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荣
(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然而一直以来,课外体育锻炼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单纯地重视和强调体育课堂教学,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素质教育也是以体育课堂教学为着眼点,忽略了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大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自小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往往以应付学校教学为主要目的,只有一部分学生会主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事实上,仅仅依靠课时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和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根本目的的,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和缺乏课外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
研究对象为绵阳师范学院工艺美术学院2013级、2014级、2015级3个年级780名男、女生,对学院在校大学生2013级、2014级、2015级78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780份,回收问卷775份,有效问卷766份,有效率为98.2%。其中女生349人,男生431人。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766名被调查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大多数表示了肯定,如表1。
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评价状况良好,是一个较为令人欣慰的结果,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自我健康评价较差的比例所占都很少,说明大学生对自我的健康比较关注。
表2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都是主要为了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娱乐身心,在这方面,男女生大体上都是一致的,差别不大。在参见课外体育锻炼的诸多目的中,增进身体健康所占比例最高,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较为重视,对体育锻炼有着正确的认识,期望通过课外体育锻炼达到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这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与强制性的体能测试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女生的比例要高于男生的比例,说明女生对此更为重视,这也和体育运动可以瘦身塑性有着直接关系。娱乐身心是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第三大目的,可见大学生在将体育锻炼作为提高身体健康手段的同时,也同样重视体育的娱乐性,将课外体育锻炼作为愉悦重要身心的手段,这种积极的、健康的娱乐手段是我们应该大力推崇的。通过体育锻炼进行同学之间的交往,缓解学习压力的目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见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在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方面是综合的、多元的。
由于受场地条件等制约,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以球类、跑步活动为主,见表3。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球类运动是大学生普遍选择的运动项目,虽然男生和女生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都在半数以上,这和球类运动的广泛发展和大众欢迎程度有关,篮球、足球、网球、排球、乒乓球等都是相当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其中,男生的比例要高于女生比例20个百分点左右,说明男生对对抗性项目感兴趣,符合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除了球类运动,女生较偏重于有一定运动量、对抗性弱的项目,尤其是在游泳、健美操、瑜伽等项目上比例远高于男生,和这3个项目的美体塑身功能有直接关系。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是培养自觉锻炼习惯的好时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对于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与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的价值与乐趣,使学生可以养成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
表3 体育活动项目选择表(%)
调查表明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包括课内和课外自习时间)达到了8~10h的占58.20%,11h以上的占16.2%。缺乏余暇时间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不喜欢运动,没有对自我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产生正确的认识是第二大影响因素,其次,缺乏体育锻炼场地,体育设施不完备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这些因素,需要学校不断地提高对体育的重视,完善课外学生锻炼指导体系与制度,要在学生中加大宣传,树立全民健身的意识,形成人人积极参与锻炼的氛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安排,科学利用。
(1)体育锻炼的目的呈多元化,增强身体健康,锻炼身体素质是首要因素,娱乐消遣排在第二位,显示出了大学生对体育本质属性的认同与回归。在内在动机方面,女生对于瘦身塑型的关注度要远高于男生。
(2)在日常生活中有超过70%的普通大学生比较缺乏体育锻炼,其中32%以上的人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女性平均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次数、强度都低于男性,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离每周标准运动目标相差甚远。
(3)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与同学一起进行,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健身行为,更成为一种社交手段,成为了一种集健身、娱乐、社交、休闲为一体的综合行为。
(1)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应从重视技能技术的传授和学习,转向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提高,这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目标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高校应重视体育课程全方位建设,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健康信念和健康意识的培养,形成体育锻炼的观念。
(3)学校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计划列入到体育课程当中,充分开发课外体育资源,形成体育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
(4)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针对惰性较大的人群,采用适度合理的体育行为干预,促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5)构建以院系为依托的单项俱乐部或协会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构建体育俱乐部可以满足大学生健身、社交、休闲、娱乐需求,激发锻炼热情,对于逐步改变大学生体育人群比例偏低的现状有着可预期的效果。
(6)加大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建立更好的体育环境,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的需求,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价值。
[1]郑松源,何萍,皮富华,等.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分析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41-43.
[2]张新萍.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金育强,胡科.关于体育制度创新的路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1035-1037.
[4]殷正红.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3):142.
[5]王俊峰.成功体育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8(5):183.
[6]赵强,姚旭霞.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79-83.
[7]洪辉,刘炜浩.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13-116.
[8]钟秉枢.应当重新认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14-16.
[9]刘同员.大学生体育活动社会意识与心态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7,18(5):48-50.
[10]陆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11]赵宗跃,冯守东.我国知识分子健身活动调研[J].体育学刊,2003,10(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