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元洪高级中学 林 斌
目前,全国各地的思想品德学科大都实行了开卷考试,这不仅仅是考试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命题的材料来源和问题设置上的开放性。随着考试形式的改变和命题内容的开放,思想品德教师也积极适应新的变化,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较大的改观。但在作业布置环节却没有这么可喜的变化,教师仍按适应闭卷考试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作业,没有走出传统思想品德作业布置的局限性。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总是受到教育模式或教育体制的影响,正因如此,当前的思想品德作业设计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应试痕迹,主要表现为:
1.内容太理论。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在选题上往往仅停留于教材中的理论,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程度,这种作业看似体现了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却造成了与实际的隔阂,割裂了与生活的联系。在开卷考试下,这种“纯理论”的作业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布置作业的目的就很难实现,效果也就很难保证了。
2.形式太单一。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在形式上大多就是布置一些选择题、简答题之类的,学生往往从课本中去抄知识点作为答案;在作业的完成方式上,学生完全可以单独足不出户地“交差”,这样的作业形式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机械地抄书。在开卷考试的模式下,其必要性和有效性都是有待商榷的。
3.评价太专制。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是作业评价的两个方面。传统作业批改无非就是教师在学生的“课练”或其他作业本上打“√”画“×”,再写个日期,顶多写个“好”或几个字的评语,这样的作业批阅让学生只有“挨批”的份。在作业讲评方面,也存在教师“侃侃而谈”的多,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太少的现象。
1.生活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教学应当以生活为中心。“回归生活”也正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作业布置,就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必须密切联系生活的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实际相结合。
2.实践性。思想品德科目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德育课程,其重要旨意在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内化和道德践行,要实现这一学科教学的目的,仅仅关在教室和家里,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纲纲条条是不行的,实践对于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养成远比记忆来得重要且有效。然而,受长期闭卷考试的影响,我们的思想品德作业忽视了实践体验,成了课本理论观点的堆积,这不仅违背了学科教学的特性和目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要求。
3.创新性。实行开卷考试后,思想品德中考命题非常强调能力方面的考查,这点在非选择题板块体现得尤为明显,材料来源更开放了,问题设计更新颖了,那种靠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就能得分的题目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其答案的要求不拘泥于课本,有很强的开放性,为学生创新力的发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这必然要求我们的作业设计和布置也应该具有创新性,而不应该总走“老套路”。
1.选题要开放
思想品德课本的内容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加之在开卷考试的背景下,命题的材料来源和问题设置都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思想品德作业布置就不能受缚于课本中固有的内容,而是应该积极联系生活,让作业在内容选题上充满生活的气息。例如:“黄赌毒、邪教”是七年级上册第八课“学会拒绝”中所列举的“诱惑”,但这些“诱惑”说实在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还是联系不是很密切的。于是,在课后作业布置时,我没有拘泥于课本的既有安排,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抵制上网成瘾的倡议书》,这样学生就只能自己思考并组织倡议书的内容,最关键的是,这还能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了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后,我让学生完成以下作业:①判断自己的家庭属于什么结构类型?②在你的家庭(或家族)中,有什么好的家风和传统?③我们子女应该怎样对待家庭的良好传统?这样就避免学生从课本上抄录那些理论性的答案,又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教学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目标,学科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也得到了突显。
2.形式要多样
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在形式上往往很单一,无非就是“课练”里的选择题、简答题等,完成作业的方式也是单一的,在班上或家里抄抄书上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其实,思想品德作业在形式上也应该突破“单一性”,实现“多样性”,像调查报告、写小论文、新闻摘录、辩论赛、看指定电视栏目等都是可以选择的作业形式。例如:在学习了九年级“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后,我确定了几个与这些知识点有关的课外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并以调查报告形式体现出来。小组的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这一开放性作业。其中一小组的学生(6个)利用两个周末的时间,完成了“龙江水质变迁”的调查报告。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几年前,为了改变落后面貌,龙江上游两边的不少村子都办起了养猪场,几年下来,村民从养猪业中获得了丰厚的收入,逐渐摆脱了贫困的面貌。但是许多村子的溪流变黑了、发臭了,出现了鱼虾绝迹、用水紧张等问题,龙江水体也受到巨大的污染。经济虽得到了发展,环境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此,我市政府做出“拆除养猪场,整治龙江水”的决定,龙江上游两边的养猪场全部拆迁易地,从而使龙江水水质得到保障。通过这样开放性作业布置,学生们更加深刻地巩固了“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及实施这些国策和战略的必要性等知识。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走近法律”前,我事先布置学生在晚上7:30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并预习本框题内容。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学生对于“法律的特征及作用”这两个重要知识点就有了初步的印象,避免在讲授新课时因内容的抽象性、理论性而难以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新课教学的有效性。
3.评价要民主
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不止在选题和形式上体现着教师过于明显的个人意志,在作业的评价上也同样很“专制”,根本没有学生的份,这主要表现为作业批改大都是教师自己“一笔下结论”,而且还大部分“批而不改”;在练习或作业评讲课上,也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学生在座位上“静静地听、快快地抄”。其实在作业的批阅上,我们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加入其中,组建学生“裁判员”队伍,进行学生间的作业互评;在作业讲评课上,也可以给学生“表演的舞台”,让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当“教师”,这样既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分析讲解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作业布置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手段,必须顺应考试形式改变和命题内容开放的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要突破传统作业的“封闭性”,在课后的练习巩固环节中积极设计和布置开放性作业,努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