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第三中学 李慧敏
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对于传授学生丰富的知识,教师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作为一件更为根本的事情。教师的任务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结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和教材,设置讨论方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地收集相应的信息资料。同时,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授课要求,达成教学目标,又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信息社会中,思想品德课重视信息素养培养是完成学科教学的题中之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感悟、信息实践能力,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为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呢?
问题探究教学法指是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启发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会学习、乐学习、爱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创设适当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去阅读材料、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教师再根据学生目标完成情况给以恰当的反馈性评价。在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法,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激发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有效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三课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让学生开展限时阅读,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答案。常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有意识地学会加工和表达自己的信息资料了。
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充满乐趣且极富挑战。这种学习更多的是强调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研究的最终结果。学生确定研究问题的方向后,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评估。在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大量研究材料和信息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应用所学知识,整理材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形成调查报告。最后,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与展示,将课题小组的学习资源和研究心得与其他同学共享。例如教学九年级第二单元“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时,我布置了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图说国情与国策》。具体的活动步骤是: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择国情或国策方面的某一方面,分别收集图片资料。图片收集好以后,先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给每幅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还可以加上自己独特的旁白,展示自己对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理解和思考。然后大家一起分类制作展板,尽量做得美观、有特色,把展板放在教室里展出。同时相互交流观看图片展览的感想和体会。学生在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中,逐步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有意识地筛选、获取、提炼有效信息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信息,在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转化、分析与整合原有的信息,创造出新的信息。
在练习课中,教师根据考纲要求设计一些基础性问题,指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答案,培养学生学会搜集有效信息、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师通过设计一些与教材背景相关的练习题,指导学生从相关信息中获取、整合、拓展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分析考点时,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所有内容,帮助学生整合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不同课、不同年级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在设计“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这个考点内容时,我对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世界文化之旅”、九年级第八课“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针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影响,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的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的态度进行设问。通过这一设计,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变成了相互联系的内容,既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设计习题时,针对本课难点、学生弱点、考纲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典型练习:
“对于中国人来说,看世博就是看世界;对于外国人来说,看世博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上海、看中国”。九年(1)班的同学围绕“看世博,看中华文化元素”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宁宁收集到了上海世博会的以下资料:
相关链接:
会徽: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吉祥物: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
中国国家馆: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国馆是那么“传统”:整体布局为中国传统城市的经纬网络,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统领。它是那么“中国”:别具一格的斗拱造型,源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造……而它,同时也很“现代”:架空悬挑的设计,既为了气势恢宏、造型壮观,也为了留出大片空地给八方宾朋自由穿行。
请你帮助宁宁完成以下任务:
(1)上海世博会会徽、吉祥物、中国国家馆融入了哪些中华文化元素?(只写出两个)范例:斗拱造型。
(2)从世博会会徽、吉祥物、中国国家馆中你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魅力?
(3)世博会会徽、吉祥物、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启示我们:
对待中华优秀文化应该_____________;
对待外来文化应该______________。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拓展信息的能力,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最主要的资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教师要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以及作业讲评等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当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好方法,为今后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