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双丛 曹瑞丽 赵喜荣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国家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明确指出: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2]。本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和医院,住院患者来自不同地区,而且病种多样,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医生用药习惯、患者病情的变化、患者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退药现象时有发生。退药不利于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也无形中增加了药师的工作量。为进一步了解本院住院患者退药情况,笔者对本院2014年1-6月份20个科室的589份住院患者退要申请单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探讨导致退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1日-6月30日收集的20个科室589份住院患者的退药申请单进行分析。
1.2 方法 对589份退药申请记录,按退药科室情况、退药原因及退药药品种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构成比。
2.1 退药原因 对589份退药申请进行分析,发现退药的原因很多种,其中患者拒绝使用最多,为164例次(27.80%),其次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退药,131例次(22.20%),第3位为患者出院导致退药,为109例次(18.50%),另外还有患者病情变化、医生更改医嘱、患者转科后对症用药及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造成医嘱错误等,具体数据见表1。
2.2 科室退药情况 对2014年前半年共计589份退药申请单按照退药科室进行整理,发现医院25个科室中,有20个科室存在退药现象,其中以肿瘤科、消化内科以及神经内科退药的频次最高,具体数据见表2。
2.3 退药药品种类 对589份退药申请单按药品品种进行整理统计,发现退药频次较高药品为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药物以及营养药,见表3。
从本文整理的结果来看,患者拒绝使用、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出院位居前3位。文献[3-4]报道,患者拒绝使用是退药的主要原因。造成退药的因素很多,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讲,有些医生责任心不强,缺乏对药品的足够了解,导致药品名称错误、用法用量错误以及重复用药;有些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缺乏了解,而医生、护士也缺乏与患者的沟通,患者对主管医生的不信任,都会造成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差,导致退药。自动出院的患者在同期出院患者中的比例也比较高,可能由于患者对医院医疗技术的不信任,也有一些患者因为经济情况较差,稍有好转或者没有起色,会要求出院,导致药品未使用完。药品不良反应是患者退药的又一主要原因[5],当不良反应发生时,医生如果没有就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跟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会导致患者要求换药或者拒绝使用。此外,患者死亡、病情发生变化、更改医嘱以及微机系统出现问题都是导致退药的原因。
表1 589例退药患者退药原因汇总
表2 退药科室情况分布
表3 退药药品品种统计
从退药科室的整理结果显示,肿瘤科、消化内科以及神经内科退药频次最高,其次为传染科、重症监护室和风湿科。肿瘤科患者用药品种多且用药量大,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更改医嘱、患者放弃治疗或者死亡的情况较常见。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用药相对复杂,随着病情的变化,治疗方案的调整医嘱也随时的调整。此外,传染科和风湿科因为病情相对特殊或比较严重,部分患者出于对治疗前景的不看好以及经济因素的压力,一旦病情缓解会选择出院回家保守治疗;重症监护室患者普遍病情比较严重,患者死亡的情况较多。内科患者病情复杂,联合用药较多,且治疗方案不时调整,而外科患者的治疗方案比较明确,故退药频次内科明显高于外科,这点在表中有明确的体现。
在退药药品种类中,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和营养药品。抗微生物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也是不良反应最多的药品种类之一。文献[6-7]报道,抗菌药物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较多,有文献指出,其所致的ADR/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总病例数、严重病例数及死亡病例数均居各类药的首位[8]。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相对较多,且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普遍高于单一用药[9]。但只有对联用药物的相关作用足够的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否则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10]。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随着病情的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所以其退药率也比较高。临床上营养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当前营养支持的意义已从单纯的“支持”扩展到“治疗”。不同的营养方案可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包括保护内脏结构和功能、免疫调节、干预炎症反应和营养代谢等[11]。本院临床营养退药主要集中在肿瘤和其他危重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快,死亡的突发情况较多,导致药品未使用,进而增加了退药率。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对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提升医疗质量 患者的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12],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提高医疗质量[13]。以科室自查、质控办月查、职能部门联合检查等方法加强对个人医疗服务的监管和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14]。提升医疗质量,有利于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3.2 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临床上应该注重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向患者解释该药品的药理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减少患者拒绝使用情况,同时应该着力调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优质的服务,合理用药、适度检查,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进而减少患者主动要求出院情况的发生[15]。
3.3 严格退药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退药药品的安全有效,住院药房建立了严格的退药管理制度。退药要求填写退药申请单,内容包含科室、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案号、药品清单、退药原因以及退药日期,其中药品要注明规格、数量及厂家,申请单经主治医师和科室主任签名,药师认真核对药品规格以及批号以后,方可退药。严格退药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减少药师和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避免过期、变质药品进入药房,消除药品存在的安全隐患[16]。
3.4 临床药师的干预 在我国,医院用药不合理情况比较严重,用药不合理占到用药者的11%~30%[17],不合理用药也是导致退药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直接面对临床,可以促进合理用药,对提升医疗质量具有显著的意义。文献[18]指出,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率大大降低。临床药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临床,指导合理用药,进而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比率。此外,临床药学室应该将药品最新的资讯以及药品新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禁忌及时通知临床医生,定期做有关药品使用方面的培训和宣传,增加医生对药品的了解。
综上所述,药学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目的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消除药品退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增强医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1]毛晓冬,吴静.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7):586-58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
[3]王书杰,李小云,范雪亮.我院651条住院患者退药医嘱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9):65-67.
[4]庄海英.我院外科住院患者退药原因浅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药业,2013,22(16):90-91.
[5]孙著叶,王春香,张文.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23-24.
[6]罗利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129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7):104-105.
[7]赵丽波.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2013,3(9):158-159.
[8]李宏.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J].中国药房,2012,23(26):2474-2476.
[9]秦胜萍.心血管疾病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5):47.
[10]薛亚英.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4(24):3018-3019.
[11]朱维铭.临床营养角色的转变:从营养支持到营养治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1-3.
[12]王吉善.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1):10-12.
[13]李红樱,张文远,刘蔚,等.应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环节质量实时控制的研究[J].中国病案,2008,9(9):15-16.
[14]邹升帆,刘华坤,林新华,等.实施积分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11(1):44-47.
[15]朱立强,袁梅,庄军,等.2489例住院患者自动出院原因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2):57-58.
[16]高玲,曹梅,胡克勤.我院退药综合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0):1302-1303.
[17]高艳萍.对临床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21(22):191-192.
[18]赵纳,郭峰.某市2011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8):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