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型课堂模式对发展学生史学素养作用探究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 陈金梅
史料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即要求学生要有感觉客观史实的发展变化,体验历史的情景和感悟历史发展的真谛。
史料型课堂;史料运用;史学感悟;史学素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大量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共享着,这就要求人们要学会快速的筛选资料,获取有用的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了,新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推动新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成为改革的重点。而史学素养的发展则体现为尊重客观史实,多角度研读史料,思考历史,从而得到丰富的历史感悟。因此,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发展学生的史学素养。发展学生史学素养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探究史料型课堂模式对发展学生史学素养的作用。我实践的史料型课堂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基于客观史实,合理运用相关史料,让学生研读和品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教学过程。史料型课堂模式包括四个环节:确定主题、体验历史、研读相关史料和感悟历史的真谛。下面就以高中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下面以“本课”称之)进行分析。
主题是课堂教学的主线。确定主题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会围绕主题展开,这样的教学引导不仅能提升课堂的时效性和高度,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认识历史事件的认识高度,对历史的感知、感悟也随之提升。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经济大萧条和政治危机,罗斯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施行新政,为国家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因此,我引导学生从“国家政府”的立场,围绕国家的“顶层设计”来思考历史,并确立了主题——危机与新路,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铺了一条“路”,即:危机爆发—罗斯福临危受命—美国路在何方—罗斯福大胆开辟新路—新路的价值探究—历史感悟。学生沿着这条“路”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插播适当的史料,还原历史,引领学生进入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这样的主题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更能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国家统治者在国家危难时如何思考问题。这样的主题引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课堂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关键还在于教师对史料选择和问题设置是否合理。
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引用了罗斯福在新政期间大量的讲话,包括视频、文字或图片等史料,通过这些史料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基本史实。例如,学生通过观看经济危机爆发的视频了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股市崩了、银行到了、工厂闭了、大量工人流离失所,社会动荡。国家政府不能无动于衷,罗斯福临危受命,何去何从?还原一段罗斯福和朋友的幽默对话:
20世纪30年代初,罗斯福推进新政困难重重,他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假如你成功了,你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罗斯福沉郁良久,带着预言家的口吻说:“假如我失败了,我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总统。”
这样的对话体验能让学生感受到罗斯福的必胜信念和与众不同的智慧,同时期待他新政的具体措施。接着,我抛出两段数据史料:
史料1:1932年-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通过纳粹当局的努了力,解决了大众失业问题,到1938年的德国的失业率仅为1.3%。
——引自《迷人的法西斯—被利益交换的权利》
史料2: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从1928年到1932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
——引自《大国崛起之苏联篇》
这两段史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瞬间联系到德国和苏联,感知当时经济危机背景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处理的?没有发生经济危机的苏联当时何以能发展得如此迅猛?当学生思考到这样的问题时,就是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角色去思考历史了,这样的感知令人记忆深刻,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就是作为国家领导人应该用世界的眼观和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把握国家民族的走向。罗斯福最后做了怎样的决定?观看罗斯福关于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和农业措施的电视讲话、炉边谈话等视频资料,学生看到了一项项重大举措的出台,感受着罗斯福的巨大信心,不禁佩服罗斯福的智慧。这样的历史体验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相关史料的选用至关重要,史料选择的合理和巧妙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问题自然呼之欲出。教师在引导、提醒学生联系相关历史事件,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发展学生用联系的眼光思考历史,历史事件向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讲到罗斯福如何面对危难时刻时,我引用了罗斯福和朋友的对话,当学生读到“……最后一位总统”时,一些学生会很好奇地问:“为什么是最后一位总统?”一些同学则想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把经济和政治联系上了,这是何等的妙哉。而当学生读到德国“1932-1937年国民经济增长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到1938年的德国的失业率仅为1.3%”,1928-1932年苏联“从农业国一跃而为工业国”的史料时,必然会提出一些问题:“经济危机给德国到来的破坏应该比美国大,为什么希特勒可以做到经济增长,失业率大大降低?”“苏联斯大林又是如何做到5年一跃为工业国的?这和经济危机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教师史料选择的合理和巧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问题自然就出来了,问题出来后就是思考、联系史实、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的问题意识得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验,学会了用联系的眼光去思考和看待历史事件。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历史的能力。例如,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评价问题,我选用了三个角度的评价:
(1)罗斯福自己对新政的评价:“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引自《罗斯福谈新政》)
(2)资产阶级对新政的评价: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一些报纸也骂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并称《社会保障法》是抄自《共产党宣言》。
(3)工人阶级对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是“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而且“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新政的改良措施,对工人阶级的让步“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利于革命”。
这样的不同评价必然可以让学生陷入思考,多维史料的运用让学生在思维体验中明白:不同阶级立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就不同。由此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去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这样的历史认识也具备了一定高度,历史素养大大提升。
我十分赞同江苏刘俊利老师关于史感的观点:史感不是课堂的某一环节,而是贯穿历史课堂的主题,它依托史实分析和史料的研读而生。本课基于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下,罗斯福实施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这样的史实;精心引用相关史料,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历史并有所认识。例如:通过对德国、苏联和美国的发展道路比较得出“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一样”的认识。我将本课的主题设计为:“危机出现—路在何方—多方探索—实施新政—找到新路”,引导学生形成“国家领导应该有世界眼光去看待国家发展问题”的认识。不同角度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是有阶级性的,不同阶级立场,观点不同;历史是联系的,发展的。我在教学中时不时插入罗斯福实施新政时的炉边谈话,让学生感受到:罗斯福是幽默的、智慧的;危难时刻信心最重要。这样的历史感悟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当历史课堂教学有了效率度、开放度和深刻度,学生就能身心愉快,在学习中产生“幸福感”;而他们所感悟到的东西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种下了优质的“种子”。因此,这样的历史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有“幸福度”的课堂。
课堂实践证明,史料型课堂模式是在尊重客观历史史实基础上,合理运用史料,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对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切实有效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史料型课堂切忌史料的大量堆砌;史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有这样才能取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责任编辑:徐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