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男女平等思想的探索

2015-04-18 10:46:58许洪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男女平等简爱夏洛蒂

杨 全,许洪波

(1.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吉林 吉林 132013 ;2.吉林化工学院 党委宣传部,吉林 吉林 132022)

《简爱》中男女平等思想的探索

杨全,许洪波

(1.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吉林 吉林 132013 ;2.吉林化工学院 党委宣传部,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简爱是一部女性写女性问题,表达女性意识的女性小说,又是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大潮中最成功的作品。小说生动的刻画了一名在不公平的社会中不断反抗压迫,为自由、独立和平等而斗争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与现实社会的斗争经历,反映了当时英国女性的悲惨处境,也反映了摆脱压迫和歧视的强烈时代要求。简·爱不仅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更是全世界女性女权主义的宣言。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女权主义;男女平等

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表面出现繁荣发展的景象,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劳动人民尤其女性来说,确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女性根本没有社会地位,甚至被作为男性的仆人或者附庸。夏洛蒂·勃朗特作为著名的女性作家,执着于刻画女性角色。她所描绘的角色都是为了独立和爱克服一切困难的“女性鲁滨孙”。

《简爱》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使女性认识到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继而鼓励女性去对抗不公和低俗的道德规范,去获得她们作为平等人应该拥有的自由平等。《简爱》读起来就像是女性的一本宣言书,它展现了数以百万的英国女性如何打破传统的思想枷锁的束缚获得自由和平等。

一、《简爱》的社会背景

(一) 社会状况

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时期,女性受到歧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简爱》中,约翰·先生可以去学校,而他的姐妹们只能呆在家里。简爱跟其他穷人家的女孩一样,只在罗沃德学校学习了不到六年。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更不可能跟男性一样去上大学。一些女性作家也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古典课程和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她们认为如果给女性平等的机会,可能女性会比男性发展的更好。虽然在1869年剑桥大学和1879年牛津大学建立了女子学校,但是直到1920年左右女子才能在大学取得学位证书。

《简爱》是一本人物自传,文中的简爱跟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历很相似,都曾做过两次学校教师和一次家庭教师。夏洛蒂·勃朗特曾经说过:“家庭教师就跟仆人一样”。勃朗特曾经给艾米丽写信说到:“家庭教师只能拼命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在19世纪,女性生活的重心在家里,这与他们的经济地位也相互联系,男性的社会地位很高,女性就负责在家照顾孩子、听命于丈夫,收拾家中的一切。所以维多利亚时期的大多数女性都未受到教育,比较无知,作为一名家庭教师可能是未受到正规训练的中产阶级女性的唯一能做的工作。女性从事写作被认为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职业。因此女性必须克制隐藏自己想从事写作的愿望,勃朗特就是其中的一员。

1837年,她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告诉他她将从事写作这一职业。罗伯特·骚塞强烈反对,并且告诫她放弃成为诗人的梦想。文学创作不能也不应该成为一位女性的终生事业。这些话给她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她试着放弃自己的梦想和隐藏自己写作的天赋。

(二) 经济状况

起初,简爱是罗沃德学校的一名教师,由于每年的15磅让她生活的很艰难。由于亲密伙伴的离开,她也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之后她在桑菲尔德找到了一份每年30磅的的家庭教师的工作。第三份工作是在莫顿当一名教师,经济状况也不好。当勃朗特创作《简爱》时,女性很少有适合的职业,多数是去当私人教师或者做清洁工。她唯一能做的职业就是给富裕家庭担当私人教师。那时英国的工人运动正迅速发展,女性的经济状况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三) 婚姻状况

在《简爱》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婚姻的例子。坦普尔小姐在跟丈夫结婚后就离开了罗沃德。年长的罗切斯先生安排了爱德华·罗切斯特和伯莎梅森的婚姻,以便爱德华可以拥有伯莎梅森的财产。英格拉姆小姐长得既漂亮又优雅,但是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人愿意娶她。英格拉姆小姐也不打算嫁给没钱的人,当他们听到罗切斯先生没钱的时候,她和她母亲就冷冰冰的对待他。

这些事例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婚姻状况。婚姻不是以真爱为基础而是以金钱为前提。在他们的眼里,有金钱才有婚姻,金钱就是一切。为了金钱,他们可以嫁给任何人或者通过嫁给富人拥有他们的财产。

二、女性意识的觉醒

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农业和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逐渐让位于机器化的大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贫穷的人涌向劳动力市场。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压榨劳工,甚至雇佣儿童和妇女进行劳动。为了维持生计,这些奴隶不得不一天工作12小时,住在拥挤和肮脏的贫民窟里。

为了改善工作条件和获得更多的权益,伦敦工人组织协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通过合法的途径使各个阶级拥有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权利。宪章运动之后,英国的工人阶级进行了一场抵抗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但是女性工人的权利没有改善,社会地位依然很低。

女性作家在女性解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在1792年,玛丽·伍写了《女性的权利》,呼吁女性为自己的权利而战。她宣称性别平等,女性应该寻求经济独立,获得投票权和女性自由发展的机会。玛格丽特·奥列芬说19世纪是多事之秋,有启蒙运动、科技的不断进步等。然而当时的女性小说家为了避免激烈言辞的攻击经常会用化名的形式来保护自己。

三、男女平等思想的探索

(一) 反对压迫

简爱是一个孤儿,没有任何财产,在里德一家的帮助下居住在盖茨黑德大厅。在这里,没人喜欢她,而且所有人都瞧不起她。约翰·里德是简爱的表哥,在十四岁的时候变的特别讨人厌、非常的胖和贪婪。他把自己当做盖茨黑德大厅的继承人,他经常任意的殴打和侮辱简爱。不能忍受约翰·里德的任意殴打,简极力作出反抗,之后简被关在一间破房子里。简爱思考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为什么自己要遭受约翰·里德的专制独裁、受到姐妹的冷落,继母的厌恶。简爱扪心自问,为什么我总是受苦?为什么我总是活在战战兢兢里?为什么我总是遭到谴责?她越想越觉得不能接受自己遭受的一切。“不公平、不公平”,她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终于迈出了直接公开的反抗约翰·里德的第一步。

她虽然力量很弱小,但是思想上很强大。上次反抗约翰·里德的小小胜利使她意识到应该反击不公正的待遇。简爱对里德太太说:“别人都认为你是一个好人,实际上你是一个歹毒心肠的人,你骗了所有人。听到这,里德太太意识到自己很难再控制简爱的思想。之后里德太太决定送走简爱。

简爱被送到一个慈善机构——罗沃德学校。在那里她反抗校长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她认为校长只是打着慈善的口号,实际上是一个伪君子。这里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生病也得不到好的治疗。在布罗克赫斯特看来他的职责就是通过惩罚来挽救女孩邪恶的灵魂。他不让孩子们休息,迫使他们减掉头发,穿上脏破的衣服,他企图扼杀孩子们追求美的天性。这些孩子几乎成为了只会工作和读圣经的机器。简爱认识到罗沃德的虚伪、残忍,她决定奋起反抗压迫。

她告诉海伦如果我们总是向残忍和不公平屈服,变得卑躬屈漆,那么那些邪恶的人永远都不会改变,也不会因为他们所做的感到恐惧,相反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糟。因此我们必须要奋起反抗,鼓起勇气做我们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她的话语深刻反映了简爱的叛逆精神和深受资产阶级压迫的女性的心声。

(二) 经济独立

简爱是一个孤儿,她的父母没有留给她任何财产。简爱悲惨的童年生活经历也让她意识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在罗沃德学校呆了六年以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留校教师。虽然薪水较少,但是她算是真正独立了,不需要再回到里德夫人那里生活。她想要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于是便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在桑菲尔德,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认识并彼此相爱,但是起先两人都未表现出。后来当罗切斯特先生打算跟英格拉姆小姐结婚时,简爱大胆的向罗切斯特先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于是她跟罗切斯特先生恋爱了。当他们准备结婚的时候,罗切斯特先生要求她辞掉家庭教师的工作。他希望简可以只属于他,作为他的私人财产。罗切斯特在结婚之前给简买了项链、戒指等首饰。然而简拒绝了,因为她知道如果接受了罗切斯特的这些珠宝首饰,她将不再跟以前一样独立,终生成为男性的附庸。简对罗切斯特先生说:“我是一个自由之人,不想被束缚”。她坚持通过做家庭教师来实现自己经济的独立。我将要继续担当阿黛勒的家庭教师,将会用挣来的30磅来负责我的食宿。

当简到达泽地时,她身无分文但是她不愿乞讨。她到处的找工作,最后被圣·约翰收留,成为了当地一名小学教师。虽然工作条件很艰苦,她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因为这能帮助她获得经济独立。实际上,她想通过自己的工作赢得尊重。她想实现经济的独立,但是没有钱作为支撑。当她知道自己从叔叔那里可以得到一大笔财产,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她的表弟分享这笔遗产。经济独立对于女性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没有政治权利和婚姻平等但不能没有经济独立。简意识到这一点,并且竭尽全力的实现经济独立。

(三) 婚姻平等

简爱上了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先生。作为一名家庭教师,简和罗切斯先生在知识方面可以平等交流,但不是社会地位的平等。尽管拥有不同的权势和地位,他们对爱有相同的观点。在简看来,不是自己的美貌吸引罗切斯先生,而是自己的智慧。那也是为什么简和罗切斯先生拥有精神上的平等和心灵上的默契。

罗切斯先生从来不把她当作仆人,平等的对待她。如果罗切斯不能平等对待她,她也不会跟她呆在一起这么久。她公开宣称与她平等相爱,并且问:“我对于你来说无足轻重吗?你认为我像机器一样没有感情吗?你认为我贫穷、默默无闻,我就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吗?你错了,我拥有跟你一样的思想和灵魂。如果上帝赐予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跟现在我离不开你一样的让你离不开我。这些话显示了简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不幸的是,当两个人的爱情进行的顺风顺水的时候,“贝莎”事件给了简当头一棒。简知道罗切斯先生曾经结过婚,他的妻子现在还活着而且还疯了。因此他们两个不能结婚,因为残酷的现实虽然不否认完美纯粹的爱情,但是注定他们的婚姻见不得光。即使罗切斯先生极力挽回她,但她依然决定离开。因为如果她不离开,她将会成为已婚男人的情妇,会失去自己的尊严,这也不符合她追求平等的爱情和婚姻的原则。

离开罗切斯先生后,简过得一点也不开心。当圣约翰要求简嫁给他,并且跟他一起去云游各地传教,简拒绝了。因为简知道圣约翰只是觉得简很适合成为传教士的妻子而不是真正爱她才娶她。简说:“如果我嫁给圣约翰,我将会从此自甘堕落;如果我跟他去了印度,我的心将会永久死去”。简因为真正的爱罗切斯,所以最后还是回到了桑菲尔德。当她回去时发现那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罗切斯的妻子因为发疯纵火时死亡了。罗切斯先生也因为大火眼睛失明、丢掉了一条手臂,财产尽失。此刻的罗切斯不再富有,但是他拥有自由,他们最终以平等的身份结婚了。

四、结语

勃朗特的《简爱》是对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真实描述,是典型的女权主义小说。有人说:“简只是一个一直在追求自己幸福和爱情的人,因此她不是社会女性形象的代表。但是在我们仔细分析和研读之后,我们会发现它是恰恰相反的。事实上,简一直在克服各种困难追求女性的自由和平等,这是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觉醒的典型。

《简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过成功塑造一个拥有坎坷人生经历的孤女,通过她身上表现出来的勇于反抗、追求经济独立、婚姻平等,来反映一个平凡人心中对于自由和平等的渴望。通过读《简爱》使我们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追求平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Bronte,Charlotte.Jane Eyre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2]Jinggu Luo.A New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ume Ⅰ,Ⅱ,Ⅲ) [M].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1997.

[3]Showalter,Elaine.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4]Xiangwu Sun.A Study on Jane Eyre [J].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vol.28 Supplement.2000:123-127.

[5]高文斌.《简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的范本[J].辽东学院学报,2004(1).

[6]刘晓文.现代西方女性小说话语策略[J].外国文学研究,2000(3):18-23.

[7]王友琴.人格平等与个性独立[J].佳木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A Probe into the Feminist Idea in Jane Eyre

YANG Quan,XU Hong-bo

(1.Jilin No29 Middle School,Jilin City 132013,China;2.Party Committee Publicity Department,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 132022,China)

Abstract:Jane Eyre is a model novel in British Victorian times representing female literature,a female writer on female position caring about the female destiny as a whole with clear female senses.It vividly portrayed a female in an unfair society who struggled continuously for individual freedom,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marriage equality.In this thesis,it mainly analyses the heroine’s rebellious to the society,reveals the hardship of women in Victorian age and the strong desire to get rid of the oppress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that time.Jane Eyre is Charlotte Bronte’s as well as worldwide female’s feminist declaration.

Key words: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feminism;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15.12.002

文章编号:1007-2853(2015)12-0004-04

作者简介:杨全(1970-),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6

猜你喜欢
男女平等简爱夏洛蒂
借钱不可尽力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小学生时代(2018年3期)2018-08-15 00:44:59
浅析《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中国刑法中的男女平等
法制博览(2016年12期)2016-12-28 14:45:38
男女同尊卑:探析江苏常熟两头蹲婚俗中的性别观
从美学视角赏析《简爱》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19:08
失落的中国农村
久久地等待
《简?爱》和《呼啸山庄》叙事模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