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2015-04-18 09:10展赫男史炳军徐俏琳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民族文化

展赫男 史炳军 徐俏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则是贯穿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主线,是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立足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担当起民族文化维护、传承、发展和创新的神圣使命。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民族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的多元化成为不争的事实。“文化成了一种舞台,上面有多种多样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彼此交锋。文化绝非什么心平气和、彬彬有礼、息事宁人的所在;毋宁把文化看成战场,里面有多种力量崭露头角、针锋相对。”①[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4期。在此背景下,如何维护民族文化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而且关系着民族精神的维系,关系着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挺起民族的脊梁、如何树立中华民族大国的形象。文化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外交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有着重要意义。

安全是个人或社会共同体没有威胁的一种存在状态,它既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国家安全的内涵随着社会环境及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冷战時期,国家安全主要涉及国家使用武力对抗其他国家对其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所造成的威胁,因此国家安全的主要内涵是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指的是国家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

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安全、文化安全、金融安全、科技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非法移民、走私贩毒、跨国犯罪等区别于传统安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国家安全政策的焦点。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不像传统安全主要限于军事领域的样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因而较传统安全威胁更为复杂,仅靠单一手段难以根治。许多非传统安全还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如在一些国家爆发过的金融危机,始于一个国家,而最终波及整个地区,其危害性也逐渐递增,最终酿成更大范围的危机和灾害。非传统安全还具有不确定性,它并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也可能由某些个人、组织或集团所为。当然,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没有绝对的界线,如果非传统安全问题矛盾激化,最终演化为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最后就会诉诸传统的军事手段来解决。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世界一体化,使得民族国家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动态的全局的安全观,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安全。

文化安全是近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使用的一个概念,显然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国内学者最早使用文化安全一词是林宏宇1999年发表在《国家安全通讯》上的《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一文,此后,这一概念受到广泛使用,并日益受到研究安全问题专家学者的关注。2002年9月13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在第57 届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发言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新安全观,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摒弃冷战思维与强权政治,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防止文明对抗与文明冲突。

那么什么是文化安全?文化安全包括哪些方面?对此国内学者见仁见智,目前并未达成共识。很显然,文化安全对应的是文化挑战、文化危机、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文化威胁、文化霸权,它是指一种文化的存在、延续和发展受到了冲击、威胁和挑战,这种挑战可能是内部的、也可能是外部的。任何文化内在的挑战自文化产生之时就存在,它并未成为该文化存在的一种根本威胁,某种程度上一直是该文化系统发展延续和自我更新的动力。作为一个新近产生的概念,文化安全显然更强调的是来自外部的冲击。

文化是一个内涵及其丰富、外延非常宽广的概念,文化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文化安全有着丰富的内容。在物质文化层面,存在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保持民族性就是维护民族文化的安全;在制度文化层面,存在本国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制度不被破坏的问题,显然政治制度是关键;在精神层面,存在本国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不被同化、颠覆和渗透的问题,其中民族精神是核心。据此,我们认为,所谓文化完全,是指一种文化免遭其他文化侵袭、渗透、颠覆、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自主性、传承性、民族性,其核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安全。一个国家如若失去文化安全,全社会就会失去认同根基和精神方向,人心就会涣散,民族凝聚力就会大为消减,最终成为受他国奴役的工具,甚至会走向亡国灭种的境地。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安全是最根本、最深入、最持久的安全,是属于最深层次的安全范畴。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趋势的影响,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政府国际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文化渗透和控制成为霸权主义国家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法。美国《政策评论》就曾宣称,美国文化软实力是美国主宰世界的最深广的力量源泉。在全球化境遇下,各种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将成为文化发展中的新常态,这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文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也有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其经济和政治上不可告人的目的,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来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它们打着普世文化、普世价值的旗号,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信息帝国主义策略,通过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达到其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的目的。美国外交史学者佛兰克·A·宁柯维奇在1981年出版的《文化外交:1938-1959年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文化关系》中指出:“文化手段和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样,不但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在大国间军事作用有限的条件下,特别是在现代核战争无法严密保护本国不受报复的情况下,文化手段尤其成为美国穿越障碍的一种更加重要的强大渗透工具。”①方立:《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文化扩张与渗透》,《前线》1999年第6期。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②[美]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杨鲁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真可谓一语道破美国文化输出的真实目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的认识。在此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关注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本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法国在其贸易进口中明确提出“文化例外”;澳大利亚政府严格限定外来影视节目的播出数量;加拿大专门颁布了“C-55”法案限制外国期刊发展。积极防御和主动减少与外来文化的联系,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文化保护政策。

公安机关是一种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的性质和所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决定了人民警察必须对党、国家、人们、法律忠诚,从而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自觉抵御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目前,公安院校大学生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和系统的公安高等教育,热爱公安事业,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具有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预备警官的良好形象。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作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必然会成为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和文化移植的重要场所,文化冲突和文化挑战在所难免,文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公安院校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文化的全方位渗透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构成威胁

西方学者亨廷顿说:“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③[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8页。西方霸权主义者坚信的逻辑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全球的主流文化,其价值观和信仰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戴维·罗特科普夫在谈到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整合时说:“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那么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它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民意愿的价值观。”④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在此思想支配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各种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政治主张、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赤裸裸地宣传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扰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破坏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消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在青年学生思想上造成极大的危害。布热津斯基曾指出:“美国大众文化虽然有些粗俗,却有无比的吸引力,特别在第三世界的青年中,所有这些使美国具有一种其他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政治影响。”①[美]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利用高校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有目的地培养少数教师成为其代言人,在课堂上散布西方政治理论和价值观念,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某些“基金”和“组织”,对中国的敏感政治问题以合作研究、资助研究或交流研究的名义,输入西方政治理念。有的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这种霸权主义的传声筒或代言人,并且以学术探讨的面孔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高校讲坛上,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二)网络文化对先进文化的传播构成严峻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重要场所。网络的自主性、弥散性和随意性,使意识形态引导和舆论管控的难度加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 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中,80%以上是英文,而来自美国的在其中又占了主要的部分。网络文化以其快捷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多元性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每天上网已经成为大部分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们的视野,拓展了他们价值观的视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但同时网络上的色情、暴力、游戏、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思想等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人际关系冷漠化、行为取向无政府主义。网络也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文化殖民的重要场所,这就不同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构成威胁。正如和平演变的始作俑者杜勒斯所言:“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②刘伟胜:《文化霸权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三)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仍有很大影响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固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但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的、专制的、迷信的、糟粕的东西,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而销声匿迹。虽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经一百多年,并且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但这些封建残余思想并未彻底消除,而是在一些人头脑深处根深蒂固。皇权主义、专制思想、任人唯亲、官本位意识在当下社会仍大有市场。再加上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深度调整过程中党员干部中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以及分配不公、潜规则、关系网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大量存在,市场经济催生的物欲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公安院校学生中面临着巨大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注重实际、渴望功名,热衷于追求财富、追逐梦想。价值取向趋于世俗化、功利化,理想信念消沉、意识形态淡漠。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够成为共和国现代化建设的忠诚守护者。长此下去,民族精神必将受到严重侵蚀,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民族文化传统在公安高等教育中面临着严峻挑战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入世信念,民胞物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构成了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精神源泉。遗憾的是,现在大部分公安院校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最多只是作为选修课开设,而选修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应师资的匮乏,更重要的是在有的教学管理者看来这些课程与公安教育没有关联。大部分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了解,大多也只是从《中国近现代史》这门通识课上知道只言片语。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民族精神信仰的危机,民族精神的危机直接威胁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事实上,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公安院校校园中比比皆是,如今,当代大学生对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的熟悉和热情。这些喝着可口可乐、吃着肯德基麦当劳、听着流行音乐、玩着迪斯尼、享受着好莱坞电影成长起来的青年,不自觉中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消费者和追随者。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们身上正渐行渐远,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值得欣慰的是,中央高层已经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根据教育部网站2014年4月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五)现有的学管模式影响或颠覆者学生对先进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

民族精神孕育在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体现在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培育民族精神,必须首先了解它、认同它,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自觉践行。现实的状况是,我国公安教育虽然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大多数人认为公安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最新的教育部有关文件持的也是类似观点。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实战化教学,跟着现实的需要和公安机关的要求走,成了大多数公安院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该说,这种做法并没有错,或者从眼前看来很有道理,短期内也会收到显著效果。但同时,在实战化教学的背景下,学生的理论课时受到大幅度挤压,理论教学有意无意间被轻视了。实战化与理论教学的矛盾最终以牺牲理论课教学为代价来解决。再加上公安院校实行的是警务化管理,学生的课外时间非常碎片化,根本无暇有时间静下心来系统阅读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书籍。一些学校虽也给学生指定了一些课外阅读书目,但大多沦为走过场。岂不知,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当我们强调实战化教学的时候,更应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否则,实战化教学的效果可能事倍功半,同时文化安全隐患的种子却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然埋下。

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合格预备警官的神圣使命。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使他们成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坚强卫士,既是时代发展对公安院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公安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从事文化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高校,我们提出文化安全面临的外来威胁,并不等于我们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想回到闭关自守的老路上去。我们主张对文化霸权主义要保持高度警惕,正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培养社会需要、公安机关满意的合格人才。面对文化安全的严峻形势,新时期公安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认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公安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

时至今日,许多人依旧认为,文化安全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事情,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更不会危及国家安危。即使在公安院校,仍有人认为,强化警务化管理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淡化意识形态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虽然日常工作中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许多人只是嘴上说说,支持力度不够,满足于做表面文章。这与我国目前面临的文化安全环境和现状极不相称,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警觉。青年师生是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人群,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主阵地;打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材体系,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坚实支撑……不断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宣传阵地管理,不给错误言论以传播渠道。①袁贵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502/183554.html.公安院校作为行业性特殊的院校,肩负着培养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合格人才的责任,为此必须树立文化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加强对公安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教育,把文化安全教育贯穿在整个公安高等教育的始终,特别是要把文化安全教育和保密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公安院校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二)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培养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的热爱之情

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的常用手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使他国人民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转而信奉他们所宣扬的价值观。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敬仰之心和崇敬之情,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才是防御外来文化侵入的根本之道。正如列宁所说:“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②列宁:《列宁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为此,教育部2014年3月26日专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把民族精神培育作为文化安全教育的核心,并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内涵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安全其根本是核心价值观的安全,新时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我们认为应该从民族精神的培育抓起。对于公安院校大学生而言,民族精神教育要与忠诚教育结合起来。忠诚作为人民警察职业精神的核心,不仅是行为上对所在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尽责服从,更是从精神层面上对党、国家、人民、法律的崇敬。人民警察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其必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当今时代,法治社会建设和服务性政府构建已经成为全球社会治理的大趋势,为此,公安院校大学生必须加强法治思维的培育和服务理念的养成。作为未来的执法者,首先自身必须学好法、弄懂法、忠于法、践行法,注重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作为未来的公务员,必须永远心系人民,注重服务理念、臣仆意识的养成。对于公安院校大学生而言,我们认为在民族精神教育中融入忠诚意识、法治思维、服务理念、奉献精神至关重要。

(四)加强文化创新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民族的文化交往和交流会日趋频繁。既然是交流,就必然会发生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它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没有这种交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就会缺少动因。文化的发展也和其他事物一样,其动力无非是来自内外两个方面。我们之所以在文化交往中常常会怀着防御之心、忧虑之情,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创新力不足,对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对外在文化竞争和交流中缺乏自信。缺乏创新力导致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侵袭面前抵抗力衰减,对内则表现为缺乏活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不足。任何问题的发生和出现,都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表面上看,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与和平演变是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深层次思考,我们自身文化建设领域存在不足和问题,才是西方西化图谋在某些地方、某些条件下能够得逞的原因。而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文化创新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文化创新力不仅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创新力的核心和灵魂。”①杨吉华:《文化的创新》,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第147页。文化创新包括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创新、文化媒介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而其核心是文化内容创新,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等。只有加强文化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抵御西方的文化扩张态势,筑牢民族文化安全的堤坝。公安院校要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把公安院校建成公安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公安文化,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

还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就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的问题,其核心是无产阶级通过夺取文化领导权,进而取得对整个国家的领导。他认为文化领导权不是一种简单的压迫和统治关系,而是通过大众同意的方式进行统治。2014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头版公告并在第四版以整版篇幅刊发了题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认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存在三类问题: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并认为“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呲必中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同日晚19 时35 分,中国青年网刊登署名国平的文章《“呲必中国”不能成为课堂必备课》,文章称“问题令人震惊”,“在这些负面情绪的濡染下,很难想象青年学子们对国家、对社会有信心,对祖国有那种深沉的感情,对自己的人生未来会乐观向上。”以文化领导权理论审视我国的文化建设现状,不难发现,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我们进行文化领导权的博弈,这场战争还会悄无声息地长期进行下去,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意识形态斗争是长期的,发展下去,往往就演变为政治斗争,最后变成颜色革命、政权之争。我们要有高度的政治警惕。应该说,在当下的中国,文化安全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现实问题。文化安全具有潜伏性、隐蔽性、迷惑性、多样性、根本性、长期性等特点。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应该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文化安全战略,完善文化安全机制,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安全意识,为新时期预备警官的成长提供安全健康的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