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效能作用探析

2015-04-18 10:46:58李晓云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李晓云

(吉林化工学院 人文社科部,吉林 吉林 132022)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效能作用探析

李晓云

(吉林化工学院 人文社科部,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臻严峻,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核心效能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基础上,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核心效能作用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何更好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效能作用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注重于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系统培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效能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注重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充分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效能作用,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将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效能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职业素养教育。

(一) 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能够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

当今社会在创造了广博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却开始出现了空白。当今时代,也许一个真正与信仰、灵魂,与精神有关的中国人的时代开始了。当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迎接各种各样机遇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这一生究竟能走的多远?飞的多高?如何能成人成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不仅仅取决于天赋才智,更取决于他们的道德品质、设定怎样的人生目标以及付出多少的努力。高远的人生目标从来不是虚无飘渺的,是具体和现实的,而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效能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在一个全新的道德层面上,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 成熟就业观念的养成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职业道德素养是从事职业的最重要素养之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内容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随着我国大学生扩招的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精英式的教育模式转化为大众化的教育形式。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很多毕业生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大学生就业已经当前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已经对毕业生提供了相应的创业政策支持,力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当前高校教育引导方向来说,发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符合时代发展的就业观,增强大学生面临就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养成,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2],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早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 自我认识不明晰,理想与现实相背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判断,有的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性。当前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背景各异、学习生活的能力差异、知识储备的不同,自我定位也千差万别。有的同学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过于理想化和情绪化,心智不够成熟。

(二) 价值取向偏颇,功利化倾向滋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短期行为、功利主义思想滋长,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一大部分学生甚至更注重眼前利益,目标过于单一,倾向于金钱和权力[3-5],在具体职业的选择上,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职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工作的专业成长;在就业的取向上,选择大城市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较少考虑在工作中去感受其中的责任和担当,难以体会对工作付出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就难以调动其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果忽视了理想、信仰和美的追求,将弱化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样的结果不利于个人、单位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 职业素养不够,心理素质较弱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内容。职业素养是社会劳动者对社会职业适应与工作能力培养的一种综合表现,大学生在毕业后实际工作中在政治素质、道德素养等方面还较为欠缺。当前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面对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问题和歧义,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接受传统教育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对滞后一些负面思想比如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等现象,又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对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行为尽管明知不齿,但某时却为了短期的个人利益而去效仿,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职业素养建设的正确导向。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核心效能作用的实现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对就业期望值过于理想化和单一化,而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将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核心指导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核心效能作用,分阶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向上的人生观、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观和积极的择业观,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以促进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一) 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道德培养目标

第一,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性的人。有理性的人就是冷静客观,严谨反思,有思想有追求的人。首先,有理性的人要有理想。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胸中有理想,行为有目标,机会永远是留给渴望并不懈努力的人。其次,有理性的人要客观冷静。面对复杂的事物和重大的问题要保持冷静、求实,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要从理性的视角,尊重事实反思批判,以理性的力量面对和战胜社会中的污泥浊水。再次,有理性的人要超越功利得失。尽管生活在这个物化的世界里,但思想决不可以功利为目的,行为决不可为金钱所宰制,判定是非的标准不应是金钱和权力,而应是人性的良知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第二,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有责任的人是一个对社会、对家人肯于付出、勇于担当的人。责任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首先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任有担当,义不容辞的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成为一名具有服务他者意识的人。对于社会的失范现象,不能只做一个冷眼旁观的批判者,更不能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跟随者,而应当成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建构者。其次,要做一个对家庭的有责之人,要尊敬、关爱、回报父母,以报答他们无私奉献的养育之恩;走进家庭生活后,要进一步培养、维护、完善婚姻,做一个对家庭的负责之人。责任是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奉献与担当。

第三,引导大学生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有德性的人应是一个修德正行、独善其身的人。首先,“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大势,个人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但丁曾经说过:“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为依归,要以正道谋事创业,要有正念、有正见、有正语、有正行,不为权势所左右,不让利益淹没良知,用道德的自律和勇气锻造你们的鲜明品格。其次,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要独善其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个清醒的、保有慎独之心的人。

(二) 对大学生进行分阶段、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分阶段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采取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新生入学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毕业教育阶段[6],分不同阶段有针对性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把品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期更好的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的认知水准、个性禀赋、爱好特征等都大相径庭,应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以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以弘扬正能量为主旋律,进行阶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生入学的阶段,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很多事物懵懂无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于选择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认识是不清晰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使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认识自我、提高思想觉悟[6]。着重采取讲授典型人物的生活理念和人生轨迹,逐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政治觉悟和道德规范,使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去。大学新生具有上进心强和思想行为上可塑性强等特征,对大学新生进行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在专业学习阶段,大二、大三期间是大学生进入职场前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在这个期间,使学生努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渊博的知识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十分重要。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决定着他们能否被单位同事接纳、被领导认同、被社会肯定的重要考核指标,职业素养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前景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未来个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相关部门应该着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研究,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紧密结合[7],在各个阶段侧重点不同,尤其是培养大学生敬业的精神和行业的优秀道德规范。

在毕业教育阶段,在大学生毕业环节,着重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择业导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积极的就业观,强化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等等。指导大学生做好就业前各种准备,尤其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当前国家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给了许多优惠政策,部分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去尝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毕业阶段中,多方渗透创业教育思想,让部分适合创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这样就能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三) 系统整合,动员全校教职员工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高校的育人工作主要包括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使其紧密结合,使学生走向成人成才之路[8]。

第一,逐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内涵。把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互融合。每门课程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例如在大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职业理想等。在大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强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中,加强当前国内国外的形势教育,经济和政治发展教育,择业就业形势指导等。在大三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结合历史事件着重分析历史人物的价值取向,对职业的选择,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深化学生对职业发展选择的深度认知。

第二,调动学校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包括:学校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各个院系的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党政领导要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教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工作,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作为主导力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还应深入院系和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开展日常化、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相关部门可定期组织一些成功人士、专家讲座,影响其形式高尚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己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在实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进程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的塑造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缓解当前紧张的就业局势。俗话说,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品质。而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9],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舒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29.

[2]高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2):83.

[3]何玲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2015(2):18.

[4]谢雨池.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10):70-73.

[5]姜梅.我校大学生社会兼职现状分析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10):74-76.

[6]许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49.

[7]陈淑钦.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的价值与实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52.

[8]郭彦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4.

[9]孟晓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6):124.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dergraduates' Career Development Planning

LI Xiao-yun

(Dept.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 132022,China)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dergraduates' career development planning a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severe for them.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dergraduates' career development plann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its urgency and necessity.

Key words:undergraduat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areer development plan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15.12.013

文章编号:1007-2853(2015)12-0046-04

作者简介:李晓云(197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邓论、毛概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07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