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萱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树立道德规范为目的,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一门学科。学校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德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由于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导行就成为了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以情感为先导,体现德育的主体性
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能在这里捕捉信息,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创造条件。如我们班有位女同学,成绩在班中处于中上等水平,她平时性格外向,经常和同学有说有笑。可是一周前,那个原来热情奔放的她不见了,上课总是心不在焉,出现在我和同学们面前的是一个消极的,情绪低落的女孩子。对于一个这样的女生,她不一定肯把自己内心的话告诉老师,于是我利用她平时爱唱爱画的特长,让她负责排演节目、班级的黑板报、班队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我有意无意地和她聊聊她最近碰到的一些事。慢慢地,她内心的顾虑打消了,开始和我交流,告诉我因为上一次考试分数偏低,成绩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平时对她重话不说半句的妈妈这一次不但骂她笨,而且还动手打了她。因此她感觉低人一等,更怕同学取笑、父母责骂,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是通过这一阶段负责班组的工作后,她逐渐找回了信心。当我知道了问题根源所在后,庆幸自己没有用错方法的同时也列举了许多逆境中成功的例子,并告诉她偶然的失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只有在逆境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她思想深处的那种自主性充分体现出来,使她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转变,不但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还能在课堂上抓住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使自己的学习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以知识为载体,浅显德育的实效性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关联。德育学科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赞可夫曾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学生从自己亲身所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记得去年假期过后,班里的一位女生没有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的来学校报到,而是由年迈的奶奶带来。她奶奶伤心地告诉我,孩子的父母因为父亲经常赌博离婚了。望着瑟瑟发抖的孩子,我的心收缩了。我把孩子拉到身边说:“别担心,从今以后,学校的老师就是你的父母,班级每个的同学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你以前是个聪明活泼的好孩子,痛苦的经历只会让你更坚强,更珍惜自己,老师相信你能做到。以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照顾你的爷爷奶奶,家里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她听了我的话后,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来。在班会课上,我把这位同学的情况告诉了同学们,请同学们自己谈谈想法,我们应该怎样来关心她,帮助她战胜困难。同学们在班长的倡议下,马上举行了一个小小捐款仪式,他们你一元我一角,争先恐后,唯怕自己落下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们自发的组成几个小组,轮流和她一起回家,和她一起做功课,帮助她和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这样的活动,渐渐地,这位同学的脸上有了笑容,原本那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女孩又回到了我们中间。
三、以课堂为阵地,讲究德育的社会性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一事能成,除了在课内学习,校内训练,还必须与社会、家庭相结合。目前学生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由于家长过于溺爱,他们形成了自私蛮横的心理。因此,德育教学不仅要突出课堂明理,更要有针对的课外导行,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判断真伪,识别假与丑,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我们学校除了每学期都进行法制宣传外,还带领学生参观各种法制教育专栏,同学们在那些宣传资料中真实地感悟到,如果自己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很容易会滑向犯罪的边缘。
总之,真正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只发生课堂上,还会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等事先无所准备的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这种媒介,才能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才能真正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