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
北京人艺2014上海展演落下帷幕,这是继1961年、1988年、2012年之后人艺第四次大规模来沪演出。除了《雷雨》和《晚餐》,此次演出的其他5个戏都是人艺实行小剧场制作人制的成果。北京人艺向来给人以固守经典之感,但悄然间它也正在发生着改变,从推行小剧场制作人制便可以看到人艺创新的步伐。于是,本刊采访到了制作人刘洋,聊一聊制作人的那些事。
作为《明枪暗箭》的制作人,刘洋表示这个戏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作品中实属异类,北京人艺的主流是京味话剧,而小剧场则偏家庭情感类。刘洋介绍,北京人艺自2011年推出小剧场制作人制,3年共制作了8个戏。2011年,在时任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的极力推动下产生了小剧场制作人制,当时是想要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在机制上寻求一种改革,因考虑到制作人制如在大剧场实验的话,步子有点大,于是开始在小剧场试行。在运行过程中,人艺每年都会总结,发现问题,然后不断去修正。实行小剧场制作人制后的第一个戏是李六乙制作的《爱情的印象》,演员是周韵和祖峰,导演是李建鸣,基本上是人艺一个制作人请了外面的主创人员。于是,在第二年就做了调整,要求制作人对北京人艺的演员和舞美人员优先考虑,外来人员的比例不能高于三分之一,因为制作人制主要是为了激励人艺内部。
北京人艺2011年前的小剧场剧目都是通过人艺制作体来做戏,每一部戏都得根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生产流程”来,如今北京人艺博物馆里还存着详细的十大流程。人艺就是通过这样严谨的制作流程,一直以来确保戏的品质。通常小剧场制作周期快,制作人考虑到成本就要压缩时间、减少人员。如此一来,小剧场话剧的质量要如何把握呢?对此,作为艺术处的一员,刘洋表示非常有信心,小剧场的质量还是要经由艺委会把关,从提交剧本给创作室审查,然后提交给艺术处将剧本发送给艺委会的委员,最后召开会议来决定剧目是否立项进行排练。
那么,在北京人艺,什么样的人可以担当制作人呢?作为参与制定小剧场制作人细则的刘洋,他做了详细的讲解。“但凡是人艺在职在编员工都可以做制作人,但要求在人艺两年以上,那样会比较了解剧院艺术生产流程,知道剧院需要什么样的戏,中层干部以上不予参与,以免有职务之便的嫌疑。”
在得到制作人资格后,剧院投资30万的免息贷款,如预算不够可向人艺基金会再申请20万免息贷款,剧院和基金会的贷款要在两年内还清,制作人要和剧院签一个合同,在没有还清成本前制作人是没有劳务费的。
现在小剧场制作人制实行3年,对人艺风格会有改变吗?刘洋表示还是会有所改变,比如制作了以前不会触及到的风格的作品,还有有些剧目在以前会被判定为不太符合人艺风格和质量,但制作人制后尺度慢慢在放宽。院领导班子当时就提出:小火慢炖,小步快走,对制作人制的态度是该保护时要保护,该收的时候也要收一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