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2015-04-18 12:13管永前
晋中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管永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9)

“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管永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9)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思想灵魂”,是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指导“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思想灵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成熟。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地总结发展规律的理论结晶

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总结反思发展经验教训、准确判断发展趋势的理论结晶。“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我国过去一段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提炼,对目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批判性反思,也是对未来五年我国所处新的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和深刻分析,更是对世界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走势的理性思考。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以新理念引领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相当突出。放眼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既有成功和成熟的经验,也有僵滞、失衡、污染、封闭、贫富沟壑加大加深等失败的教训。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总结反思世界范围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之路。“五大发展理念”总结了中国的发展规律,揭示了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关于当代中国如何发展的理论结晶。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十三五”规划的思想灵魂

“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规划的精髓和主线,是引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科学发展的思想灵魂。我们要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时期,要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实现创新引领型发展。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推动基础设施、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创新发展,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拓展发展新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三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四要深化科技等相关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五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紧扣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切实把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一要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二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三要坚持深度融合、相互协调、良性互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五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时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一要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城市化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二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工业污染源必须全面达标排放,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千方百计确保食品安全,加快解决环境问题。四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对重要生态区、脆弱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系统整治江河流域,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四)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时期,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建立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一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坚持进出口平衡,发展服务贸易,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二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三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秉持亲诚惠容理念,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四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深化两岸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五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共同繁荣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五)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

民生,保证人民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一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二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提高扶贫实效,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三要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

“五大发展理念”各有侧重,但相互呼应、协调一致、相互贯通,既体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服务和服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又彼此配合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十三五”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从理念内容看,创新发展的重点是增量的扩张,包括新要素的培育、新产业的扶持、新模式的创造和新市场的开辟等,这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一切工作,使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对存量的调整和融合,从而置换出闲置资源或培育新的发展空间,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开放发展的重点是利用好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同时通过引入新的要素和技术,为国内企业的发展创新和整合协调创造条件。要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绿色发展的重点是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新产业、新技术的落地提供市场空间。同时,也将部分要素和资源进行强制性调整,使其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果更好。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共享发展的重点是为了让生产与分配更好地相衔接,让分配与需求更好地相衔接,并注重收入公平合理,从而为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领域中引入市场力量创造条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显。

从理念逻辑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五大发展理念”揭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不仅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针,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代表着世界发展趋势和科学发展方向,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发展方向的科学揭示、发展道路的开拓创新。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科学理念具有划时代的精神特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特别是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是“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新成果,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高度概括,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更高境界更深层次发展。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15-11-03)[2015-11-07].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03/c_1117027676 _8.htm.

(编辑 张瑛)

D61

A

1673-1808(2015)06-0001-03

2015-11-10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4BDJ061)、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13KDB004)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资助。

管永前(1970-),男,河南南乐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国外现代中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