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晴,邵 帅
(1.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70071)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辛 晴1,邵 帅2
(1.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70071)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两企业同质产品技术差异模型认为,虽然OFDI较国内学习模仿效应能更快地提升技术落后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只有当OFDI边际成本节约的净现值大于OFDI平均固定成本时,工资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才会选择OFDI,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渠道提升母国企业创新能力。采用中国200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OFDI渠道逆向溢出的国外R&D存量对中国国内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东、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对OFDI的技术溢出的反应程度不同,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较弱。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专利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据《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远高于1.4%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平均增长率;存量方面,截至2012年底,累计净额达6604.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1位。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技术优势取代成本优势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趋势日渐明朗。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OFDI对国内技术优势形成的作用,但是,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实证分析也大多选择总体性的宏观指标,缺乏分地区、分行业的研究,中观、微观层面的分析在近两年才刚刚起步,分析结论与宏观研究也有所不同,同时微观层面的理论探讨相对欠缺。反观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研究方法也从规范到实证不断完善,近年的研究更是以地区和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为主。随着中国OFDI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样本和数据库逐渐增大,具备了中观和微观研究的可行性。因此,本文从中微观层面对OFDI对国内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分析,试图丰富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提供对创新实践更具有启发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FDI 流动的技术溢出效应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领域研究偏重于考察FDI对东道国技术的影响,FDI对于流出国家或投资母国技术的影响,只是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才受到较多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中,以Fosfuri、Wesson、Siotios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分别通过建模提出了不同企业通过OFDI逆向技术溢出渠道提升母公司技术进步的可行性及条件。Fosfuri and Motta(1999)利用完全信息下两阶段双寡头模型分析了无技术优势企业的OFDI行为,他们发现,在不变的市场规模下,只要OFDI行为确保企业通过逆向技术溢出使国内市场获得的收益大于国内经营与出口的利润总和,即使企业的OFDI行为在海外并非盈利,它也会选择OFDI而非出口①Fosfrui, A., Motta,M. Multinational without Advantag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 101(4): 617-630.。Wesson(1999)也对无技术优势企业的OFDI的行为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表明,此种企业可以运用吸引力需求在OFDI的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创造性*Wesson,T. A Model of Asset-seek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riven by Demand Conditions.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1999, 16(1): 1-10.。Siotios(1999)建立两企业同质产品技术差异模型进行分析,认为相对无技术优势企业的OFDI行为主要存在三种技术溢出效应,当模型处于均衡时,若OFDI的技术寻求效应超过其他两个,那么企业应该选择跨国投资战略*Siotios,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Firms' Capabilities.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1999, 8(2): 251-270.。Kogut and Chang(1991)开创了实证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先河,他们以在美投资的日本企业为例,首次提出并检验了OFDI会带来技术逆向外溢的猜想*Kogut, B., Chang,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 73: 401-413.。此后,众多的学者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严密的研究,如Neven and Siotis(1993)*Neven, D., Siotis,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Some policy Issues .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993,(2): 72-93.以西欧国家为样本,Yamawaki(1993)*Yamawaki, H.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ntry of Multinational Firms. 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Scienze Sociali , 1993, 101(3): 267-273.以日本企业为样本,Branstetter(2000)*Branstetter, L. 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a Channel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Japan's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 NBER Working Paper No.8015, 2000.以美国为样本,Driffield and Love(2005)*Driffield, N., Love J.H. Who Gains from Whom? Spillovers, Competition and Technology Sourcing in the Foreign-owned Sector of UK Manufacturing .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5, 52(5): 663-686.以英国为样本, Braconier等(2002)*Braconier,H,Ekholm K.,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employment effects in the EU, mimeo,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revised version of CEPR Discussion Paper 3052), 2002.以瑞典为样本的研究都支持了他们的OFDI逆向技术外溢假设。 UNCTAD 在 2005 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在一项对 30 个国家 152000 家企业的跨国研究中发现,对外直接投资(OFDI)引致的研发活动对于提升以专利申请来衡量的母国国内创新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 2005.。总之,OFDI对投资母国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外相关研究的证实,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选取了发达国家之间的OFDI为样本。
国内学者关于 OFDI 作为技术引进途径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早期较有代表的学者有江小涓(2000)*江小涓:《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意义与政策建议》,《中国外汇管理》, 2000年第11期。、马亚明和张岩贵(2003)*马亚明, 张岩贵:《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关于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南开经济研究》, 2003年第4期。、李蕊(2003)*李蕊:《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解析》,《世界经济》, 2003年第2期。等人,他们发现O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已经开始出现。近期的研究更深入了一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O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机理研究,如赵伟等(2006)提出了OFDI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的四个机制*赵伟, 古广东, 何元庆:《外向FDI 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管理世界》, 2006年第7期。;陈菲琼和虞旭丹(2009)以万向集团为例,发现了企业OFDI对自主创新的四种反馈途径*陈菲琼, 虞旭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的反馈机制研究——以万向集团OFDI为例》,《财贸经济》, 2009年第3期。;周怀峰和曾晓花(2010)以海尔集团为例,认为OFDI主要通过研发国际化、子公司本土化以及消费者国际化等途径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周怀峰,曾晓花:《OFDI 怎样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海尔集团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1期。。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近期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 OFDI 对国内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王英和刘思峰(2008)以中国1985-2005年OFDI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OFDI存在反向技术外溢效应,但它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要低于国内研发支出*王英,刘思峰:《中国O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2期。。邹玉娟和陈漓高(2008)*邹玉娟,陈漓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于技术提升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 2008年第5期。,白洁(2009)*白洁:《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全要素影响的经验检验》,《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谢申祥等
(2009)*谢申祥,王孝松,张宇:《对外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中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刘伟全(2010)*刘伟全:《中国OFDI母国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视角》,《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第3期。的实证研究都支持了上述结论,认为OFDI 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大。周游(2009)则发现中国 OFDI 对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产生直接推动作用, 而是通过对其他国内企业的技术扩散间接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周游:《中国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科技与管理》, 2009年第3期。。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 OFDI 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这一发现与国外相关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但是以上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实证分析也大多选择总体性的宏观指标,缺乏分地区、分行业的研究。随着中国OFDI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样本量逐渐增大,国内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往中观和微观层次扩展,事实上近几年已经开始出现类似研究。常玉春(2011)分析了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的数据,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常玉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例的实证》,《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沙文兵(2012)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OFDI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沙文兵:《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蒋冠宏等(2013)考察了中国工业企业对外投资对技术研发型OFDI的生产率效应,认为技术研发型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率*蒋冠宏,蒋殿春,蒋昕桐:《中国技术研发型外向FDI的“生产效率效应”——来自工业企业的证据》,《管理世界》,2013年第9期。。由此可见,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与宏观层面的略有差异,并且只是起步,还有待更多更细致的研究。同时,从微观层面对OFDI提升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探讨依然欠缺,从企业层面考察OFDI对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机制,成为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因此,本文首先基于理论视角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母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可行性,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
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中,通过提升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是最主要的一条。因此,企业通过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母公司创新能力的可行性,是OFDI得以影响母国创新水平的重要微观基础。
Fosfuri and Motta(1999)建模分析了无技术优势企业通过OFDI行为获取东道国先进技术的可行性*Fosfrui, A., Motta,M. Multinational without Advantag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 101(4): 617-630.。中国学者康灿华等(2007)也通过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获取型OFDI成功的必要条件*康灿华,吴奇峰,孙艳琳:《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获取型FDI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本文在二者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两企业同质产品技术差异模型,分析技术落后国企业通过OFDI逆向技术溢出促进母公司创新能力提升的微观机理及可行性条件。
N为技术领先企业,S为技术跟随企业。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S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国内独立对N企业产品进行学习、模仿和再创新;二是进行OFDI,直接获取N企业先进技术,然后反馈回母公司进行再创新。
假设在t=2时刻到t=j时刻这段时间内,S只通过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高创新能力,OFDI的固定成本为C,则企业的利润净现值为:
在t=2时刻到t=j时刻这段时间内,S只通过国内学习模仿效应提高创新能力时,企业利润的净现值为:
进一步分析,假设t=2到t=j(j=2,3,4……)这段时间内S的工资不变,为WS(工资粘性),两种方式下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为
即,边际成本节约的净现值大于OFDI平均固定成本时,技术落后国企业通过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高母公司技术水平是可行的。由此可见,工资率相对较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较大的技术落后国企业更容易通过OFDI渠道提升母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
在企业衡量了收益与成本,决定进行OFDI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真的提升了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一)模型设定及数据选取
总结现有相关文献,影响一国国内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内自主R&D投入,二是国外技术溢出效应,三是国内创新环境。
综合上述分析,并借鉴沙文兵(2012)的相关模型,本文设定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其中,i代表面板数据的省份或地区,t代表时间年份,α为常数项,β为系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CR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国内创新水平。创新水平的衡量较为复杂,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指标对其进行全面的衡量。经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R&D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授权数量。三者各有利弊,综合考虑,特别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取专利授权作为国内创新水平的衡量指标。
第二步,以各省OFDI存量占全国OFDI存量的比值为权重,建立各省经由OFDI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为了削弱异方差和异常项对数据平稳性的影响,以上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形式。此外,在面板数据分析中,一般有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形式,用Hausman检验来区分选择。此处,Hausman检验的结果支持固定效应模型。
(二)计量结果及分析
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为了得到更加全面细致的结论,除了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外,还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的样本进行了研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R&D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共线性,而两者又都是建模时需要考虑的控制变量,因此,本文将其分开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回归结果一
注1:* 、**、***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附注2:括号内为t检验值;附注3:R2为调整后的拟合优度
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正效应,支持了沙文兵(2012)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OFDI途径溢出的国外R&D存量每增加1%,将促进国内专利授权数量增加0.3225%,并且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对于其他控制变量而言,R&D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对国内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人力资本的影响大于R&D。这一点与沙文兵(2012)的结论不同,但是与中国目前R&D基础薄弱、R&D资本存量不足,科研机构和企业主要依靠聚集人才来提升技术水平的国情相一致。知识产权保护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没有通过统计性检验,效果不显著,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然不足,无法达到激励创新行为的效果。
从分地区的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的回归结果与全样本基本保持一致。具体分析,OFDI逆向溢出的国外R&D存量的增加对三个地区的创新水平都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相比而言,东部OFDI对该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率最大,回归系数(0.5316/0.4003)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该地区创新水平的贡献率(0.3162/0.3039)与全国水平持平;西部地区(0.2411/0.2543)则低于全国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中国OFDI行为多数发生在东部地区。据《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东部地区对外投资流量约占对外投资总流量的70%,对外投资存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中,九个位于东部地区。二是地区间技术水平差距大,消化、吸收能力有差别。东部地区凭借着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进驻。《2013年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全国24636家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有17227家企业分布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仅有6000多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与溢出的先进技术间存在较大差距,对其进行消化、吸收的能力不足。三是各地区进行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差距明显。《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统计年报》统计,截止2012年底,中国东部地区国内专利申请受累计数量约为全国总量的80%,是中、西部地区申请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另据《20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额中,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东部地区。
从其他控制变量回归结果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R&D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对各自地区创新技术的提升有更大的作用。R&D资本存量每提高1%,就会使东、中、西部地区的国内专利授权数量分别增加0.1147%、0.3777%、0.5593%,且都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其中,东部地区的系数小于全国水平,中部地区持平,西部地区高于全国水平。人力资本每增加1%,使得三地区专利授权分别增加0.7153%、1.2449%、1.3336%,其系数也显示出东部低于平均水平,中部持平,西部较高的特点。导致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中、西部地区R&D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技术创新水平也远达不到瓶颈期,所以R&D和人才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该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东部地区虽然R&D存量和人力资本相对于发展的需求仍然不足,但是由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技术创新将近瓶颈,所以R&D存量和人力资本的表现不如中、西部地区强劲。知识产权保护的表现在三个地区都不尽人意,特别是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负效应,这仍然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计量结果是否具有稳健性,将国内专利授权数量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分类标准划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进一步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回归结果二
附注1:* 、**、***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附注2:括号内为t检验值;附注3:R2为调整后的拟合优度
总体来看,各自变量的回归结果在作用方向、系数大小、统计显著性等方面与模型回归结果一中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具体分析,通过OFDI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对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数量的影响都呈现出正的促进效应,并且通过1%水平下的统计显著性检验。与模型回归结果一中全国平均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系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观设计的系数则略低,但是差别不大。三种专利之间的横向比较表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受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较大,外观设计所受影响相对要小一些。OFDI技术溢出每增加1%,就会促进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数量分别增加0.3318%/0.4897%、0.3336%/0.3607%,而使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量增加0.3111%/0.2704%。但是,三者之间的差距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模型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不同于国内现有文献多选取技术进步的宏观视角来研究OFDI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微观视角,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理论分析认为,虽然OFDI较国内学习模仿效应而言能够更快地提升母公司创新能力,但是企业进行OFDI是有成本的,只有当企业进行OFDI的边际成本节约的净现值大于OFDI平均固定成本时,技术落后国的企业,特别是工资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才会选择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渠道提升母公司创新能力。在实证方面,本文没有使用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而是选取专利授权数量作为因变量,以期更好地反映国内技术创新能力情况,同时利用2003-2012年间中国31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与时间序列相比,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综合考察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通过OFDI渠道逆向溢出的国外R&D存量对中国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对OFDI的技术溢出的反应程度不同,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较弱。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正向效应,但是影响并不显著。
根据本文的理论及实证结果,提出如下相关政策建议:
首先,鼓励企业,特别是工资率相对较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企业进行OFDI。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都证明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而工资率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的企业更有动力通过OFDI提高创新能力。
其次,鼓励东部地区进行技术寻求型OFDI,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R&D资本和人力资本扶持。实证结果显示,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母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效果在中国东部地区表现得最为显著,鼓励东部地区企业的OFDI行为,会更有效地提高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加大R&D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第三,加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实证表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不显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政府应该通过立法等形式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为创新成果提供保障,激励创新行为。
[责任编辑:王成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编号: 11CGJ015)。
辛晴( 1973- ),女,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邵帅( 1987- ),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F062.4
A
1003-8353(2015)07-01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