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吉亭,管筱牧,王燕岭
(1.山东社会科学院 海洋经济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2.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中国研究系,澳大利亚维克多利亚州 墨尔本 3800)
基于借鉴日本经验的我国“海上粮仓”建设研究
孙吉亭1,管筱牧1,王燕岭2
(1.山东社会科学院 海洋经济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2.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中国研究系,澳大利亚维克多利亚州 墨尔本 3800)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障粮食安全涉及从农作物到海产品在内的整个粮食系统。因此,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成为拓展新的农业资源,改善膳食结构,缓解粮食安全压力的战略性措施。基于此,向广袤的海洋索取优质“粮食”,建设“海上粮仓”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建立了海上粮仓的概念模型,在借鉴以往研究中强调渔业生产与加工的基础上,将流通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产业也归纳其中。认为建设“海上粮仓”会受到包括关联产业发展、产业组织体系和公共服务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借鉴日本捕捞业、养殖业和加工流通业的管理经验,针对我国渔业现状,提出以发展资源养护型的捕捞业、环境友好型的海水养殖业和消费引导型海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海上粮仓”建设对策建议。
海上粮仓;海洋经济;蓝色粮仓;粮食安全;概念模型
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不断深入,水产品作为食物的贡献日益凸显。FAO统计显示,过去50年,全球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食用水产品供应量年均增长3.2%,超过1.6%。水产品在人类食用动物蛋白中的比重在16%以上,为43亿人口提供了近15%的动物蛋白摄入,成为获得优质蛋白质和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①《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2014年版,第11页。。基于此,向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索取优质“粮食”成为重要课题。
与农业资源相比较,海洋资源待开发潜力巨大,着眼于“合理开发利用这些不与粮食争地争水,又不与畜牧争草的‘蓝色’资源,是拓展新的农业资源、增加食物总量、减少粮食直接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②陈新洲,徐冰,董振国等:《粮食安全需要“蓝色粮仓”》,《瞭望》,2009年第43期。,建设“海上粮仓”成为改善膳食结构,缓解粮食安全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建立“海上粮仓”的概念模型,分析建设“海上粮仓”的关键因素以及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日本相关经验,提出建设“海上粮仓”的对策建议。
就海上粮仓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而言,当前许多学者侧重于“蓝色粮仓”建设相关研究。唐启升(2007)提出“蓝色粮仓”,主张“蓝色海洋食物计划”,通过海洋资源养护和高新技术,建设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体系和食物科技支撑体系③唐启升:《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咨询报告》(2007),见《2008年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此后,关于“蓝色粮仓”就其概念特征及演化趋势(卢昆等,2012)④卢昆,周娟枝,刘晓宁:《蓝色粮仓的概念特征及其演化趋势》,《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面临问题与发展潜力(李嘉晓,2012)*李嘉晓:《蓝色粮仓:建设基础、面临问题与发展潜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相关性实证分析(游桂云,2012)*游桂云等:《山东半岛蓝色粮仓建设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12年第3期。、国外经验借鉴(韩立民等,2012)*韩立民,相明:《国外“蓝色粮仓经济”建设的经验借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和空间拓展策略及政策保障措施(韩立民等,2013)*韩立民,王金环:《“蓝色粮仓”空间拓展策略选择及其保障措施》,《中国渔业经济》,2013年2期。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现阶段仍局限于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和海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海洋渔业关联产业的研究,缺乏渔业对国民营养贡献及发展趋势,对“粮仓”的存储功能及有紧密经济关联的产业链,以及对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等方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梳理关于海上粮仓概念的研究,主要从资源和产业链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审视,“海上粮仓”以可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以海域和近岸滩涂为主要作业场所,通过增养殖、捕捞和加工海洋生物资源等现代渔业生产方式,为人类持续提供初级及加工类海产品及生产所需原材料*卢昆,周娟枝,刘晓宁:《蓝色粮仓的概念特征及其演化趋势》,《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从产业链的视角看,“海上粮仓”是与其他产业呈相互交织的网状分布,以“耕海牧渔”的渔业生产方式,由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和海产品加工业横向关联产业为主导,包括海洋环境改善、增殖放流、海洋物流业以及海产品贸易市场等纵向关联的上下游产业。
海上粮仓是相对于陆地粮仓而言,还涉及海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多方面关联产业,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生产设施设备,将海洋和近岸滩涂开发建设成为能持续高效提供可供人类食用的海产品的区域。“海上粮仓”包含种“粮”、产“粮”和存“粮”三个功能,以可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以海域和近岸滩涂为主要作业场所,通过资源保护与增殖养殖实现种“粮”于海,通过海洋捕捞业及海产品加工业实现产“粮”于海,通过海洋渔业物流业以及海产品贸易实现存“粮”于海。基于这样的思路,得到海上粮仓的概念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海上粮仓概念模型框架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岛国,由于黑潮暖流的作用使日本渔场成为世界三大优质渔场之一,丰富的鱼类资源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渔业发达国家之一。日本食用鱼类的自给率不高,近10年来仅维持在60%左右(与其粮食的自给率基本同步),但是食用鱼类的国民人均年供给量从60年代开始就超过了50kg/年,2009年其人均供给量为54.3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94倍,是中国的1.75倍(如表1所示)。海洋作为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为日本人提供着优质动物性蛋白。
表1食用鱼类国民人均年供给量变化(单位:kg/年·人)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2013年《水产白皮书》数据制成
(一)强化资源管理的海洋捕捞业
日本将海洋捕捞按照离岸距离划分为沿岸渔业、近海渔业和远洋渔业三种。图2是1956年以来的海洋捕捞和养殖产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日本渔获量在80年代达到高峰期,随后开始大幅滑落,具体的变化情况如下:20世纪70、80年代是远洋渔业的快速发展期,但80年代末受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限制,日本渔船被迫退出他国海域,渔获量大幅减少;为了满足国民对水产品的需求,20世纪70到90年代初,日本加强了对近海渔业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受到渔获资源变动情况的影响(主要是远东拟沙丁鱼大幅减少),近海渔获量在90年代剧减;沿岸渔业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滩涂和藻场受到冲击、海洋环境污染使得渔业资源赖以生存的条件恶化,以及渔民数量减少和高龄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渔获物大幅减少。从渔获物数量来看,2012年仅有486万吨,为高峰期的37.9%。
随着渔业技术的进步,日本的海洋捕捞业由沿岸向近海和远洋发展,进入90年代之后,渔获物种类繁多使得渔业经营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因此渔业管理体制也在利用同一海域的利益相关者自主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远洋渔业方面,除了主要实施的许可制度,开始改变对外渔业政策,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管理活动;近海渔业方面,1996年引进了TAC制度,对7种重要经济鱼种设定渔获量上限,由此,日本以渔场利用为主的传统渔业管理模式向以生物资源管理为目的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沿岸渔业是以渔业权制度为基础进行管理的,1983年日本国会通过“资源管理型渔业”决议,对各地渔业资源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自主资源管理,结合TAC制度,2002年开始实施以改善资源状况为目的“资源恢复计划”*管筱牧,万荣等:《基于共同管理的渔业管理制度分析-以日本为例》,《中国渔业经济》,2014年第4期。。自2011年开始,为确保水产资源的适当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渔业经营,以沿岸、近海及远洋渔业为管理对象,由国家行政机关、研究机构和渔业经营者全体参与的“资源管理指针”开始实施,截止到2014年3月末,共有1694件渔业资源管理计划实施。
图2 日本历年渔获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渔业养殖业生产统计》数据制成
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长期对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监测。主要采用资源水准和资源动向两个指标,对52个鱼种、84个种群的资源水平进行评估。资源水准分“高水准、中水准和低水准”三个档次,资源动向则设“增加倾向、不变和减少倾向”三个等级。根据2013年评价结果来看,高水准的种群有12个(占14%),中水准的种群36个(占43%),低水准的种群36个(占43%)。从近年来资源水准的变化情况来看,低水准的比重处于逐渐减少趋势,而中、高水准的比重呈增加态势。而资源动向指标中有增加倾向的种群的比重由2004年的19%增加到2013年的34%*水産総合研究センター:《我が国周辺水域の重要魚種の資源評価》,2014年。。由此可见,日本的“资源管理指针”等渔业管理制度对日本周边水域的渔业资源起到了保护作用。
(二)减轻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
海水养殖业与海洋捕捞业相比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物上有其独有的特征:依据种苗的数量和养殖设施的规模,可以推算未来的生产量;可以通过高质量的系统选拔进行育种和养殖方法的改进,使得稳定的生产高品质的水产品成为可能;从种苗阶段,对所食饵料和生长环境进行记录,可以为流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相关数据;由于食饵残留和粪便无法清理,海水养殖会对养殖渔场和邻近海域产生污染,在这种情况下藻类养殖很容易引起养分的缺失;海水养殖为了防止水产品疾病,必须要使用防病虫害药品。因此,为了确保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日本养殖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确立和改善:
1、构建持续的供给体制
近年来,由于养殖水产品的价格基本达到饱和,短期内很难使收入大幅度增加,养殖业的亏损导致资本积累困难和经营基础薄弱,使得日本的养殖业处于低迷状态。新技术的引进、海外养殖水产品销量的变化,本土直营水产品流通成本的消减等因素,容易造成整体的生产过剩或不足,进而引起水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为了保证养殖量的供需平衡,确保养殖企业的利益,养殖生产体制的建立十分重要。2014年开始,日本的水产厅为了稳定养殖产量的供需平衡,抑制生产过剩、防止过度养殖以及对养殖渔场的环境保护,召开“养殖业供需委员会”以制定生产年度的养殖数量指南,例如制定2014年的生产目标鰤鱼是14万吨,真鲷是7万2千吨。
2、确保良好的渔场环境
良好的养殖渔场环境可以抑制鱼病的发生,是养殖业的基础,因此渔场改善计划的规划和遵守十分必要。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提出并成功实施的,但是人工鱼礁和构造物的投放也会对渔场环境产生污染,因此,为了确保良好的渔场环境,日本近年来注重近海养殖和陆地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开发。
近海养殖。海水养殖业一般是以沿岸水域为主体进行的,由于养殖业的扩大使得适合养殖的海域逐渐减少,同时沿岸海域污染日益加重,使得人们通过技术开发将养殖业由沿岸水域向近海水域推进。近海养殖的优点在于,受近海水域水深深度和潮流强度的影响,食饵残留和粪便更容易扩散,以减轻对渔场的污染,增加养殖物运动强度使得品质得以提高。但另一方面,波涛汹涌的潮流对养殖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近海养殖场离岸距离远使得对渔场的日常管理变得困难,因此自动给饵系统和减少海浪影响的技术开发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陆地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开发。世界整体海洋资源的恶化导致海洋捕捞产量的萎缩,但对水产品的需求却不断增加,因此水产养殖成为满足需求的重要途径。由于沿岸海水养殖渔场的设置受到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通过海水净化再利用进行陆地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开发成为另一个研究重点。
3、应对环境变化和维持天然资源量的技术开发
养殖渔获量受到自然资源量的限制,当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时可利用资源量也会产生变动,现代养殖业已经成为自然环境沉重的负担,因此要通过由自然种苗向人工种苗的转换、新的饵料的开发等技术来进一步发展养殖业。现阶段,鳗鱼、金枪鱼种苗对于天然资源的依存度很大,人工种苗生产技术的开发可以加速养殖过程的转换。对于种苗天然资源量充裕的鰤鱼来说,天然资源的不稳定和早期种苗的利用也成为人工种苗导入的动机。对于长期不能食用的资源,可以作为饵料通过养殖的方式转换成可食用资源,对于周边海域的低利用率或未利用资源的活用也是研究的方向。
4、推进安全放心的养殖生产
日本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者提供基本的生产信息,这也是生产者的义务。养殖海产品和野生海产品不同,从种苗培养到海产品贩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信息生产者都可以提供给消费者。同时,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由只对水产品正确用药的关注向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检查体制转变,要求养殖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可追踪信息。从种苗阶段就产生的履历记录成为海洋捕捞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引进农业生产工程管理(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使得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更为有效。
(三)以消费为导向的水产流通加工业
日本水产品的一般流通路径,如图3所示,包括产地市场和消费地市场两大领域:在产地市场,通常是由生产者委托批发商销售,然后由批发商通过各种形式销售给二级批发商,再通过托运销售给消费领域的批发市场或者直接卖给零售商。小规模的产地市场,形成指导价格能力弱,因此通过市场合并和实施集约化等手段谋求指导价格形成力的提高。在消费地市场,通常是生产者委托经销集团销售,然后由批发商销售给中间商,最后中间商销售给包括超市在内的零售商供给给消费者。鲜鱼,多数是经由产地市场和消费地的批发市场,供给消费者。而加工用的水产品由产地市场或部分渔业经营者直接供给加工企业,现阶段这种直接交易方式相对于零售商的交易,比重逐渐上升。
图3 水产品流通图
资料来源:参考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流通局市场课《批发市场的现状研究》数据做成
由于水产品具有易腐烂的特点,通过水产品加工使得其更容易保存并且可提高其附加值。伴随着“简单化饮食”消费理念的传播,水产品加工业受到重视。而且水产品加工生产所剩余的边角料可以加工再生产,例如鱼贝类的废弃物中近30%可以作为鱼粉、油的原料再利用,牡蛎壳可以再加工为土壤改良剂和饲料。2012年日本水产加工业的出口额为3兆日元,占整个食品制造业出口额的13%,其中食用鱼国内消费量中的59%为水产加工产品,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由于本土渔获量的减少,日本水产加工业原材料也随之减少,为了保障稳定的水产品加工供应量,进口水产品供应呈逐年增加趋势。
消费与流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随着水产品消费品种结构向多样化、高档化转变,消费形态向多元化转换,消费的地域差异逐步消失,以及消费者喜好的差异,使得个性化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现。
“海上粮仓”建设受关联产业发展、产业组织体系、公共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海洋捕捞业
1、近海捕捞方面。从图4可以看出,建国后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伴随海洋捕捞能力的快速提高,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从而导致渔业资源遭受的捕捞压力越来越大。如表2所示,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每十年的海洋捕捞量都翻倍,至21世纪维持在1100万吨左右,但是单位功率产量却由60年代的2.1吨/千瓦,下降至70年代中期的1.8吨/千瓦,之后一直保持在1.0吨/千瓦左右,捕捞类型也由大型底层鱼为主转变为小型中下层鱼类为主。中国的海洋捕捞渔业,20世纪90年代初和80年代相比,重要经济渔业资源的生物量不到10年前的三成。鱼种的生物学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体趋向低龄化、小型化。
图4 我国海洋捕捞变化情况
资源来源:由历年《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制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和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捕捞强度的日益增加成为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了减轻渔民数量和渔船数量增加给渔业资源带来的压力,降低捕捞强度,1995年7月开始在东海和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并于1999年推广到全部海域。捕捞强度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渔民数量和渔船数量的增加。农业部施行海洋捕捞年产量“零增长”政策约束,并施行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和功率的“双控”措施和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然而,由于违规捕捞的增加及渔船趋于小型化,加重了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使得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压力未能因上述政策的出台而有效减轻;2012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1267.19万吨,同比增长2.03%,海洋捕捞产值1706.67亿元,实现增加值960.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6%和18.89%*管筱牧:《权力与组织-中日沿岸渔业管理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表2 海洋捕捞资源变动情况
资源来源:历年《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制成
2、远洋渔业方面。海洋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沿岸到近海再到远洋的规律性发展历程,我国远洋渔业起步较晚,1985年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才开赴西非渔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长显著,缓解了我国渔业资源的压力,优化了产业结构,被视为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成绩显著的产业之一。远洋渔业截止到2012年,获得资格的远洋渔业企业达到120家,拥有作业渔船1830艘,同比增长12%;远洋渔业总产量为122.3万吨,同比增长6.6%,总产值为132.3亿元,同比增长4.9%*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海洋年鉴2012》,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年版,第105 -109页。。
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和对本国渔业资源的保护,沿海国纷纷提高了入渔门槛。随着过洋性渔业空间的缩小,以及公海渔业资源国际化管理的日趋严格,使得入渔难度变大并直接制约了远洋渔业的成长空间;远洋捕捞船只整体装备水平较低,我国远洋渔船基本是购买国外的二手船或改造近海捕捞船只,经过多年运营,渔船老化严重,生产效率低。作业成本的上升使得远洋渔业企业疲于应对,造成远洋渔业整体发展后劲不足。
(二)海水养殖业
经历五次发展浪潮的我国海水养殖业,养殖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已成为世界海水养殖产量贡献最多的国家。
从图5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养殖产量出现快速增长势头,这缘于1985年确立“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渔业方针。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于2004年首次超过捕捞量,并且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海洋总产量同时受到养殖量和捕捞量的影响,虽然捕捞量基本处于“零增长”状态,但由于养殖量的持续增长,海洋总产量也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但1997年是个例外,因为这一年渔业遭受了自然灾害和水产灾害的双重影响,导致捕捞量和养殖量同时减少。2012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1643.81万吨,同比增长5.96%;海水养殖产值2264.54亿元,实现增加值1308.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14.61%。海水养殖面积2180.93千公顷,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6.96%,同比增长3.54%。
图5 我国海洋捕捞与养殖变化情况
资源来源:历年《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制成
目前来看,我国海水养殖业仍属于以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从环境和公众健康角度来看,养殖过程中的残饵、排泄物和分泌物等营养性废物使得近岸海水富营养化,构成一定程度的自身污染;养殖过程中滥用化学品和药物残留超标,造成化学药物污染,致使食品安全和环境短期或长期退化。从养殖规划角度来看,对水域养殖容量、养殖环境的自净能力缺乏科学系统研究,“对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养殖种类缺乏有力的控制和管理,导致近岸水域无序、无度开发”*刘长发,綦志仁:《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零污水排放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产品加工业
据201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多达9706个,年水产加工能力2638万吨,水产品加工总量1907万吨,水产冷冻品仍是主要组成部分,达到1175万吨,占加工量的61.6%,鱼糜制品及干腌制品273.4万吨,藻类加工品101.4万吨,罐制品35.5万吨,水产饲料(鱼粉)195.3万吨,鱼油制品6万吨,其他水产加工品120.8万吨*农业部渔业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95页。。
目前来看,海产品加工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加工品中仍以冷冻水产品为主,因此大部分加工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精深加工程度低;二是海产品周边产业匮乏,由于大部分加工企业设备简单,生产能力弱,鱼头、内脏、鱼鳞、鱼骨等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很低,大大浪费了初级产品的价值;水产品养殖过程中鱼用饲料标准不健全,致使各种药物残留问题严重,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等问题都使得加工水产品食品安全与标准化问题日渐突出,影响水产品加工与出口*孙吉亭:《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四)产业组织体系
现阶段,我国的渔业组织既有非盈利性质的各种渔业协会,也有盈利性质的渔业专业合作社和渔业股份合作企业等,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并在农村政策的政府导向下,使得各种形式的渔业组织蓬勃发展,特别是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农民合作社定义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使得渔民组织体系系统构建有了政策保障。
从渔业组织的法律基础、制度基础、组织基础来看,中国虽然各种类型的渔业组织数量众多,但组织规模偏小,大部分自渔业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组织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组织有效性的缺失使得渔业组织仍处于初级阶段,发挥不了连接政府和渔民的桥梁作用。致使中国渔业资源管理不到位,当长期管理目标与渔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短期目标发生对立时往往牺牲渔业资源的发展。
(一)发展资源养护型的捕捞业
1、近海捕捞方面
首先,坚持并完善渔业管理制度,减低捕捞强度。面对海洋捕捞能力过剩和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现实,伏季休渔制度,“关于限制捕捞量、实现海洋捕捞零增长”的管理政策,海洋渔业捕捞限额制度,转产转业工程等多项措施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和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其次,合理化近海捕捞,加强研究并优化选择性渔具、渔法,采用有效保护幼鱼和释放兼捕种类的捕捞方式,建设资源保护区。
第三,加强休闲渔业管理。要清醒认识到休闲渔业依然会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做好休闲渔业的资源评估,并对渔具、数量等进行严格控制。
最后,强化渔民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为渔民的预期利益提供保障。渔民对洄游性资源往往采取竞争性捕捞,这是由渔业资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往往对资源进行保护的渔民并不是最终利益的获得者。当渔民追求个人最大利益与渔业资源管理发生冲突时,如何使渔民克制生产,以达到制约捕捞活动的目的?日本的做法是以预期利润作为资源管理的动力,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对入渔的严格控制和对渔业资源及渔场的单独利用,其具体做法可以借鉴*婁小波:《漁業管理組織の組織特性と組織力》,《地域漁業研究》,1996年第37卷。:(1)根据渔业权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2)为防止内部参与,实施对渔业捕捞年历制以及捕捞期的控制等组织保障;(3)根据使用权/生存权/既有权利等制定惯例上的保障;(4)制定防止偷捕制度等。
2、远洋渔业方面
稳步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政府引导、国际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学研结合以扩大“海上粮仓”的建设空间。
一是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从远洋渔业的发展经验可以了解到,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和盲目性,在政府的组织下开展各项前期工作,能够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对于远洋渔业而言,通过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完善规范远洋渔业行业管理;通过减免税收、增加补贴、政策性信贷支持以及设立发展基金等财政政策和兼容手段,可以减轻远洋渔业企业的压力;通过政府引导降低远洋渔业企业的风险可以鼓励整个远洋渔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作业范围。我国远洋渔业已有相当发展,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属经济区海域,加入了西非、南亚、东北亚以及南美渔业经济圈,但现阶段并没有真正融入其中,必须拓展远洋渔业的发展空间。开辟远洋渔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政府间的渔业合作,加强渔业外交的开展;二是通过民间渔业合作。我国民间组织建设较为滞后,必须要加大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因此,政府应该强化其在远洋渔业中的作用,为扩大资源份额,积极和沿海国签定入渔协议,处理好与他国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在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中扩大影响力,为远洋渔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入渔条件。
三是提升远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远洋设备和技术,着力于远洋捕捞作业技术、网具材料和加工工艺研究、大型拖网远洋渔船及配套高性能渔用电子仪器设备的升级, 为我国现有大型渔船进行装备升级改造和新型大型远洋渔船建造提供技术支持”*韩立民,王金环:《“蓝色粮仓”空间拓展策略选择及其保障措施》,《中国渔业经济》,2013年第2期。。由国家规划建设渔港码头、交易中心、冷库等基础设施。
四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现代远洋渔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强化远洋渔业科技创新政策成为提高我国远洋渔业技术的最有效举措。具体而言,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渔业科技创新为主要研究内容,发挥国家级水产科学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主导作用,联合省市级水产科研机构建立区域性渔业科研中心或试验站,并吸引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史磊,高强:《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困境及支持政策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第2期。。
(二)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海水养殖业
为了缓解近海捕捞的压力,保护渔业资源,渔业政策从“以捕为主”转变为“以养为主”,在国家海洋捕捞产量实施“零增长”的大背景下,“海上粮仓”的拓展和渔业产量的增长将取决于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1、兴建海洋牧场,拓展“海上粮仓”
海水养殖产业与养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柯才焕, 陈慧:《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福建水产》,2001年第1期。,海洋牧场在特定区域,通过恢复和种植海草、海藻,不仅净化水质、减少污染,并通过人工鱼礁的投放为野生资源以及人工放流的海洋生物,营造适合其生存的生态环境。海洋牧场的概念兼顾渔业增殖和生态修复与保护,为“蓝色粮仓”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资源环境*王爱香,王金环:《发展海洋牧场构建“蓝色粮仓”》,《中国渔业经济》,2013年第3期。。
1963年日本设立濑户内海栽培渔业中心,人工种苗生产和放流技术的突破,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栽培渔业计划,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增殖放流体系,使其成为振兴沿岸渔业的重要举措之一*李继龙,王国伟,杨文波等:《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第3期。。鉴于直接放流初期损耗较大,苗种耗损率较高等缺点,日本率先于1971年提出海洋牧场发展构想,并成功规划建立了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佘远安:《韩国—日本海洋牧场发展情况及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中国水产》,2008年第3期。,并在海洋牧场建设、发展模式、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及实施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这些对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依据。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髙,建设“海上粮仓”的可利用空间潜力巨大。上世纪80年代,曾呈奎院士就提出了“海水农牧化”的战略构想,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和具体实施仍停留在初期阶段。从拓宽“海上粮仓”发展空间的角度看,也要发展海洋牧场:一是要优化科技支撑。结合实际情况,对国内外海洋牧场先进技术和成功的运营模式进行改造,完善配套技术体系。营造完善的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实现放流和回捕,做到真正意义的海洋生物的“圈养”;二是要系统化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的建设;三是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支持,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强海洋牧场在设计、选址、制造、运输、投放、验收、检测、招投标、监理等一系列程序的监管力度,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方法”*孙吉亭,赵玉杰:《我国碳汇渔业发展模式研究》,《东岳论丛》,2011年第8期。。
2、发展现代化海水工厂化养殖,实现海陆耦合
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对养殖业不仅有“量”的要求,更是从种苗阶段开始对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管理的“质”的方面提出要求。工厂化养殖是“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和生物学技术进行高密度养殖的设施渔业,在半自动或全自动系统中高密度养殖(包括育苗)优质鱼、虾、贝,并对全过程实行半封闭或全封闭管理的一种无污染、商业性和科学化的养殖生产方式”*刘大安:《水产工厂化养殖及其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第3期。。工厂化养殖具有生产连续性、无季节性和主动性等特点,其生产核心是主动控制环境和营养供给,因此,对于提高沿海土地利用率、实现陆海耦合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海水工厂化养殖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和投入生产的,受经济实力、养殖品种、养殖规模、产品市场、经济效益等客观因素,以及对技术水平的掌握程度和利用程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工厂化养殖呈以下发展特点:养殖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技术应用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内陆地区发展缓慢;养殖技术不成熟制约了养殖品种的增加。“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标准化健康养殖。因此,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合理调整养殖发展空间,可拓宽“海上粮仓”的实现路径。
(三)消费引导型的海产品加工业
消费引导是国家或社会群体对消费者的消费爱好、风气、知识和情趣等方面的有意识的影响。如何迎合消费者心理和消费动向进行生产加工,是目前各加工企业十分关注的课题。如何进行消费引导?就饮食消费而言,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当产品供大于求时,应当引导消费者建立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具有可追溯质量安全的优质产品;当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时,应当引导发展科学健康饮食理念;当产品供不应求时,通过调节扶助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责任编辑:王成利]
本文是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CQRJ01),齐鲁文化英才2014年度资助项目《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海上粮仓建设研究》,青岛市市南区科技局项目《青岛市科技创新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项目编号:2014-14-043-××)中期成果。
孙吉亭(1963-),男,博士,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博士后,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管筱牧(1976—),女,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燕岭,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研究系讲师。
F326.4
A
1003-8353(2015)04-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