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如何更新观念来进行中学语文教学

2015-04-20 02:23:40段招华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中学语文教学

段招华

摘 要: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吕叔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生活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教学理念

一、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是存储知识的容器,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传统的教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模式一直影响着教师,他们习惯于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头到尾,把课文的每字每句都灌输给学生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要转变理念,更新思想,打破旧的传统模式,“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教师要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学生“会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这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积极豁达的人生观,高尚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能力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和教科书,还要发展到课堂外和其他书本。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 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 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四、生活处处皆是课堂

“生活即教育”。语文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语文,作为—门基础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教师,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眼前的考试成绩,不应该只盯着眼前的教参课本,必须有一个大语文教育的思想。 语文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联系在一起。中学语文新课程实现了生活化拓展,学生利用自己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着力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或把生活引入课堂,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语文。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目标。语文一旦离开了生活,就变成了空壳,没有了实际内容,听说读写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活动。

总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树立大语文教学的观念,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范艳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N].教育导报,2007-1-25.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中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3:37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1:00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9:35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