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鉴赏教学的美育功能

2015-04-20 08:46杨敏
学子·上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美育诗歌教师

杨敏

一、美,在单一的教学现实中遁形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诗歌集音乐美、绘画美、意蕴美于一身,自然要承担起美育功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如下:

1.以讲代读,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依然走传统教学的老路,根据教学参考书,把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根据教学重难点逐一处理,重难点处理完了,诗歌也就讲完了。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首先会告诉学生苏轼其人,人生经历了哪些阶段,而这首词正是他哪一个阶段的创作等等。然后,就逐一解决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让学生努力背下来。教学任务表面上看是完成了。

2.以练代品,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达到机械解题的目的

既然高考是以题目的形式出现的,关注诗歌的内蕴似乎就没用任何效用。考试大纲中说要考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歌的思想内涵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师就把这些内容仔细地研究过去,搞清每一类题的不同答题范式,通过训练把这些范式塞给学生。学生似乎学到了解答题目的方法,但考试的结果却依旧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方法,只是机械地解题,对诗歌内容把握不清。

3.以灌代赏,教师只是把美育作为一种知识传输给学生

诗歌鉴赏“赏”的就是诗歌美的东西,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也像传授知识一样告诉学生诗歌美在哪里。审美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的熏陶才可以。不能看到“红杏枝头春意闹”立刻就告诉学生“闹”字用得好,好在它一个“闹”字把整个景物写活,体现春意盎然之景色,使整个画面有了动态之感,采用拟人手法地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红杏争相开放那种活跃的气氛。这样的灌输,让学生缺乏主动性,鉴赏就成了一句空话,能力的训练成了知识的识记,美育功能殆尽。

二、美,在荒芜的功利的教学中迷失

诗歌教学中不复存在的美让我们有些茫然与困惑,我们的教学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呢?

首先,是由诗歌本身特点决定的。诗歌语言比较凝练, 取材广泛,内容涉及人民生活、思想、情感、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方面,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同时,诗歌中运用的多种技巧,学生不能够掌握,就不能有效地理解诗歌。学生在对诗歌进行鉴赏的时候首先读不懂,就更不能发现诗歌中的美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引导,任何美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

其次,学生阅读面狭窄,对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一定的精力放在古典诗歌知识的传输上,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意蕴。诗歌的创作总是与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学生没有阅历,也就不能对短短的诗歌进行合理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自然就不能进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所以诗歌教学要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把诗歌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近体诗的特点是句数固定、押韵固定、讲究平仄、讲究对仗。诗歌的体裁有哪些?诗歌常见的写法有哪些?诗歌有哪些题材等等。

最后,教师努力的完成任务与现有功利化的教学模式有关。面对高考,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高考所考查的内容上,诗歌中的美在高考中很难以考题的形式存在,即使存在似乎也可以变成程式化的训练,因而,教师也就不可能去关注诗歌中美的东西,发挥诗歌美育功能。教师用功利的追求压制了学生的审美冲动,用程式化的步骤替代了学生的审美感悟。教师教法单一、教学程式化,注入了太多的理性分析,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不能发现古诗词中大量的美育因素,几乎泯灭了古诗词的美育功能。

三、美,在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展现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身上担负着寻找出路的使命。面对这样的诗歌鉴赏教学,我们应该怎样做?回归到诗歌本身,返璞归真才是我们的出路。

首先,千方百计读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语文教学最淳朴的教法就是读,但教师却常常舍不得时间给学生读。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可能读出来的东西直接给他们,然而恰恰是这种做法,让学生已经不会读了,更别提读出深意来。

《蜀道难》是诗歌中相对长的篇目,想让学生把它领会透彻首先就要多在读上下功夫,先是读通,把诗歌中的难字都处理掉,然后就读顺,再进入朗读阶段,把握诗歌中三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一处,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第一处统摄全诗,奠定基调,感情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第二处,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出,极言蜀道之难;第三处,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当然,这读出的所有内容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只有学生感受出来的才是学生的。

其次,千变万化现出来。正是由于诗歌的凝练性特征,使得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联想与想象。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画面美。《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只七个字却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试想在茫茫的江水之上,一轮秋月高悬长空,在瑟瑟秋风中的江边的荻花,一艘荡在江心的客船,诗人、友人,在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琵琶曲后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整个画面给人静谧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也可以通过这幅画面体会到琵琶曲给予听众的强烈的听觉感受。

教师可以动用多种手法让学生联想,比如可以直接给学生一些视觉印象,找一些优美的画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多看看,审美不能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让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发现诗歌之美并在其心中重构诗境。

再次,千锤百炼品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在我们学校里,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条件就是要热爱语言、感受语言的美。”诗歌教学要返璞归真,回归诗歌本身,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层面上多下功夫。包括字字斟酌,词语的感悟,句子的理解,诗歌手法运用上如何为诗歌内容服务等。

再说《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拍”“卷”字有怎样的效果?我们可以把这个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究竟怎样好,然后,还可以再引导学生用“击”“打”或者“掀”好不好?学生都动起来,自然就能品出诗歌味道来。

所有的教学过程都要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而且,教师不能急于求,哪怕是一个字,也要不断的推敲,只有这样,这种审美的过程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养,而不是直接灌给学生。

最后,千琢万磨悟出来。李泽厚曾说:“中国诗话词话中经常讲究字句的推敲,一字之差,境界顿异”。诗歌以凝练的形式表现深邃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较难理解的地方。因此,我们就要把我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这方面。

杜甫的名篇《登高》有丰富的情感意蕴,诗歌可以体现出一个垂垂暮年的老者,站在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试想,作为不到二十岁的中学生怎能体会这样一种心境?于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琢磨,诗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怎样的人生阅历?此时此刻的他是一种怎样的处境?通过诗歌本身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并让学生把自己放到那样的境地中,如临其境的去体会作者所表现的情感。

总之,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形式去捕捉诗歌的美,归根结底就是要返璞归真,回归诗歌本身,回归学生本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用尽浑身解数,给学生以导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诗歌中蕴含的美,使诗歌鉴赏教学真正发挥美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郭振萍.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现状分析,西江月.2013(3).

[2]陈夏.古典诗歌教学若干问题浅析,考试周刊.2013(60).

猜你喜欢
美育诗歌教师
诗歌不除外
最美教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教师如何说课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诗歌岛·八面来风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