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秀丽(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试论二夹弦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传播
鄢秀丽*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本文从人口迁移因素与民间艺术传承特点的角度,阐述二夹弦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传播范围,揭示了二夹弦这一民间戏曲艺术的发展轨迹和生存现状,为二夹弦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夹弦;历史文化渊源; 传播
二夹弦,又称两夹弦、大五音、半碗蜜,是流行于我国河南、山东、安徽、河北一带的地方剧种。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胡为四根弦,马尾分两股分别夹于一、二弦和三、四弦之间,故得名二夹弦[1]。二夹弦经师徒的口口相传,至今已有八代。
(一)记载中的起源
据相关史料记载,二夹弦诞生于一个山东秀才之手。清朝中期咸丰年间,在山东甄城有一白姓秀才,酷爱音律,十分热衷于研究当初流传在该地区的“花鼓丁香”。这位秀才对于这种曲艺只配一面腰鼓击节伴唱的形式不满,整日苦思改进方式。一日忽闻正在纺线的妻子哼唱曲词,妻子的歌唱与纺车发出来的“嗡嗡嗡”的声音相互衔接,婉转美妙。白秀才受此启发,发明了一种如二胡状的“弦子”,用其为妻子伴唱,使得妻子的花鼓小唱增色不少,由此“二夹弦”开始传播开来。之后白秀才还在原有花鼓小唱的歌词中加入了其它音乐元素的唱腔特点。从此“二夹弦”因其优美的唱腔与朴实的农民文化开始在鲁西地区广泛传播。
咸丰八年,山东甄城地区水灾严重,白秀才带领自己的两个徒弟被迫远走他乡,一路卖唱乞讨。当他们行至大徐庄(今菏泽地区)的时候,在此落脚定居,并在当地收纳几十名徒弟,带领他们一道在山东郓城、定陶、梁山、东平、巨野等乡村之中卖唱为生。在这一过程中白秀才和他的徒弟由最初一人清唱的形式,逐步完善为二夹弦曲目由七八人分包赶角的表演形式,同时,其体裁也由原来说唱的叙事体演化为戏曲的代言体,至此形成了二夹弦这一古老剧种的雏形。
(二)二夹弦起源的考证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事业蒸蒸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众多知名艺术家与学者对二夹弦的诞生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力的权威观点。根据已故著名的戏剧理论大家冯纪汉老先生对二夹弦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将二夹弦的诞生与发展归纳为三种观点:
首先是二夹弦起源于鲁西南一带流行的曲艺形式(如山东琴书等)的观点,二夹弦以山东琴书等曲艺形式为基础而形成,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地方曲艺形式的特点,进而形成了现今的二夹弦形式;再者是二夹弦起源于清朝中期的嘉靖年间,这一说法将二夹弦的起源时期提早到了清朝中期前叶,使得二夹弦的历史变得更加久远。其依据是解放后人们在山东菏泽地区,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对二夹弦的起源进行了记述。但是现在那块石碑不见了,经过历史的变迁已无从考证;另外一种观点也是目前关于二夹弦起源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二夹弦于100多年前以高塘一带的花鼓为基础,结合流行在鲁西南及豫东地区的“花鼓丁香”“北调二夹弦”“一勾勾”,并融合当地的“捻子”“砍头撅”等民间小曲发展而来,又被称为“大五音”“乱弹”“四股弦”。
河南戏剧名家倪树仁先生考证二夹弦这一古老剧种诞生于清朝中期前叶,最早在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地区,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流传到今河北安徽一带。此外,著名的戏剧史大家马紫晨先生也对二夹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马老认为,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于二夹弦的称谓不尽相同,如“大五音”“两夹弦”等称谓。但是在这些称谓之后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二夹弦是在豫鲁交界的花鼓丁香基础上,融合了众多其他地方民间小曲(如“赞子”“捻子”等)之后,才逐渐流行、盛传开来的[2]。
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存在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其传播方式大都与民间人口流动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封建时代,人口流动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由于战乱,在战乱结束之后,战乱地区人口锐减,政府就会抽调其他区域民众迁往之前的战乱地区。第二种由于灾荒,人们无法度日,被迫远走他乡沿路乞讨。第三种就是政府政策性的迁移人口。然而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在清朝中叶即嘉靖年间,由于摊丁入亩的税收制度的改革,使得整个王朝人口增长很快。山东河南两省人口众多,最为稠密,土地开垦达到了无地可垦的地步,人地矛盾严重,山东河南两省农民开始逐渐外迁,闯关东,走西口。这一历史背景是二夹弦成型于清朝中期,并由山东河南交界起源传播至安徽河北等地的客观依据。
(一)二夹弦的近现代发展
民国初年,第一个二夹弦职业班社“洪兴班”是大蒲扇传人王玉华在曹县马楼一带组织的,这是首支进行营业性演出的戏班。这一时期二夹弦的生、旦、净、末、丑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工。1911年大蒲扇的另一传人徐广思在曹县与山东甄城收女徒崔兰琴、二妮,此二人由于技艺精湛,当时曾轰动多个地区。1928年王文德成立“洪艺班”,吸收了柳子戏、山东梆子等戏曲的表演程式,融入了笛、笙、唢呐等乐器,此时二夹弦的发展进入巅峰时期。民国二十五年上海出版的《戏剧旬刊》中,就有对二夹弦的评价:豫东南乡间一小戏,名二架弦,以淮阳最多,故又名“淮阳调”,“花旦唱腔之细腻,发音之柔和,调门之多,花腔之繁,实为豫省各种戏剧旦角之冠”。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受到日伪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联合摧残,二夹弦被“勒令停演”,许多二夹弦艺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致使许多二夹弦剧团不得不解散,二夹弦戏曲几乎在民间停止公开演出[3]。这一时期,二夹弦的发展基本停止。
建国后,二夹弦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山东、河南、安徽的不少地方都成立了二夹弦专业剧团。如山东菏泽县新艺剧社(菏泽专区二夹弦剧团前身),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安徽省的亳县,都有二夹弦专业剧团。山东省二夹弦演员黄云芝,艺名“小白鞋”,是菏泽地区二夹弦剧团的优秀演员,以其轻盈的台步、婉转的唱腔而闻名,她善于博采众长,改革了“捻子”“占子”等曲牌,在重视唱功的基础上,促使二夹弦戏曲加强对舞蹈技巧的要求,使二夹弦成为完美综合艺术的统一体。1954年在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主角黄云芝在现代戏《离婚》中表现出色,获得了此次大会的一等奖。1979年,文化部举办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定陶县二夹弦剧团演出了《相女婿》,获得了一致好评。1982年,定陶县二夹弦剧团在山东省戏剧月演出期间,上演了剧目《红果累累》,获剧本创作奖;近几年定陶县二夹弦剧团又排演了祝兆明编导的《抬爹嫁娘》《愣姐让房》等剧目,在省地艺术节上分别获得了优秀剧目奖和演出一等奖。
河南二夹弦在上世纪 60年代曾在河南省内许多城市演出,并且在附近的山东、江苏等一些城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亳州二夹弦在发展中汲取、吸收了亳州清音、丁香、花鼓和山东、河南民间戏曲的曲调精髓以及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同时汲取了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再经过演员们不断的艺术加工和创造,逐步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腔调特色。“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二夹弦哼一哼,不穿棉袄能过冬”“不吃不穿不过年,也要去听二夹弦”[4]的村言俚语,既表达了人们对二夹弦的喜爱和赞美,也直接说明了这一稀有剧种的珍贵价值。
(二)二夹弦的生存现状及保护
二夹弦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性戏曲,地方特色的剧目内容大多数是生活的再现,因为地方性强,它只能活跃在本地,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维持运营。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观的改变,二夹弦逐渐走向下坡路。多数专业剧团仅在豫鲁皖交界地区零星演出,在困顿中艰难度日以至关闭。二夹弦演员甚至要靠从事其他兼职以养家糊口。二夹弦表演艺术家田爱云卖了房产多方筹措创办了二夹弦戏校,目前已经培养 40多名学生,并且在2004年6月恢复组建了开封市二夹弦试验剧团,在当地民间演出二夹弦戏曲[5]。这个被现代人不看好的戏曲一点一点又重新回到了世人面前。但是人们对它的兴趣还是越来越淡薄。许多人对二夹弦都很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亳州市谯城区决定,在不影响春秋季演出的同时,二夹弦剧团的演员们每年须公演一台《二夹弦》大戏。1999年以来,亳州二夹弦剧团排演的《三更情缘》《寻妻》《刎颈堂》等剧目参加了安徽省的折子戏、小戏大赛,获得表演奖和组织奖。
随着近几年全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重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加强对诸如二夹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样不论是对二夹弦本身的延续和发展,还是对于弘扬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夹弦作为一种承载多个地区文化精髓的稀有剧种,是我国民族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2008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就有河南省滑县申报的民间戏剧二夹弦。保护二夹弦首先要保护好二夹弦的现存老艺人,鼓励年轻人献身于二夹弦的传承与发展;再者,民营剧团要排除坐等靠的思想,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开发新剧目以适应当今文化市场的需求;此外,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在各地区的艺术学校中培养新一代的二夹弦人才,让二夹弦不断绽放其独到的魅力。——
[1]江一舟.二夹弦概论[M].河南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戏曲组,1982.
[2]张发颖.中国戏班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白红.“二夹弦”又一濒危剧种[J].中国戏剧,2004,(08).
[4]张红霞.稀有剧种——亳州市二夹弦的调查研究[J]. 中国音乐,2009,(04).
[5]卢巍.二夹弦,在逆境中重生——访开封二夹弦实验剧团团长田爱云[J].中国戏剧,2004,(11).
Erjiaxia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 and Its Spread
YAN Xiu-li
(Music School,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Anhui)
From the migration factors and heritage features of folk art, this article studies Erjiaxia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 and its sprea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nd the survival statu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rjiaxian.
Erjiaxia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 spread
J825
A
1004-4310(2015)02-0139-03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2.033
2014-09-18
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校级委托专项项目“皖北地区‘二夹弦’田野考察研究”(2014WBZX02)。
鄢秀丽(1973 -),女,安徽淮南人,硕士,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