能力的培养置于课程目标体系。
(三)启示
就课程目的的内容而言,两种理论的课程目的都强调幼儿教育课程编制务必关注幼儿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同时幼儿成长环境也不容忽视。这是有益制定出既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发展的课程目的。此外,陈鹤琴先生关于做“世界人”主要条件的思想即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这是值得生活在网络信息通道便捷的中国甚至全球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主题。当代课程改革应该合理处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为使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适应不同国家间人员交际、合作频繁的社会生活,我国当下课程改革应该具备国际视野,统一两类需要即本地区、本国家、本民族需要和整个人类的需要。
就课程目的的形式而言,两种理论的课程目的都采用普遍性目的取向,其优点是融入了课程目的的一般性原则,向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了创造性地理解课程目的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大平台,它与各种具体的教育情境都具有或多或少的一致性,对此,我们应该发挥。然而,针对其模糊性、广泛性,易导致直观臆断的不足之处,要求我们辨证地、灵活地处理。
就课程目的的表述而言,两种理论的课程目的都是从教师的维度出发,而非学习者的维度出发。这种表述,虽然利于明确教师工作,突显教师引导作用,但是容易致使教师过多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较少涉及学习者“学什么”和“怎么学”。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合理地选择课程目的的表述维度。
[1]吕智红.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8(2)
[2]薛超.行为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启示[J].兰州学报,2009(3)
[3]崔新玲.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1)
[4]张春霞.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2(6)
[5]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6]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唐小勇(1988.12-),男,汉,贵州兴义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
G
A
2095-9214(2015)02-0295-01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