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楠,王文敬,姜照华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3)
文化强国评价指标体系:中国与美国的比较
洪晓楠,王文敬,姜照华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3)
根据中国和美国的文化现实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参照资源——能力——环境的分析框架,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大文化”逻辑路线,分别从“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公民文化素质的能动力”、“文化产业的创新力”、“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五个方面构建文化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美国2011年的各评价指标的发展状态为基准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强国指数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抽象的“文化”进行计量化的考核,直观地将中美两国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及策略。
文化强国;文化产业;文化比较
本研究依据文化哲学、文化人类学、创新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理论, 在国内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确定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根据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提出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础——“五力互动”论,即:“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公民文化素质的能动力”、“文化产业的创新力”、“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凝聚力说到底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再说大一点,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内可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团结一切爱国人士、海外华人、国际友人,创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环境。
公民素质的能动力。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公民素质的能动力,是指文化对全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它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提升国民素质,使国民素质不断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文化产业的创新力。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产业不仅是国家的重要产业,而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以文化为核心和基础的原创力不足,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受限。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而且能够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实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以文化特有的方式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水平。
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以及路径的创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转变发展方式像改革开放一样,是关系我国发展命运的战略抉择,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新的革命。文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带动作用。发展方式的转型首先必须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主要是指站在世界文明的潮头来规划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国文化不仅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且能够对世界文明不断做出新的贡献,能够为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开辟新的道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真正使得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对外就是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要向外传播,就要有影响力,有话语权。中国文化只有直接走出去,在和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主流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才能生存、发展、壮大,才能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①。
以上五种力基本上构成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指标,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是基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前提。根据“双峰对称”理论,一个自身没有凝聚力的国家,其文化不可能产生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反过来,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没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样也不可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全民素质的能动力主要体现在文化的软实力方面,文化产业的创新力、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硬实力方面。五种力量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和发展。
(一)指标框架
本项研究根据前述的“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础——“五力互动论”,参照资源——能力——环境的分析框架,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路线,设计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详见图1和表1。
图1 文化强国的指标框架
(二) 指标的选取
由于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上的差异,为了能够将中美文化强国建设的情况进行比较,我们选取指标时,主要选择一些客观性的可以量化的指标,现简要说明如下:
1、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相比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工作场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已成为形成、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现在,国民平均每天与电视、互联网在一起的时间平均超过4小时,超过工作时间的50%。因此,“与网络、电视在一起”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所在,这就是文化手段创新所带来的新时尚。
2、公民文化素质的能动力。公民文化素质程度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其受教育年限,而博物馆的参观人次则是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博物馆是文化的凝结,是知识的展现,是艺术的传扬,国民对博物馆的兴趣体现出国民对文化的瞻仰、对知识的渴求、对艺术的追寻。
3、文化产业的创新力。书籍,作为古老的文化形式,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阵地,每年新书的出版数量的多少也标志着文化创新能力的强弱。同样,作为艺术创新形式之一的电影不仅对剧本写作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电影的拍摄技巧、叙事方式、新技术的开发及艺术展现等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创新要求。因此,电影的发行量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力。而文化的创新力的培养则与文化经费的投入紧密相关,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多少则是文化创新力的重要表现。
4、文化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带动力。科技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最重要力量,而文化则培育、催化、加速科技的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价值观、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规范、思考问题的方式、科技人员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文化因素无不影响和决定着科技的发展。
文化以知识的形式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论文、专利是科技的结晶,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的源头,而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知识产业的发展状况则代表了发展方式转型的程度。
5、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作为全球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和国际文化获奖的获奖名单的公布每年都会吸引世界的目光。每年由获奖者所带动的经济与文化效应也逐渐增强。这不仅是对获奖者个人的成果奖赏,更是对一个国家科研、文化的肯定与宣传;国际留学生的人数不仅可以判断一国文化推广成果,更是检验一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同时,版权,是文化行业中的专利。版权的输出量更是衡量一国文化走出国门,带来的文化吸引力与文化影响力的衡量指标;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不仅代表了一个文明对自己文化的保护,更是对文化的传扬和继承,是将优秀的文化资源推向世界的途径之一;而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了文化的兴盛与传承。因此,对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就代表了对一种文化的兴趣与了解;旅游产业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优美的自然风景,更在于人文景观。
(一)数据和来源
中国的各项文化数据多数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数据库,另外有部分数据依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1999-2013年卷及《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收集而来。美国的各项文化数据部分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数据库数据,另有依据国外Statista网站的统计数据。另外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国际文化奖项获奖名单和世界文化遗产等都通过官方网站获得数据。
(二)评价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美国2000-2011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前三个特征值的贡献率为79.7%、9.2%和5.2%,累积贡献率达到94.1%,因而可以用于对各指标的评价。表2给出了各指标的前三个主成分及各指标的权重。
以美国的2011年各指标的值作为各评价指标的基准值。而文化强国指数的评价是通过下列计算公式得到的:
其中θi代表第i个指标的权重,Xi代表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Xi0代表第i个指标的基准值。
(三)评价结果
根据表2所列各指标权重和式(1),计算出的美国文化强国的各指标的各年的得分详见表3,而某年美国的文化强国指数则是该年各指标的得分的和。美国各年的文化强国指数的计算结果列在表3的最后一行。
表3 美国文化强国指数评价结果
中国文化强国的各指标的各年的得分详见表4,中国各年的文化强国指数的计算结果列在表4的最后一行。
根据上述测算结果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强国指标呈现逐年上升的平稳趋势,且各个文化指标的得分也相对平均,可见美国在文化强国地位的持续增强;以2011年美国的各文化指标的实际值为基准,比较中国的文化指标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各文化指标数据在总体上呈现出逐年加快上升的态势,表明近几年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发展迅速,成果突出,中国已成为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
表4 中国文化强国指数评价结果
图2 中国和美国文化强国指数评价结果
但就具体数值而言,可以看出,中国在收看电视的小时数、上网人数和受教育年限,三个与人口密切相关的指标上的成绩突出,几乎占据了整个指标的一半。细看之下,这三项指标与中国人口基数密切相关,这就说明,中国的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中国巨大的人口有密切的关系,而随着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甚至达到顶峰后的下降,可以预见,以这三项为主要代表的文化方面的发展不会出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这三项的比例几乎占到整个文化指标的一半,因此中国在文化发展的其他方面相比美国而言,则表现出严重的发展不足(详见表5),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文化发展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及人力,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尽快从文化大国发展成为文化强国。
根据上述对中国和美国文化强国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参考美国文化强国建设经验,提出中国加快从文化大国发展为文化强国的几点策略。
1、深耕策略:拓宽和深入媒体主渠道,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体在提升和巩固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拓宽和深化媒体主渠道,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对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的卓越代表,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尤其在青年人当中,网络媒体几乎就成为年轻人接受信息的唯一方式。因此,网络媒体,以期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受众人群,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要加强网络的应变能力,通过网络宣传和加强和巩固核心价值观。
就美国而言,利用媒体传播是其塑造和加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高达25%,占全世界文化产业高达43%,美国广播和收费电视的收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56%,其收费电视的收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约85%,其电影票房的收入占世界电影业的收入大约55%。强大的文化产业,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美国宪法规定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这种“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受到国家机器的影响和限制。新闻传播将各种观念灌输到美国人的脑子里,人们该看到什么、该听到什么,都是由那些控制传播工具者来决定的②。由此可见,通过加强主流媒体的应变能力,可以有效地加强和巩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2、优先国策:继续优先发展教育,加速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公民的文化素质不仅是国家精神风貌的体现,更成为文化产业后继发展的战略保障。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可以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文化服务的突出特点是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和智力密集。人才是文化服务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③。在提升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同时,着重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专业、高端人才,是经济转型的必要保障。同时,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打造文化大繁荣的社会环境,亦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肥沃土壤。以此形成文化产出与文化消费并重的良性循环,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提供健康的社会基础。
3、互动策略:文化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体制创新互动,加快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我国在2012年5月18日,由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④。此举预示着我国着手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力图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各地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产业领域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提出要“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⑤。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探索和总结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关系、新模式、新机制与新路径,促进文化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体制创新互动,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4、融合策略:科技与文化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文化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加快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⑥。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深,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科技的依赖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找准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对深化文化事业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型具有积极的创新、引领、转化及驱动的力量。“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提升的方向更加清晰,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日益明显,文化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更广泛更紧密,金融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势头将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应着重培育大型的互联网应用和内容提供商”⑧。因此,只有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5、低成本、差异化和配套化策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更好地弘扬文化传统。因此,提高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一直是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文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各国依据自身优势发展不同的文化发展策略。就我国而言,要采取低成本、差异化和配套化的发展策略,相互渗透,互为依托,在激烈的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走出我国独特的文化贸易之路。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无疑是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这就要求我国的文化产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各国各地区市场特点(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及竞争环境)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调整针对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与策略;科学划分国际上有差异的区域,构建差异区域的相关市场体系;组建和培育面向各差异区域市场的专业性、现代化、本土化的市场营销队伍体系”⑨等途径建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注重产业战略布局,“在国内要形成支撑文化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聚集区,走产业化道路,加强部门整合,组成企业集团,改变文化企业规模小并且分散的现状,通过低成本、差异化和与其他贸易品配套的策略,形成促进文化服务出口的合力。在国外,拓展多元的对外文化贸易渠道。在境外建立专营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基地,形成集群效应,树立中国的文化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国际营销网络,采用共同投入、收益分账、保底分成的形式,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跨国媒体集团的合作,推进文化服务贸易出口企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⑩,以此推进国内产业化运作与拓展国际文化贸易渠道的配套化战略。
[注释]
①洪晓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五种力》,《光明日报》,2013年7月11日。
②王英:《美国如何建立社会主流价值观》,《学习时报》,2012年第3期。
③⑩王菲菲,赵书华:《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7期。
④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http://baike.baidu.com/view/8627691.htm
⑤2013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年会,http://www.ce.cn/culture/zt/whxf_254772/
⑥加快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http://www.ewise.com.cn/Industry/201203/wenhua221516.htm
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12/11/content_17609571.htm
⑧王国成:《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13期。
⑨陈艳秋, 贾晓敏, 舒岚:《浅析国际市场差异化营销》,《天下商道》,2011年第4期。
[责任编辑:李然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13AZD016)。
洪晓楠(1963-),男,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和科学哲学研究;王文敬(1987-),女,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姜照华(1964-),男,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主要从事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
G124
A
1003-8353(2015)04-01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